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运用布迪厄理论,从项目制视角探讨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实践逻辑,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内容简介

本书从项目制的视角探讨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实践逻辑。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的目的在于用来分析社会群体或个人实践机制,本书把教学项目场域中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实践逻辑置于其理论框架,来认识和把握当前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在高等教育质量危机凸显的背景下,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开始把项目制思维运用到教学管理中,旨在通过设立教学项目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基于社会项目制的产生、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需求,以及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方式改革支持的特殊的背景,教学项目场域得以形成。

目录

  • 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缘由
  • 二 相关研究述评
  • 三 研究意义与概念界定
  • 四 研究方法、过程与思路
  • 第一章 场域的形成:教学项目的兴起及其与教师教学发展的关系
  • 一 社会治理项目制的产生
  • 二 高等教育项目制的兴起和类型
  • 三 高等学校教学项目的特征及分类
  • 四 典型教学项目对教师教学发展的应然作用
  • 五 基于社会实践理论探讨教学项目制下教师教学发展的适切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有限的支持:教学项目对教师教学发展的作用审视
  • 一 表层/深层:教师改变的视角
  • 二 成效/失效:项目评估的视角
  • 三 “一致”/“出入”:检验的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本的驱动:教师为何申报教学项目
  • 一 资本驱动:教学项目的申报动机
  • 二 外驱增强:当教学项目制遇上锦标赛制
  • 三 弱势驱动:教学项目之于科研项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弱势的惯习:教师如何面对教学项目
  • 一 “教学中心地位”的观念与教学项目的边缘化
  • 二 教学良心与教学项目功利性
  • 三 教师评价逻辑与教学项目特性
  • 四 积极的教学项目政策与教学项目的低效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错位的行动:教师如何应对教学项目
  • 一 教学项目运作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二 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教师错位行动
  • 三 项目制逻辑导致教师行动错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践的优化:基于教学项目如何促进大学教师教学发展
  • 一 大学教学走向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和谐统一
  • 二 教学项目制超越技术理性逻辑
  • 三 教师提升教学道德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 本书的主要结论
  • 二 本书的创新与贡献
  • 三 本书的不足和局限
  • 附录1 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2 访谈提纲(管理人员)
  • 附录3 Q大学教学项目获批数量汇总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