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7.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91千字
字数
2017-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究古希腊体育赛会起源、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以问题为导向,在全面研读古代相关历史资料和吸收借鉴中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以下问题做出回答:古希腊人为什么热衷于体育运动和比赛?古希腊人的赛会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比赛是如何举办的,他们怎样看待这种社会习俗?古希腊的赛会有哪些不同于现代体育竞技运动的特点?古希腊的赛会制度和赛会精神为什么会渗透到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赛会的观念对古希腊人的宗教、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家庭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其中又反映出哪些独特的价值观念?在包括古代中国在内的其他古代文明中,为什么没有能够产生出古希腊式样的赛会?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图表目录
- 目录
- 绪论 古代希腊的“赛会”与“赛会精神”的起源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古希腊“赛会”的起源与发展
- 三 “赛会精神”在希腊其他社会活动中的体现:以哲学研究为例
- 四 余论:为什么其他古代文明没有发展出希腊式的“赛会”和“赛会精神”
- 第一章 说agon
- 一 agon词源辨析
- 二 agon与古希腊人的社会生活
- 三 agon是古希腊人所独有的吗
- 第二章 古代希腊体育赛会概说
- 一 古代希腊体育赛会资料综述
- 二 古代希腊体育赛会历史简述
- 三 古代希腊体育赛会运动项目说略
- 结语
- 第三章 “神圣”与“世俗”之间
- 一 奥林匹亚赛会的“宗教性”
- 二 奥林匹亚赛会的“世俗性”
- 三 “神圣性”与“世俗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 结语
- 第四章 略论古希腊赛会中体育竞技活动的仪式性特征
- 一 赛会中贯穿始终的仪式
- 二 赛会仪式的“常”与“变”
- 三 赛会仪式的意义和古希腊宗教的特点
- 第五章 现实与理想之间
- 一 “裸体竞技”本身的特点及其独特性
- 二 “裸体竞技”的历史起源
- 三 “裸体竞技”的意义和内涵
- 结语
- 第六章 “桂冠”与“奖金”
- 一 问题的提出:古希腊“专业主义”神话的产生和终结
- 二 争论的问题与焦点:如何看待希腊体育竞技中的“奖励”与“金钱”
- 三 古希腊赛会的另一个面相:“非功利性”及其产生的原因
- 第七章 略论古希腊人的“体育与战争之争”
- 一 正方观点:体育场是训练士兵的学校
- 二 反方观点:体育运动和比赛无益于军事生活
- 三 几点分析
- 第八章 从奥林匹亚赛会看古希腊人的平等观念
- 一 奥林匹亚赛会中的“平等”
- 二 奥林匹亚赛会中的“不平等”
- 三 “平等”与“不平等”之间的关系
- 第九章 古希腊体育竞技、“少年爱”与男权社会
- 一 古希腊的“少年爱”与“同性恋”
- 二 “少年爱”与古希腊体育竞技的关系
- 三 “少年爱”与男性权力的建构
- 第十章 从体育运动看古希腊人对女性的性别建构
- 一 古希腊的女性对体育运动和比赛的参与度
- 二 女性参与体育运动的“语境”及其限定性
- 三 希腊社会对女性的性别角色和性别形象的建构
- 第十一章 “泛希腊赛会”“泛希腊主义”与古希腊民族认同
- 一 “泛希腊赛会”的举办真的能够起到消弭纷争的作用吗
- 二 “泛希腊赛会”真的是所有希腊人都参加的活动吗
- 三 “泛希腊赛会”与“泛希腊主义”的关系
- 结语
- 第十二章 “争”与“让”
- 一 问题的提出与概念的界定
- 二 古代中国思想中的“争”与“让”
- 三 比较和分析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