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9千字
字数
2016-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马克思实践观与杜威行动观的多维比较分析,为实践哲学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内容简介
以文本解读为基础、将马克思哲学置于西方哲学发展的语境中,与马克思之后的实践哲学的代表杜威哲学进行学理上的比较分析。在从传统理论哲学到“改变世界”的现代实践哲学变革的大背景下,分别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等不同视角对马克思实践观与杜威行动观进行多维比较分析,深入发掘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和杜威的行动概念的多重意蕴,既从时代的维度又从理论自身发展的维度全面展示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获得对两者及其关系的深度认识,并就马克思实践观如何吸收马克思之后的西方哲学的研究成果实现创新提出新的建议,为当代实践哲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目录
- 封面
- 目录
- 内容简介
- 扉页
- 版权信息
- 其他
- 前言
- 绪论
- 一 马克思哲学实践范畴研究的多重维度
- 二 杜威哲学在中国传播和研究的曲折历程
- 三 马克思哲学与杜威哲学关系的历史审视
- 第一章 西方哲学主题与范式的转换
- 第一节 两种基本的哲学范式
- 第二节 理论哲学的发展脉络
- 一 理论哲学的形成与确立
- 二 理论哲学的主体性转向
- 三 理论哲学发展的巅峰
- 第三节 现代哲学的实践转向
- 一 马克思开启的实践哲学革命
- 二 马克思之后实践哲学的发展
- 小结
- 第二章 实践与行动的本体论维度
- 第一节 实践概念的历史变迁
- 一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
- 二 康德的实践概念
- 三 黑格尔的实践概念
- 第二节 回归生活的实践与行动概念
- 一 人类改造现实世界的对象化活动
- 二 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三节 实践与行动的基本形式
- 一 社会生产劳动
- 二 个体实验探究
- 第四节 实践与行动的运行机制
- 一 社会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
- 二 个体的实验探究行动机制
- 第五节 实践与行动的合理性
- 一 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 二 纯粹的合目的性的活动
- 小结
- 第三章 实践与行动的认识论维度
- 第一节 知识的本质
- 一 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 二 个体实验探究行动中构建知识
- 第二节 认识的形成和发展
- 一 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
- 二 从原初经验进化到反省经验
- 第三节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 一 实践批判高于理论批判
- 二 知识与行动的相互融合
- 第四节 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 一 客观真理与实践基础论
- 二 效用真理与评价中心论
- 小结
- 第四章 实践与行动的价值论维度
- 第一节 价值的本质与内涵
- 一 社会实践中创造价值
- 二 个体效用的价值评价
- 第二节 事实与价值的关系
- 一 价值与事实的对立统一
- 二 价值判断也是事实判断
- 第三节 实践与行动自身的价值考察
- 一 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实践
- 二 作为解决问题手段的行动
- 小结
- 第五章 实践唯物主义与经验自然主义
- 第一节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哲学的变革
- 一 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
- 二 以实践变革传统哲学
- 三 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
- 四 科学的“新世界观”
- 第二节 杜威的行动哲学与哲学的改造
- 一 科学与哲学的二元对立
- 二 以科学改造传统哲学
- 三 经验自然主义的建立
- 四 实验主义科学方法论
- 小结
- 第六章 马克思实践观与杜威行动观比较的当代启示
-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及当代意义
- 一 哲学史上真正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 二 马克思实践哲学变革的当代意义
- 第二节 杜威哲学改造的成就及其当代启示
- 一 杜威行动哲学改造的成就与局限
- 二 杜威行动哲学改造的借鉴与启示
- 第三节 在开放与对话中不断增强理论自信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