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及应用全解析

内容简介

本书共包含10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短距无线通信技术与标准、无线传感网络拓扑控制、无线传感网络覆盖控制、无线传感网络路由协议、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定位、无线传感网络操作系统、无线传感网络安全策略、无线传感网络远程传输、无线传感网络应用设计。

目录

  • 封面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无线传感网络概述
  • 1.1.1 无线网络及其分类
  • 1.1.2 基本概念
  • 1.1.3 节点类型
  • 1.1.4 感知节点功能单元
  • 1.1.5 体系结构
  • 1.2 无线传感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 1.2.1 发展历程与方向
  • 1.2.2 典型应用举例
  • 1.3 无线传感网络的主要特点与关键技术
  • 1.3.1 主要特点
  • 1.3.2 关键技术
  • 1.4 无线传感网与物联网
  • 1.4.1 物联网概述
  • 1.4.2 无线传感网与物联网
  • 本章小结
  • 课后思考题
  • 第2章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与标准
  • 2.1 ZigBee
  • 2.1.1 ZigBee的性能特点
  • 2.1.2 ZigBee的体系结构
  • 2.1.3 ZigBee的工作过程
  • 2.2 6LoWPAN
  • 2.2.1 6LoWPAN的基本特点
  • 2.2.2 6LoWPAN的体系结构
  • 2.2.3 6LoWPAN的主要功能
  • 2.2.4 6LoWPAN的帧格式
  • 2.3 蓝牙
  • 2.3.1 蓝牙的性能特点
  • 2.3.2 蓝牙的体系结构
  • 2.3.3 蓝牙的功能单元
  • 2.3.4 蓝牙的通信过程
  • 2.4 Wi-Fi
  • 2.4.1 Wi-Fi的性能特点
  • 2.4.2 Wi-Fi的主要技术
  • 2.4.3 Wi-Fi的功能单元
  • 2.4.4 Wi-Fi的拓扑结构
  • 2.5 其他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与标准
  • 2.5.1 ISA100.11a
  • 2.5.2 WirelessHART
  • 2.5.3 WIA-PA
  • 2.5.4 Z-Wave
  • 2.5.5 RFID
  • 2.5.6 NFC
  • 2.5.7 UWB
  • 本章小结
  • 课后思考题
  • 第3章 无线传感网络拓扑控制
  • 3.1 拓扑控制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 3.2 无线传感网络拓扑结构形式
  • 3.2.1 平面网络结构
  • 3.2.2 层次网络结构
  • 3.2.3 混合网络结构
  • 3.2.4 Mesh网络结构
  • 3.3 基于能量均衡的拓扑控制
  • 3.3.1 基于统一功率分配的控制方法
  • 3.3.2 基于节点度数的控制方法
  • 3.3.3 基于邻近图的拓扑控制
  • 3.4 基于分簇的拓扑控制
  • 3.4.1 LEACH算法
  • 3.4.2 HEED算法
  • 3.4.3 TopDisc算法
  • 3.4.4 GAF算法
  • 3.4.5 ASCENT算法
  • 本章小结
  • 课后思考题
  • 第4章 无线传感网络覆盖控制
  • 4.1 覆盖控制的主要内容
  • 4.2 覆盖控制的概念和指标
  • 4.2.1 基本概念
  • 4.2.2 算法的评价指标
  • 4.3 节点部署方式和感知模型
  • 4.3.1 节点部署方式
  • 4.3.2 节点感知模型
  • 4.4 覆盖分类
  • 4.5 典型的覆盖控制算法
  • 4.5.1 基于网格的覆盖控制
  • 4.5.2 基于圆周的覆盖控制
  • 4.5.3 基于连通传感器的覆盖控制
  • 4.5.4 基于轮换活跃/休眠的覆盖控制
  • 本章小结
  • 课后思考题
  • 第5章 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定位
  • 5.1 概述
  • 5.2 定位原理与基本术语
  • 5.3 方法分类
  • 5.4 技术指标
  • 5.5 基于测距的定位方法
  • 5.5.1 测距阶段
  • 5.5.2 定位阶段
  • 5.6 与距离无关的定位方法
  • 5.6.1 质心定位
  • 5.6.2 DV-Hop定位
  • 5.6.3 Amorphous定位
  • 5.6.4 APIT定位
  • 5.6.5 凸规划定位
  • 5.6.6 MAP定位
  • 本章小结
  • 课后思考题
  • 第6章 无线传感网络路由协议
  • 6.1 路由设计原则
  • 6.2 路由协议分类
  • 6.3 以数据为中心的平面路由
  • 6.3.1 Flooding路由
  • 6.3.2 Gossiping路由
  • 6.3.3 SPIN路由
  • 6.4 基于查询的路由
  • 6.4.1 DD路由
  • 6.4.2 Rumor谣传路由
  • 6.5 基于能量感知的路由
  • 6.5.1 EA路由
  • 6.5.2 MPEA路由
  • 6.5.3 能量感知路由的改进
  • 6.6 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
  • 6.6.1 GPSR路由
  • 6.6.2 GAF路由
  • 6.6.3 GEAR路由
  • 6.6.4 GEM路由
  • 6.7 基于分簇的路由
  • 6.7.1 LEACH路由
  • 6.7.2 TEEN路由
  • 6.7.3 PEGASIS路由
  • 6.7.4 TTDD路由
  • 6.8 基于QoS的路由
  • 6.8.1 SAR路由
  • 6.8.2 SPEED路由
  • 本章小结
  • 课后思考题
  • 第7章 无线传感网络操作系统
  • 7.1 TinyOS操作系统
  • 7.1.1 TinyOS的框架结构
  • 7.1.2 TinyOS的硬件平台抽象
  • 7.1.3 TinyOS的调度机制
  • 7.1.4 nesC语言
  • 7.2 Contiki操作系统
  • 7.2.1 Contiki的功能特点
  • 7.2.2 Contiki的源代码结构
  • 7.2.3 Contiki的环境搭建
  • 7.3 MantisOS操作系统
  • 7.3.1 MantisOS的体系结构
  • 7.3.2 MantisOS的设计举例
  • 7.4 SOS操作系统
  • 7.4.1 SOS的体系结构
  • 7.4.2 SOS的功能特点
  • 7.4.3 SOS的通信机制
  • 7.5 Z-Stack
  • 7.5.1 Z-Stack的体系架构
  • 7.5.2 Z-Stack的目录结构
  • 7.5.3 Z-Stack的工作流程
  • 本章小结
  • 课后思考题
  • 第8章 无线传感网络安全策略
  • 8.1 无线传感网络的安全要求
  • 8.1.1 安全现状分析
  • 8.1.2 安全需求
  • 8.1.3 安全目标
  • 8.2 攻击类型
  • 8.3 安全威胁
  • 8.4 安全策略
  • 8.4.1 加密算法的选择
  • 8.4.2 密钥管理
  • 8.4.3 安全认证
  • 8.5 无线传感网络安全举例
  • 8.5.1 SNEP加密
  • 8.5.2 µTESLA认证
  • 本章小结
  • 课后思考题
  • 第9章 无线传感网络远程传输
  • 9.1 网络传输
  • 9.1.1 因特网传输
  • 9.1.2 以太网传输
  • 9.1.3 无线局域网传输
  • 9.2 移动通信传输
  • 9.2.1 移动通信技术
  • 9.2.2 移动通信远程传输应用举例
  • 9.3 微波传输
  • 9.4 卫星传输
  • 9.4.1 卫星通信简介
  • 9.4.2 北斗卫星数据传输
  • 9.5 光纤传输
  • 9.5.1 光纤通信原理
  • 9.5.2 光纤通信应用举例
  • 本章小结
  • 课后思考题
  • 第10章 无线传感网络应用设计
  • 10.1 无线传感节点的设计原则
  • 10.2 无线传感节点的功能模块
  • 10.3 无线传感网络节点设计方案
  • 10.4 设计举例
  • 10.4.1 芯片选型
  • 10.4.2 开发环境
  • 10.4.3 程序示例
  • 本章小结
  • 课后思考题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