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少文老师的解忧杂货店,50封治愈暖信,为你抚平焦虑,答疑解惑。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2018年出版的《写给法科生的信》的再版,比第一版增加了约15%的内容,更换了书名、封面和装帧形式。全书收录了少文老师与年轻法律人的50封往来书信,分为:“法律人的世界观”“法律人的方法论”“法律人的自处之道”“法律人的专业之道”四大部分。

本书同时也是作者在2020年出版的《日知为智:写给年轻法律人的信》一书的重新出版,更换了书名、封面,正文内容只做了个别文字修订,并无增加和大幅修改,仍旧收录了少文老师与年轻法律人的50封往来书信。

来信读者既有初入法学大门的法科生,也有初入法律职场的新鲜人,还有工作多年处于倦怠期的法律人。他们所提的问题涉及学业、专业、职业、感情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方面面。作者通过书信的形式,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犹如一位智者,坐在读者面前,耐心地娓娓道来,效仿印光法师的《一函遍复》,将类型化的疑惑予以回答整理,写成此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写在前面的话
  • 代序 得天下英才而陪之
  • 法律人的世界观
  • 01 我知道光在哪里
  • 02 读着读着就老了
  • 03 我有屠龙之术
  • 04 快乐高于责任
  • 05 伟大的生活都有无趣的阶段
  • 06 常思本来我无,方知人生皆得
  • 07 “学一行”就得“干一行”吗?
  • 08 未选择的路
  • 09 法律人的知识沙文主义
  • 10 让你兴奋的,终将落地
  • 11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 12 思想背后的利益
  • 13 人在江湖,身要由己
  • 14 立场决定逻辑?
  • 15 作为知识生产机制的教与学
  • 法律人的方法论
  • 16 解释和辩护只有一线之隔
  • 17 发现你的不爱
  • 18 正确不等于妥当
  • 19 从经验到经典
  • 20 历史之真与逻辑之真
  • 21 结构化做事是最好的时间管理
  • 22 所谓创新,就是重新定义
  • 23 如何坚守底线?
  • 24 找到父母的真实需求
  • 25 愿意承担责任,才配享有自由
  • 26 如何读一本传记?
  • 27 如何迅速搭建知识体系?
  • 28 先读脉络,再入细节
  • 29 鉴赏力是记忆力的源头
  • 30 只有片面,方能深刻
  • 法律人的自处之道
  • 31 因上努力,才能在果上随缘
  • 32 碎片化学习是一种次优选择
  • 33 如何在影视中寻找认识高峰?
  • 34 如何进行“结构化娱乐”?
  • 35 当你摇摇欲坠时,别人早已倒下
  • 36 真正的学习场景是日常
  • 37 面向未来的决策
  • 38 片面的真实等于全面的虚假
  • 39 思想的回归就是进步
  • 40 你可以脱靶,但不能没有目标
  • 41 巧舌如簧又如何?
  • 42 可不可以不勇敢?
  • 法律人的专业之道
  • 43 劝君多读判决书
  • 44 熟视岂能无睹?
  • 45 极端化情境下的经验观察
  • 46 你所说的,你自己懂吗?
  • 47 追求结构的力量
  • 48 网络是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 49 什么才是有效的论证?
  • 50 阴谋、阴谋论及理性怀疑派
  • 附录1 我为何选择成为一名法学教师?
  • 附录2 参考书目
  • 后记 创作书本与制作人格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书推荐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822 本)#2024 年读书主题(十二)法律 - 法律自选《写给年轻法律人的信》(366)大家好!2024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再次升级,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法律的领域开始,选择法律自选的主题书籍进行刷书,第九本是《写给年轻法律人的信》,少文老师的解忧杂货店,50 封治愈暖信,为你抚平焦虑,答疑解惑。来信读者既有初入法学大门的法科生,也有初入法律职场的新鲜人,还有工作多年处于倦怠期的法律人。他们所提的问题涉及学业、专业、职业、感情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方面面。作者通过书信的形式,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犹如一位智者,坐在读者面前,耐心地娓娓道来,效仿印光法师的《一函遍复》,将类型化的疑惑予以回答整理,写成此书。2、精彩内容:①教育的意义我能理解他的感受,并极力避免自己也用这种单一的标准去评价和剪裁不同的学生。我希望自己面对学生,能有更加多元和开放的心态,允许他们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并能够在读书期间,按照他们不同的职业要求,为他们提供差异化的思维训练。我以为,为人师者,万不能把自己最熟悉的,当作学生最需要的。不同的定位,决定了面对教育对象时不同的心态。其次,教育的目的是影响中间人群,而不是那些优秀学生。夫子不是也说嘛,“唯上智与下愚不可移也”。教育的作用,是影响那些中间的人,那些渴望求知却不得其门而入的人。所以,我一直觉得,优秀学者和优秀教师之间是不能直接画等号的。学者,是艺术家,只管独自创作。而教师,则是表演者,必须因材施教。不同的定位,决定了面对教育对象时的不同方式。最后,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单向灌输,更是人格的立体塑造。真正的师者应如爱尔兰作家萧伯纳所言的那样:我不是你们的师长,我只是和你们同行的路人。我所指出的前方,不仅是你们的,也是我的。②光在哪里在一个黑白混杂的世界里,你是选择描摹黑暗,还是在内心不够强大的时候,先去感知光明?如果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态度取决于那些最恶的人做了哪些最恶的事,而不是那些最善良的人做了哪些最善良的事,我们与黑暗,就是一体的。我,知道光在哪里。就如 “天下无贼” 只是个美好的愿望一样,即便在罗尔斯的正义体系里,刑事司法也无法达到 “天下无冤” 的理想境界。有人说:“法治就像鬼,相信的人多,遇到的人少。” 这话虽然偏激,却也不无道理,我们距离真正的法治的确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纪伯伦说:“除了黑暗之路,人类无法到达黎明。” 在这段走夜路的过程之中,为了防止一不小心掉入脚下的泥潭,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夜色中的光亮。信的结尾,送你一句话吧,“如果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态度取决于那些最恶的人做了哪些最恶的事,而不是那些最善良的人做了哪些最善良的事,我们与黑暗,就是一体的”。我,知道光在哪里。③解释和辩护冤案的产生原因是不能完全推给时代的。学者可以用物质条件和科学水平来解释冤案的成因,以此丰富我们认识世界的维度,却绝不能滑向为违法办案、出入人罪进行辩护的错误立场。我们可以解释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却不要为这个不完美的世界辩护。黑格尔本来的意思,是说凡是存在而且长期存在的东西,一定有其内在规律,而学者的任务就是去解释这种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但是,恩格斯却认为,黑格尔这句话是在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是在哲学上替专制制度、警察国家、王室司法、书报检查制度辩护,国内学界更是据此把黑格尔的话简化为一句极易引起误解的短语 ——“存在即合理”。一切简化的思想都暗藏着危险。凡存在必有原因,但是,凡存在,却并不见得都合理。我们可以解释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却不要为这个不完美的世界辩护。这是两码事。还是《老炮儿》里冯小刚说得好:“咱们一码归一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道又有术

      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往深里往实里去思考,知行合一才是最好的成长方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推荐给每一位青年律师

        陈少文老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全方位地给青年律师上了堂课,可谓字字珠玑、妙语连珠,强烈推荐!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中文在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中文在线(股票代码:300364)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成立于清华大学,以“传承文明”为企业使命,以“文学+”、“教育+”双翼飞翔为企业发展战略。 2015年1月21日,中文在线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数字出版第一股” 中文在线拥有数字内容资源超过500万种,签约版权机构600余家,签约知名作家、畅销书作者2,000余位。旗下拥有17K小说网、四月天小说网、汤圆创作三大网络文学原创平台,驻站网络作者超过400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