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历史学家黄一农重磅力作。从全球视野、科技史角度,解密明清军事实力的扭转,清朝为何能最终击败明朝定鼎中原。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实地勘查了散在世界各地的数百门明清红夷大炮,并结合庞杂的史料记述,尝试勾勒出这些西式火器的“文化传记”,重现其在中国两百多年间的演变过程和多样性。

红夷大炮的操作与铸造技术,是近代东方大陆文明向西方海洋文明学习的第一课。书中首先探索十七世纪初自闽粤沿海欧洲沉船上打捞的大炮,如何在天主教徒的努力下进入辽东战场,并在萨尔浒之役(1619)重创努尔哈赤。皇太极又如何起用降顺的汉人铸炮、操炮,并以汉人炮兵与满蒙步骑兵协同作战的卓越战术,迅速在中原攻城略地。

此事不仅在中国引发了一场军事革命,更使清朝建立起亚洲最强大的“火药帝国”。

明清两朝所先后发展出的铁心铜体红夷大炮,不仅比铜炮更轻更省,且大幅强化了炮管的抗膛压能力,其品质曾在世界居领先地位。然而,即使是此独特的复合金属制法,在清朝定鼎之后的长期平和状态中也遭到遗忘,十九世纪时遂无力面对列强新一代火器的挑战……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黄一农作品系列
  • 自序
  • 凡例
  • 上编 引进·仿制
  • 第一章 明末萨尔浒之役的溃败与西洋大炮的引进
  • 第二章 欧洲沉船与明末传华的西洋大炮
  • 第三章 明清之际红夷大炮在东南沿海的流布及其影响
  • 中编 时局·军事
  • 第四章 崇祯年间招募葡兵新考
  • 第五章 明末至澳门募葡兵的姜云龙小考
  • 第六章 刘兴治兄弟与明季东江海上防线的崩溃
  • 第七章 天主教徒孙元化与明末传华的西洋火炮
  • 第八章 崇祯朝“吴桥兵变”重要文献析探
  • 第九章 吴桥兵变:明清鼎革的一条重要导火线
  • 第十章 红夷大炮与皇太极创立的八旗汉军
  • 下编 技术·文化
  • 第十一章 比例规在火炮学上的应用
  • 第十二章 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以火炮测准技术之演变为例
  • 第十三章 明清独特复合金属炮的兴衰
  • 第十四章 清朝火药帝国的盛衰:从江阴之役至鸦片战争
  • 大事年表
  • 传教士、外籍人士姓名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重要人物人名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骑马的 怕火炮

    当欧洲文明于十六世纪开始张开大帆、迈向海洋时,他们所掌握的优越航海技术和所具备的旺盛探险精神,令邻近大洋的其他文明均不可能再闭关自守。而那些商船和战舰上的先进大炮,更是他们扩张海权的利器,并成为几乎每一个东方国家的梦魇。郑和以后的大明帝国对于海洋的关注度一向不高,甚至还曾采取海禁政策,但在大航海时代中,却也无法阻拦已经冲击到中国沿岸的西潮。而东西方接触后所衍生的庞大经济利益,不仅令欧洲这些海权国家积极开创或争夺这一广大市场,更吸引了闽粤人士开始发展私人海上贸易。大明帝国末期主要的威胁,乃来自陆上精于骑射的北方少数民族以及内部的民变,在连亘二三十年的军事冲突中,对火器的倚重益发明显,不仅外来的火绳铳(又名鸟铳,十六世纪中叶即已传入)逐渐加入个人用火器的行列。且自天启元年起,曾数度将西方铸造的红夷大炮解京运用。这些炮大多打捞自广东沿海的欧洲沉船,威力远超过中国军队长期所使用的佛郎机铳、将军炮、灭虏炮或虎蹲炮等。也因此火炮的操作与铸造技术,成为近代东方大陆文明向西方海洋文明学习的第一堂课,并在战场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本书即从十七世纪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会战之一萨尔浒之役(1619)出发,探索金国如何以其训练精良的弓箭手,搭配雷霆万钧的铁骑,大败过度迷信传统火器的明军。而战败的明军又如何在南洋地区闽籍工匠的协助下,积极仿铸欧洲前膛装填式的 “吕宋大铜炮”,惟因品质远逊,结果未能在稍后的沈辽之役(1621)力挽狂澜。而澳门地方也因自身的防卫吃紧,且其铸炮工业尚在起步阶段,又不愿将其赖以生存的高阶武器提供外人,以致无法满足明廷的迫切需求。在此状况之下,广东沿岸的欧洲沉船遂因缘际会地成为西炮的供应来源。天启年间,先后共有来自三艘沉船的四十二门大炮因此被打捞并解运至北京。这几艘远渡大洋却沉没在东方大陆边缘的欧洲帆船,均是在相互劫掠或运送货物的过程中遭逢意外(暴风雨或触礁等)。亦即,在这中西次大规模接触的时代里,沉船还不是双方军事冲突的结果。这些捞得的先进火器,虽然只是当时欧洲扩张在世界各地所衍生出的一小段插曲,却直接或间接催化了中国军队所用武器的重大变革,不仅因此改变了中国战场上的攻守形态,甚至进而在明清鼎革的大动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转发
      2

    出版方

    四川人民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2年9月,是一家以出版社会科学类图书为主的综合性出版社,出版范围涉及政治、历史、哲学、经济、法律、文学艺术等,同时编辑出版《龙门阵》杂志。 初心不忘,书籍不朽;守正创新,再启征程。四川人民出版社将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为促进四川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文化自觉,向着全国一流出版社的目标奋力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