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当代青年婚恋观为切入点,以80、90后青年为主要研究对象,将离婚现象置于中国社会转型和全球化风险社会背景下进行解读。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宏观的统计调查数据基础上,将问卷调查数据、个案访谈质性资料以及网络等日常生活的文字记录相结合,结合家庭微观叙事,来阐释青年的日常家庭生活,分析风险社会下婚姻主角解散婚姻关系的依据和社会情境,理解婚姻稳定背后个体行为、家庭发展与整体性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本书研究揭示出80、90后青年婚姻失衡的风险和深层挑战,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新时代婚姻稳定的五大价值理念,并围绕青年婚姻家庭建设,提出改善当前青年婚姻稳定状况的对策建议。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前言
  • 导论 走出婚姻稳定与不稳定二元思维的误区
  • 一 社会转型变迁与80、90后青年婚姻家庭问题
  • 二 四十多年来国内青年婚姻问题的研究回顾
  • 三 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内容与特点
  • 第一章 理论阐释:婚姻家庭的多元探究与理论建构
  • 第一节 传统的解读:主流经典理论
  • 一 社会交换论
  • 二 功能主义理论
  • 三 社会冲突论
  • 四 风险社会理论
  • 五 符号互动主义
  • 六 后现代理论
  • 第二节 现实的误区:流行观点反思
  • 一 误区一:80后不是离婚完成时,就是离婚进行时
  • 二 误区二:90后登上了“离婚”的历史舞台
  • 三 误区三:无理由离婚时代来临,离婚无理由却有成本
  • 四 误区四:有没有法律认可的婚姻的形式都无所谓
  • 五 对婚姻误区观点的反思
  • 第三节 尖锐的挑战:融合的视角
  • 一 离婚的时代之变
  • 二 融合的视角
  • 第二章 当代图像:80、90后青年的婚姻
  • 第一节 流行文本的折射:文艺作品
  • 一 从电视剧、电影看离婚现状
  • 二 电视、广播节目的感情生活
  • 三 来自网络新媒介的声音
  • 四 小说折射的价值取向
  • 第二节 研究报告的呈现:学术论著
  • 一 论文有关离婚现象的研究
  • 二 相关研究报告的解读
  • 三 著作
  • 第三节 民间话语的表达:百姓议题
  • 一 普通人物的离婚
  • 二 公众人物的婚恋
  • 三 80、90后青年民间话语的表达
  • 第三章 定量分析:离婚调查数据分析
  • 第一节 普遍:全国离婚调查数据
  • 一 早期实证研究资料梳理
  • 二 登记离婚:人们主要选择的离婚方式
  • 三 诉讼离婚:法院判决不得已的选择
  • 第二节 差异:陕西80、90后青年离婚问题调查分析
  • 一 陕西省离婚率变动态势与群体主要特征
  • 二 当前陕西青年群体离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 三 陕西青年离婚原因分析
  • 四 陕西青年群体离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 五 正确引导青年群体婚姻现象的对策建议
  • 第三节 结论:青年高离婚率背后的影响因素
  • 一 影响青年高离婚率的主要因素
  • 二 80、90后群体特征对婚姻稳定的影响
  • 第四章 质性解读:访谈资料研判
  • 第一节 青年婚姻的社会认知
  • 一 社会转型变迁下婚姻价值的变化
  • 二 80、90后青年群体的婚姻认知
  • 三 多样态的离婚问题
  • 第二节 稳定与不稳定
  • 一 疫情隔离:风险社会的婚姻与家庭
  • 二 结婚:“终身大事”彰显家国情怀
  • 三 离婚:脆弱婚姻加速关系失衡
  • 四 结论与启示
  • 第三节 何为婚姻质量
  • 一 关于婚姻质量的研究概况
  • 二 衡量婚姻质量的关键因素
  • 三 小结
  • 第五章 典型个案:价值与选择
  • 第一节 情感:角色规范的变迁
  • 一 我的老公是隐性“精神疾病患者”
  • 二 传说中“同性恋”竟然出现在我的家庭
  • 三 原生家庭的殇,我该如何经营我的婚姻
  • 第二节 利益:对话与博弈
  • 一 出轨婚姻的“凑合”与抗争
  • 二 出轨、家庭暴力、不良嗜好并存下青年婚姻的破裂
  • 第三节 关系:不确定与稳定
  • 一 流动对文化低层次的青年婚姻稳定性的冲击
  • 二 市场化下青年婚姻中的物质与功利
  • 三 新旧文化传统混合在新青年家庭空间的强大影响力
  • 四 小结
  • 第六章 稳定性障碍:婚姻的脆弱性
  • 第一节 问题:婚姻失衡的表现
  • 第二节 原因:婚姻失衡的机理
  • 一 “全球化风险”的观察视角
  • 二 生产关系调整: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婚姻的冲击
  • 三 错误思潮:自由化与个体化对婚姻的撕碎
  • 四 婚姻基础松动:“物质化”与少子化导致的婚姻变异
  • 五 婚姻政策失偏:离婚程序的过度“自由化”
  • 第三节 挑战:婚姻失衡的风险
  • 一 流动人口婚姻与社区治理滞后之间的矛盾
  • 二 自律婚姻伦理与守护婚姻能力之间的矛盾
  • 三 多元婚姻形式与婚姻文化制度之间的矛盾
  • 四 不婚主义与倡导主流婚姻观念之间的矛盾
  • 第七章 探究结构:表象与机制
  • 第一节 现象:稳定与不稳定
  • 一 离婚表象问题的再认识
  • 二 婚姻不稳定的深层次原因
  • 三 稳定与不稳定交织并存
  • 第二节 认同:社会结构变迁与婚姻评价
  • 一 当代青年对婚姻质量怀有过高期望
  • 二 两性私人领域的角色失范
  • 三 80、90后群体婚姻价值呈现出不确定性和非均衡性
  • 四 家庭形成的制度边界发生变化
  • 第三节 机制:婚姻稳定运作
  • 一 婚姻稳定性的再认识
  • 二 婚姻:两性命运共同体
  • 三 婚姻稳定运作机制
  • 第八章 寻求稳定:社会适应与个体选择的互构整合
  • 第一节 当代婚姻稳定的价值理念
  • 一 婚姻价值的互构
  • 二 当代婚姻稳定的价值理念
  • 第二节 保持婚姻稳定的目标策略
  • 一 维持婚姻稳定的目标原则
  • 二 保持婚姻稳定的策略
  • 第三节 促进婚姻稳定的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陕西青年群体婚恋观及影响调查
  • 附件二 陕西80、90后青年群体离婚及影响的深访大纲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7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青年婚姻稳定性研究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658 本)#2024 年读书主题(七)人类学 - 婚姻《80、90 后青年婚姻稳定性研究》(203)大家好!2024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再次升级,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人类学的领域开始,选择婚姻的主题书籍进行刷书,第五本是《80、90 后青年婚姻稳定性研究》,本书以当代青年婚恋观为切入点,以 80、90 后青年为主要研究对象,将离婚现象置于中国社会转型和全球化风险社会背景下进行解读。本书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宏观的统计调查数据基础上,将问卷调查数据、个案访谈质性资料以及网络等日常生活的文字记录相结合,结合家庭微观叙事,来阐释青年的日常家庭生活,分析风险社会下婚姻主角解散婚姻关系的依据和社会情境,理解婚姻稳定背后个体行为、家庭发展与整体性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本书研究揭示出 80、90 后青年婚姻失衡的风险和深层挑战,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新时代婚姻稳定的五大价值理念,并围绕青年婚姻家庭建设,提出改善当前青年婚姻稳定状况的对策建议。2、精彩内容:80、90 后是改革开放以来与中国社会巨大变革一起成长的新一代青年群体,总体上将包括独生子女、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 80、90 后青年人口,放置到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分析,他们的婚姻问题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关,应全面客观地认识他们婚姻家庭发展的特点以及其婚姻稳定性面临的冲击与挑战。。在开放、自由的全球化社会,成长起来的 80、90 后一代,价值取向多元、复杂、不确定,与下一代、上两代人有很大的差异性。他们拥护变革,追求创新、成功,也崇尚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但是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本身不是稳定的结构,世界格局也不断调整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不确定性、不明确性、文化的破裂和多样性。90 后青年相对于 80 后而言,性格更加独立,自我张扬,更有自己的见解,注重个体感受,对于婚姻家庭怀有 “不能满足幸福感绝不勉强维系” 的人生信念。90 后青年的婚姻价值观念属于综合权衡模式,即在自主婚姻的基础上,婚恋双方除了考虑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更注重考虑婚姻生活质量、家庭生活稳定等方面的因素。婚姻的稳定与不稳定性混合交织存在于婚姻家庭生活之中。离婚是测量婚姻稳定的主要指标。婚姻稳定是家庭稳定的决定性因素,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青年婚姻家庭也处在不断发生变化当中。婚姻解散不是单一的静态事件,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婚姻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的系统,婚姻稳定与不确定是交织存在的。在碎片化的信息社会中,无限的时空消解了历史的意义,主观的瞬间感受取代了生活的意义世界,社会的主导价值在数字化、符号化的信息世界里逐渐模糊,以无中心、不确定、强调多元价值取向的后现代文化正符合了信息时代下的碎片化生活的内在要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就是个毕业论文,弄成个书

      看了下开始,有点啰嗦,再看下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