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70千字
字数
2025-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泥咕咕——一种起源于河南浚县的民间泥塑。
内容简介
本书深度探究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浚县泥咕咕的传统工艺、文化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演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出发,结合设计文化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田野调查、访谈、实物考察等方式,梳理泥咕咕的历史脉络,并展现其在新时代的活力与挑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前言
-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泥咕咕概述
- 第一节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概要
- 第三节 何以“泥咕咕”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制作技艺
- 第一节 泥咕咕的制作技艺
- 第二节 泥咕咕的技艺所呈现的地域特质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泥土日常
- 第一节 杨玘屯的土地概况
- 第二节 泥土采集
- 第三节 多姿多彩的泥土日常
- 第四章 浚县正月古庙会
- 第一节 庙会概述
- 第二节 杨玘屯的“挨庙”
- 第三节 正月古庙会中的泥咕咕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问泥
- 第一节 调查及其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关于泥咕咕的知识与信息
- 第三节 泥咕咕与泥土资源的重要性
- 第四节 交叉分析的问卷解析结果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手里的泥 时代的影
- 第一节 传统工艺与民间玩具的双重身份
- 第二节 非遗视角的当代意义
- 第三节 献给未来的提案
- 第四节 小结
- 附录 关于杨屯泥咕咕的调查问卷
- 后记 我与王学峰老师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创建于2000年12月,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传播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