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有助于促进灾难精神健康研究的推进,并为灾难精神疾患的预防、治疗及康复提供支持。

内容简介

作者先后五次深入地震灾区收集一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了解到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抑郁症状在灾难发生短期内会迅速增加,但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PTSD、抑郁在灾民中往往以两种症状共存的形式存在,地震后不同的人群表现不同的症状特征。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8年,笔者从事灾后精神健康研究已经五年,借此立书,一是对已有研究发现的总结,二是希望能够和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起丰富、完善、进一步推进灾后精神健康的长期研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文库总序
  • 序言
  • 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章 灾害与健康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 灾害
  • 二 地震
  • 三 PTSD
  • 四 抑郁
  • 五 共病
  • 六 躯体健康
  • 第二节 灾后健康研究综述
  • 一 灾难暴露:创伤、损失、逆境
  • 二 灾后躯体健康
  • 三 灾后物质滥用
  • 四 抗逆力
  • 五 灾后医疗救助政策
  • 第三节 PTSD相关研究
  • 一 PTSD理论研究
  • 二 PTSD的患病率
  • 三 PTSD的测量工具
  • 四 PTSD的社会心理学影响因素
  • 五 PTSD的发展结果
  • 六 PTSD的干预治疗
  • 第四节 抑郁相关研究
  • 一 抑郁相关理论
  • 二 抑郁的患病率
  • 三 抑郁的测量工具
  • 四 抑郁的社会心理学影响因素
  • 五 抑郁的发展结果
  • 六 抑郁的干预治疗
  • 第五节 灾后PTSD、抑郁、躯体健康的关系
  • 一 PTSD、抑郁、共病作为灾难的独立结果
  • 二 PTSD与抑郁相互影响
  • 三 PTSD、抑郁及共病与躯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 第二章 震后健康研究框架
  • 一 震后健康研究的核心问题
  • 二 震后健康研究的技术路线
  • 三 震后健康研究的研究设计
  • 四 震后健康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第三章 震后灾民PTSD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统计方法
  • 三 研究结果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第四章 震后灾民抑郁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统计方法
  • 三 研究结果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第五章 PTSD与抑郁的关系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统计方法
  • 三 研究结果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第六章 PTSD、抑郁与躯体健康的关系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统计方法
  • 三 研究结果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第七章 灾后健康研究综合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果的讨论
  • 一 震后PTSD、抑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
  • 三 震后PTSD与抑郁相关,PTSD能够预测抑郁发生
  • 四 震后PTSD、抑郁预测了较差的躯体健康状况
  • 五 局限性
  • 第二节 研究结果的实践指导价值
  • 一 区别灾后健康急性期、缓解期的特点
  • 二 关注弱势群体与抗逆力
  • 三 区别PTSD、抑郁及躯体健康的关系
  • 四 灾后心理预防、救援的阶段性与针对性
  • 第三节 灾后精神健康研究展望:机遇与挑战
  • 一 研究计划
  • 二 数据收集
  • 三 研究设计
  • 四 测量工具
  • 五 影响因素
  • 六 干预研究
  • 七 灾后救助及卫生政策
  • 八 分析方法
  • 九 其他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问卷
  • 主题词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