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汉学家孔飞力代表作。

内容简介

19世纪中国发生了巨大变革。这本书从分析中国社会的内部结构及其制度入手,强调了中国地方名流的作用,论述了在其影响下的地方组建武装活动的形成和发展,并就此对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编辑说明
  • 《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编辑委员会
  • 前言
  • 平装本序言
  • 第一章 地方民兵和传统国家
  • 第一节 近代史的时限
  • 第二节 国家民兵制度的历史重要性
  • 第二章 1796至1850年间清代民兵政策的发展
  • 第一节 白莲教叛乱期间的地方管理问题
  • 第二节 太平天国叛乱前夕的清代民兵政策
  • 第三章 中国南部和中部地方武装的结构
  • 第一节 地方组织的规模
  • 第二节 地方组织的原则
  • 第三节 团与官僚政治部门之间的关系
  • 第四章 叛乱的发生和正统名流的组建武装
  • 第一节 从地方防御到帝国的防御:江忠源
  • 第二节 胡林翼创建“亲兵”
  • 第三节 曾国藩和湘军
  • 第四节 刘于浔和南昌防御
  • 第五章 军事化的对应等级组织
  • 第一节 正统的和异端的等级组织
  • 第二节 相互作用和一体化
  • 第六章 民兵、国家和革命
  • 第一节 太平天国叛乱的社会-战略问题
  • 第二节 传统国家的崩溃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书讲的是太平天国前后中国各地的叛乱,以及为了镇压层出不穷的叛乱,清廷如何把团练合法化的过程。作者孔飞力认为,至少在 1864 年太平天国结束时,中国作为一种社会和文化秩序,还是有强大生命力的,鸦片战争也许可以代表一个王朝的衰落,但并不是这个文明的衰落。而吊诡之处在于,正是在镇压各地叛乱过程中使用的新政策,破坏了旧制度的基础,为新社会秩序提供了可能性。此书从中国传统军事制度讲起,追溯中国民兵的传统,以及历代对地方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军事化的管理──主要是保甲制度和团练。这些地方军事化活动往往在当地低级士绅(生员、监生、或有钱有势的宗族领袖等)的领导下,因此官府对此也一直有所忌惮,限制其规模和水平。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