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48千字
字数
2019-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理解民国时期的外交,你常听到废除条约,但是修改条约同样重要。这本书聚焦修约,还原那段修约史。
内容简介
摆脱条约束缚,是近代中国外交主要目标之一。中国摆脱条约束缚的叙述典范是“废除不平等条约”,台海两岸均以“废约”历程为主轴诠释外交史,而“修约”则长期被“废约”遮蔽,否定修约历程与成果后,“废约史”显得贫瘠单调。
本书以“修约”为中心,探讨北洋修约之历程及其意义,一方面依据档案,重建北洋修约案例,探索其外交政策与交涉策略之发展;另一方面将外交史实证研究与革命史观对话,希望能更丰富多元地理解民国外交史。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社科文献学术文库学术委员会
- 作者简介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清季官方修约观念与实践
- 一 前言
- 二 晚清官方修约观念的发展
- 三 清季到期修约的实践
- 四 中俄修约的缘起
- 五 俄国对修约的抵制
- 六 中俄修约谈判
- 七 结语
- 第二章 民初平等订约与修约的努力
- 一 中华古巴订约谈判
- 二 中华智利订约谈判
- 三 中华瑞士订约谈判
- 四 参战与废止德奥条约
- 五 结语
- 第三章 1919年修约方针的确立与推动
- 一 对战败国(德、奥)——废除旧约改订平等新约
- 二 对协约国——要求修改条约
- 三 对无约国及新成立诸国——坚持订定平等条约
- 四 中华玻利维亚通好条约
- 五 结语
- 第四章 《中德协约》与《中奥商约》的签订
- 第一节 《中德协约》的谈判与签订
- 一 从参战到巴黎和会的中德条约关系
- 二 中德单独议约之接触
- 三 中德谈判,1920年8月至1921年1月
- 四 最后磋商与签约,1921年2~5月
- 五 各方反应与余波
- 六 结语
- 第二节 德国对中国战事赔偿问题
- 一 欧战期间北京政府对德产的处置
- 二 巴黎和会中对德求偿问题
- 三 《中德协约》中的战事赔偿条款
- 四 首批赔偿的支付与归还德产争执
- 五 1922~1923年战事赔偿谈判与德发债票问题
- 六 1924年《解决中德战事赔偿及债务办法》等三换文
- 七 中德换文之余波
- 八 结语
- 第三节 《中奥商约》的谈判与签订
- 一 中奥订约经过
- 二 各方对中奥商约之评论
- 第五章 废除《中日民四条约》交涉
- 一 袁世凯与中日“二十一条”交涉
- 二 所谓“二十一条”名称问题
- 三 《中日民四条约》的内容
- 四 袁世凯对满蒙权益的维护
- 五 中国朝野要求废止《民四条约》之法理依据
- 六 张作霖对《满蒙条约》的抵制
- 七 结语
- 第六章 《中俄协定》与北洋修约
- 第一节 北京政府对旧俄条约权益的清理,1917~1922
- 一 修改中俄《伊犁条约》
- 二 清理旧俄条约特权
- 三 中东路与外蒙古
- 四 结语
- 第二节 《密件议定书》与中俄旧约废止问题
- 一 《密件议定书》的内容与研究回顾
- 二 中苏交涉中的旧约废止问题
- 三 《密件议定书》的形成过程
- 四 由旧俄使馆移交看中俄旧约效力问题
- 五 结语
- 第三节 1924~1927年中俄会议
- 一 《中俄协定》签署后北京政府催开会议
- 二 “中俄会议”与“奉俄会议”的合并
- 三 中俄会议的开幕
- 四 各分委员会的进行
- 五 中俄会议的中止
- 六 结语
- 第四节 《中俄协定》与北京外交团的没落
- 一 《中俄协定》对北京外交团的冲击
- 二 加拉罕加入北京外交团之争议
- 三 北京外交团的分化
- 四 北京外交团的没落
- 五 结语
- 第五节 广州政府与《中俄协定》
- 一 广州政府与中俄交涉
- 二 广州政府对《中俄协定》的态度
- 三 《中俄协定》与“反帝废约”论述的确立
- 四 结语
- 第七章 北洋平等订约的努力与成果
- 一 《中华波斯通好条约》
- 二 《中华芬兰通好条约》
- 三 《中华波兰友好条约》
- 四 《中华希腊通商条约》
- 五 《中华捷克友好通商条约》
- 六 结语
- 第八章 五卅之后北洋“到期修约”的发展
- 第一节 北洋“到期修约”方针的确立与执行
- 一 “修约”与“废约”
- 二 北洋末期“到期修约”方针的确立
- 三 “到期修约”的决策机制
- 四 结语
- 第二节 1926~1929年中比修约交涉
- 一 《中比条约》修约交涉
- 二 宣布终止比约后的国际法争议
- 三 中比修约谈判
- 四 谈判延宕与专门委员会议
- 五 南京政府之中比修约交涉
- 六 《中比友好通商条约》批准之风波
- 七 北京、南京中比修约的比较
- 八 结语
- 第三节 中法越南修约交涉
- 一 中法修约的提出
- 二 中法修约谈判
-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法交涉
- 四 结语
- 第四节 1926~1930年中日修约交涉
- 一 中日修约交涉之提出
- 二 北京政府末期之中日修约谈判
- 三 南京国民政府对日修约交涉
- 四 结语
- 第五节 中西修约交涉
- 一 中西修约的提出
- 二 中西修约谈判
- 三 北京、南京相继废止西约
- 四 列强联合抗议中国废约
- 五 中西后续谈判
- 六 结语
- 第六节 中英修约交涉
- 一 英国对华新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 二 英国与北京政府之修约谈判
- 三 天津英租界归还谈判
- 四 英国对北洋修约的观察
- 五 结语
- 第七节 中墨、中秘修约交涉
- 一 中墨修约交涉,1920~1925
- 二 中墨废约交涉,1925~1929
- 三 中秘鲁修约交涉
- 四 结语
- 结论
- 征引文献
- 一 档案
- 二 档案汇编、史料集、政府公报
- 三 报刊
- 四 著作
- 五 专文
- 索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