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刊是知名社会语文类刊物《咬文嚼字》杂志1997年度合订本。

内容简介

《咬文嚼字》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以“宣传语文规范,传播语文知识,引导语文生活,推动语文学习”为办刊宗旨,多年来紧跟时代脚步,紧贴语文生活,与时俱进地反映我国乃至整个华语圈当下的语用情况,为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目录

  • 版权信息
  • 咬文嚼字:1997年第1辑
  • 新年寄语
  • 卷首幽默
  • “黑店”
  • 本辑特稿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标点符号用法 GB/T 15834-1995 Use of punctuation marks
  • 《标点符号用法》有何修订
  • 常见标点差错举隅
  • 正音室
  • 谈“鸟”字的一个读音
  • “烊”读yánɡ还是yànɡ?
  • “长歌当哭”的“当”怎么读?
  • 十字街头
  • “七不”宣传口号中的引号
  • 街头文字说讹
  • “犇羴麤”能吃吗?
  • 三味沙龙
  • 咬嚼《阿Q正传》中的两句话
  • 崔颢《黄鹤楼》诗的“黄鹤”、“白云”之辨
  • 报刊扫描
  • 莫滥用量词“位”
  • “起雾”和“起霜”“固化”和“硬化”
  • 春联的上下联错了位
  • “三余载”是几载?
  • 这个年份错不得
  • “东隅”、“桑榆”不能互换
  • 出版社岂能“韦编三绝”?
  • “布依”不能写成“不依”
  • “宋体字”辨
  • 字里乾坤
  • 大禹为何是条虫?
  • “子”中敬意从何来?
  • 弃子揭秘
  • 书林指谬
  • 箪食瓢饮≠箪食壶浆
  • 是“庶母”、“庶出”吗?
  • “大吏”与“大使”
  • 词语春秋
  • 试说“按揭”
  • “大闸蟹”试释
  • 辨字析词
  • “酸痛”还是“痠痛”?
  • “迅”字右上不是“凡”
  • “躁热”辨析
  • 五重奏
  • ·智答篇· 咖啡里放毒药
  • ·妙联篇· 血牙嘴
  • ·噱言篇· 牛群“逗”妻
  • ·趣喻篇· “女人家嗑瓜子”
  • ·谐诗篇· “乔老爷”卖报
  • 语丝
  • “商鞍”是谁?
  • 杨文意,好“大”的胆
  • 吓人的标题
  • “肛门发言”成“屁话”
  • 品茗“红宝”
  • “膳养”和“困挠”
  • 台湾与“国内”
  • 向你挑战
  • 《十二生肖词语填空》参考答案
  • 广角镜
  • 校对群英聚申城
  • 咬文嚼字:1997年第2辑
  • 我的建议
  • 我的答复
  • 卷首幽默
  • “吴晗”三错记
  • 百家论语
  • 办一个专门纠正语病的刊物
  • 不要草菅“词”命
  • 语林漫步
  • “一字师”余话
  • 大观园岂无“刘姥姥”
  • 唱“的”为di探
  • 也谈“退役”
  • 校园丛谈
  • 习作四篇
  • “祖先”≠“国家”
  • “当做”和“当作”不宜混用
  • 谁是“日本通”?
  • 小议“家乡”“栽樟树”
  • “三分之一的零头”?
  • 高考作文错字之最
  • “光彩熠熠”的植物
  • “东来西往”?
  • 字里乾坤
  • 势利的“趋”
  • “桌”的由来
  • “敲”与“鼓”
  • 中国人与天
  • 辨字析词
  • “命运多桀”与“命途多舛”
  • “受”和“授”
  • 《墨子闲诂》与《閒情赋》之讹
  • “大肆”与“大事”
  • 报刊扫描
  • “敬谢不敏”小议
  • “雾水情”还是“露水情”?
  • “年代”的误用
  • 标题失当简评
  • 一“非”障目
  • 且慢“切慢”
  • “东京”不是洛阳
  • 赣江源出何处?
  • 谈谈“忘年之交”
  • 词语春秋
  • “吹牛皮”的来历
  • “易箦”的出处
  • 书林指谬
  • 古地今注,错得离谱
  • “于戏”和“於是之”
  • 朝三暮四,给的何物?
  • 五重奏
  • ·谐诗篇· 给张春桥画像
  • ·噱言篇· 卓别林打苍蝇
  • ·趣喻篇· 从王到猴
  • ·智答篇· “马路”
  • ·妙联篇· “橘井”与“杏林”
  • 语丝
  • “价位”无轻重
  • 办报岂能不孚众望?
  • “妇男”是男还是女?
  • 蚂蚁如何穿(拴)豆腐
  • “未来”莫作“未耒”
  • “烧烤尸”
  • 不能把“来”说成“往”
  • 两处“了了”都用错
  • 广角镜
  • 考试
  • 咬文嚼字:1997年第3辑
  • 卷首幽默
  • “爪子”惹风波
  • 本辑特稿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GB/T 15835—1995 General rules for writing numerals in publications
  •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有何修订
  • 数字用法常见差错举隅
  • 十字街头
  • 电视剧《司文郎》指误
  • “一直以来”质疑
  • 邮戳上的错字
  • 什么是“一口钟”?
  • 《空城计》里的一段唱词
  • “殡仪馆”
  • 词语春秋
  • 此“散”非那“散”
  • 人之称“座”
  • “皮草”试释
  • 报刊扫描
  • 凯丽凭什么高人一等
  • “不必要”辨误
  • “三曹”与“帝胄”
  • “独家”的误用
  • 危言乎?卮言乎?
  • 用错了的“冥寿”
  • “文不加点”不是不加标点
  • “地区”:一个不可疏漏的名词
  • 好贵重的书
  • 画中错
  • “奔瞧果”与“锛铰裹”
  • “遇”不可简化为“迂”
  • 差不得“一点”
  • 不要肢解文字
  • 中间打“×”别想“盈”
  • 宽“敝”的住房
  • 字里乾坤
  • “刑”和上古护井意识
  • “劉(刘)姓”和屠龙的故事
  • 古人以何为“辱”?
  • 正音室
  • “露”的两种读音辨
  • 请正确读“妊娠”
  • “涪陵”的误读
  • “喁”字不能读成ǒu
  • 书林指谬
  • 微瑕伤瑜
  • 发菜并非生长在流水中
  • 五重奏
  • ·谐诗篇· 乔羽咏酒
  • ·智答篇· “怀着孩子”
  • ·噱言篇· “句号”
  • ·妙联篇· “清明”对“谷雨”
  • ·趣喻篇· 《牛虻》与苏格拉底
  • 语丝
  • 此“臻”不是那“蒸”
  • 何物“原珠笔”?
  • 广角镜
  • 眼光
  • 咬文嚼字:1997年第4辑
  • 广角镜
  • 多看一遍
  • 卷首幽默
  • “狼逃尽……”
  • 百家论语
  • 呼唤敬业精神
  • 官话·国语·普通话
  • 正音室
  • 解惑自有审音表
  • 欲查辞典好困惑
  • “称心”之“称”音辨
  • “薄”字读错音
  • 电视剧中误读多
  • 扳平?板平?
  • 辨字析词
  • “傅”“付”与“副”
  • “彐”与“□”的区分法
  • “松弛”莫作“松驰”
  • 语坛掌故
  • “鸿”的故事
  • “爱呀,厄的去”
  • “微须”轶闻
  • 陶行知解字
  • 报刊扫描
  • “比翼双飞”岂可乱用
  • 庄子能预测未来?
  • “公演”“过百”及其他
  • 炸弹不是炮弹
  • “推行服务忌语”之类
  • 舍身≠奋不顾身
  • 人名错,大不该
  • “不可收拾”何其多
  • 字里乾坤
  • 周族始祖为何你“稷”?
  • “虐”与“雪”
  • 书林一叶
  • 让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火越烧越旺
  • 百问百答
  • “帐”和“账”怎么区分?
  • 既是“文化”,也是“文艺”
  • “黄澄澄”读音释
  • 书林指谬
  • 《战胜哈佛》没战胜错别字
  • 为“塔克拉玛干”正名
  • 漂母何漂
  • 先生何以“无耻”
  • 古文标点难
  • 说“从新”
  • 五重奏
  • ·智答篇·“佛语”藏机锋
  • ·妙联篇·“蟹足”与“驴腚”
  • ·趣喻篇·读者四比
  • ·噱言篇·“水市长”
  • ·谐诗篇·衙门气
  • 语丝
  • “年轻女青年”
  • “南辕北辙”的通告
  • 这不是“城下之盟”
  • 并非“最后胜利”
  • 咬文嚼字:1997年第5辑
  • 卷首幽默
  • 寿宴
  • 语林漫步
  • 话说“傢俬现象”
  • 听不懂的华语
  • “酸、甜、苦、辣”音义趣谈
  • “胜利”留给“闭幕”
  • 词语春秋
  • “横”的词义衍化
  • “解手”来源之我见
  • “她”字并非刘半农所造
  • “裙带”说略
  • 正音室
  • “皋陶”的“陶”怎么读?
  • 场的chǎnɡ、chánɡ两读怎么区别?
  • 《秦颂》中的“床第”
  • 三味沙龙
  • 一字之异意境殊
  • “咸亨”的含义
  • 报刊扫描
  • “其”字的滥用
  • “不啻”不等于“不但”
  • 古语岂能如此今用
  • “登堂入室”不是“进入课堂”
  • “故居落成”?
  • “眼高手低”莫乱用
  • 谁诵读《枯树赋》
  • 字里乾坤
  • 炎帝与原始火耕农业
  • 远古的追求
  • “张冠”并未“李戴”
  • 广告天地
  • 好像游“宋城”
  • “出卖春天”
  • “超值”宜慎用
  • 旧话重提
  • 关于“最……之一”
  • 《二简》影响今犹在
  • “之所以”正误辨
  • 五重奏
  • ·谐诗篇· 诗霸
  • ·趣喻篇· 捡石头
  • ·智答篇· “中国可有妓女?”
  • ·噱言篇· “奥斯卡”的脖子
  • ·妙联篇· 冷眼热肠聂绀弩
  • 语丝
  • “温儿叉”应为“温八叉”
  • “俏价”
  • 少了一个字 惩治错了人
  • “将他杀之”
  • 一则帮倒忙的广告
  • “尝”桃花?
  • 曹禺的忌日竟出现两个
  • 广角镜
  • 知音
  • 咬文嚼字:1997年第6辑
  • 卷首幽默
  • “高不可攀”
  • 语林漫步
  • 报纸标题的“蚯蚓现象”
  • “之喜”与“志喜”
  • 正音室
  • “名不见经传”的“传”怎么读
  • “拗”有三读
  • 唐僧的法名
  • 一字难忘
  • 猪头、猪蹄之谜
  • “诞生”的“诞”
  • “媳妇”让我挨揍
  • 字里乾坤
  • 牛年说“物”
  • “舞”中为何要有“羽”
  • 黄土地上的祖先
  • 十字街头
  • 郴州、柳州和“彬州”
  • 司≠公司
  • 莫为皇帝改名
  • “获准受贿”的“干井”
  • 今人不应称古人
  • 报刊扫描
  • 石敬塘与和坤
  • “甚至”前后的语序
  • 《中华读书报》的四个错字
  • 日本无“新泻县”
  • 动宾搭配不当举隅
  • 凶手是谁
  • 书林指谬
  • 王濬何曾下扬州
  • 成语释义五忌
  • 封面拼音莫忘规范
  • 关于台湾出版的一部辞书
  • 广告天地
  • “天国的风”和“蓬荜生辉”
  • “入伍”“入伙”与楼市
  • 谁“鸣谢”谁
  • “温情似水”不通
  • 书林一叶
  • 咬文嚼字的新视野:《汉字研究新视野丛书》读后
  • 百问百答
  • “触詟”应是“触龙”
  • 乱“穿”和乱“窜”
  • 词语春秋
  • 也说《天方夜谭》为何用“谭”
  • 追根溯源说“老板”:流行称呼语透视之三
  • 五重奏
  • ·智答篇· 刘绍棠论“变”
  • ·妙联篇· 手杖
  • ·噱言篇· “傻小子”
  • ·趣喻篇· 第四块三明治
  • ·谐诗篇· 树!树!树!树!
  • 语丝
  • “令尊”用法不当
  • “胭脂店”?“烟纸店”?
  • 汉字中的独行侠:“已”
  • “航班”不能“开辟”
  • 一字之差“浊”变“清”
  • 广角镜
  • 共识
  • 咬文嚼字:1997年第7辑
  • 敬告读者
  • 卷首幽默
  • “国际拐卖妇女大会”
  • 语林漫步
  • 由“蔓”到“腕”
  • 别让演员“吃药”
  • 字体大小和语义表达
  • 说“奖”
  • 校园丛谈
  • 莫把异形词当错别字
  • 历史教科书语病举隅
  • “的卢”的出典与读音
  • “深恶痛绝”释义指瑕
  • 辨字析词
  • “填房”岂是“偏房”
  • “杏林”与“杏坛”
  • 士·女士·男士
  • 书林指谬
  • “毌丘”辨:兼谈“丘”和“邱”
  • “贯耳”与“轰顶”
  • “遗像”和“赞像”
  • 报刊扫描
  • 谁烧的圆明园
  • 对联误倒两例
  • 瑕不掩玉≠瑕不掩瑜
  • “新安江水库”就是“千岛湖”
  • “满洲”错为“满洲里”
  • 从“淹没”说起
  • “绝无仅有”并非“绝无”
  • “囊中萧瑟”辨
  • 字里乾坤
  • 缘何发最长?:说“长”
  • 伟大的猎手:上古圣王得名考源之五
  • 授受缘何尽为舟
  • 广告天地
  • 叩门欲何为
  • 豫园集团广告差错三例
  • 语坛掌故
  • 也释“爱呀,厄的去”
  • 吴玉章改诗
  • 一“点”不苟:汉字简化轶事
  • “?”螺蛳
  • 词语春秋
  • 唯技是尊谈“师傅”:流行称呼语透视之四
  • 释“摸索”
  • 五重奏
  • ·妙联篇· 校名巧对
  • ·趣喻篇· 维特克论历史
  • ·噱言篇· “抗旱排涝”和“焚书坑儒”
  • ·智答篇· “丈夫是个老共产党员”
  • ·谐诗篇· 唐伯虎“行乞”
  • 语丝
  • 引文须核对
  • “白话电报”有误
  • “噪音”不宜“达标”
  • “啧啧烦言”?
  • “国家一级演员”
  • 广角镜
  • 我看《咬文嚼字》
  • 咬文嚼字:1997年第8辑
  • 敬告读者
  • 卷首幽默
  • 化验
  • 本辑特稿
  • 一词一字总关情
  • 语林漫步
  • 当心“钥匙”
  • 从《读城记》谈起
  • 香港新机场场名用字
  • 正音室
  • “相如”的“相”读音辨
  • “筠”和“拓”怎么读
  • 何来“用直镇”
  • “乔老爷”出洋相
  • 独弦琴
  • 刘玉凯专辑
  • 语坛掌故
  • 章太炎测字
  • 凌峰的语文功夫
  • 张作霖“手黑”
  • 辨字析词
  • “纨扇圆絜”辨释
  • “考”字怎么写
  • 从“潽”说起
  • 十字街头
  • 电视剧《三国演义》别字说略
  • 易牙餐馆的盛衰
  • “卮言”岂能变“危言”
  • 书林指谬
  • 何来“霸、糜二贼”
  • 胡适父亲是“胡傅”还是“胡传”
  • “火尽”怎能“薪传”
  • 是“眼看各国君王”吗
  • “藁城”之“藁”不从禾
  • 字里乾坤
  • 法则何必刻于鼎
  • “德”是一面镜子
  • 生命之色常“青”
  • 报刊扫描
  • 说卐道万
  • 耶稣是七天复活吗
  • 妻子健在,何来“续弦”
  • “繁荣昌盛”从何说起
  • “她”是谁
  • “拂手”和“援手”
  • “毁誉”不是偏义词
  • 五重奏
  • 谐诗篇 和尚咏月
  • 趣喻篇 青蛙和晨鸡
  • 智答篇 摇自己的头
  • 噱言篇 无所不“痔”
  • 妙联篇 谁家庄子
  • 画中错
  • 是幽默还是讽刺
  • “打假”
  • 一“点”不能差
  • 另一种愚昧
  • 语丝
  • “同母异父”的孪生兄弟?
  • 胃有“喷门”吗?
  • “人种”
  • 邓小平改写题辞
  • 省不得的字
  • 咬文嚼字:1997年第9辑
  • 广角镜
  • 年会
  • 卷首幽默
  • “尸名”
  • 语林漫步
  • 字幕:《鸦片战争》的遗憾
  • 正音室
  • 从“伊尹”说开去
  • 卡介苗的读音
  • “翘首”怎么读
  • 独弦琴
  • 叶景烈专辑
  • 字里乾坤
  • 初民与兽迹
  • 上古的反战厌兵情绪
  • 三味沙龙
  • 鲁迅先生咬文嚼字
  • “柳阴高压汉营春”辨正
  • 书林指谬
  • 《师范语文大辞典·序言》指瑕
  • 一人误作两人
  • “镰刀斧头”还是“镰刀榔头”
  • “阿蒙”非童蒙
  • “过江之鲫”有贬义
  • 百问百答
  • 陈寅恪的“恪”应当怎么读
  • 话说“大排档”
  • 报刊扫描
  • 成语不宜拼接
  • “卷”与“册”
  • 鱼蚌如何相争
  • 话说“不菲”
  • 成语误用四例
  • “宋人”未必是宋代人
  • 叠床架屋三例
  • “恋栈”不同于“留恋”
  • 此处“弹冠”不相宜
  • 词语春秋
  • 富贵梦中评“太太”
  • 关于“黄猫黑猫”
  • 唐代纪年为什么一度用“载”
  • 五重奏
  • 噱言篇 “谢绝探望”
  • 妙联篇 贺抗战胜利联
  • 智答篇 派克钢笔
  • 趣喻篇 霍英东“踢足球”
  • 谐诗篇 悼妓
  • 语丝
  • 众家媒体进错“港”
  • “莫不例外”的含意
  • “酒囊饭袋”莫乱用
  • “家庭暴力”竟有“暂行规定”
  • “以防万无一失”
  • 是“犹”,不是“尤”
  • “怵目惊心”并不错
  • 编读情深
  • 咬文嚼字:1997年第10辑
  • 广角镜
  • 鱼渔相混 店招有碍观瞻 从善如流 不吝千金改错
  • 卷首幽默
  • 斧头·爹头·爷头
  • 语林漫步
  • 小议汉字书写的规范
  • “花而不实”与“另出心裁”
  • 最是“子曰”讹言多
  • 日文汉字不能照搬
  • 独弦琴
  • 汪惠迪专辑
  • 字里乾坤
  • “羊”如何表“义”
  • 尧帝缘何是高地
  • 辨字析词
  • “巨增”“巨变”和“剧变”
  • “常盛不衰”与“长盛不衰”
  • “蛰”与“蜇”
  • 不肖·不消·不屑
  • 百问百答
  • “会稽山”的“会”以读kuài为宜
  • “虫”的泛化
  • 广告天地
  • “大磨坊”“金磨坊”优劣说
  • “鸿喜”和“精闰”
  • 令人费解的赠送
  • 不是滋味的“新口□”
  • “征订”的误用
  • 向我开炮
  • 莫将述古当创作
  • 《春秋》三传无“榖梁”
  • 港台不是外国
  • 《电视剧〈司文郎〉指误》之误
  • “荆沙市”已成历史
  • 这个冒号用得不妥
  • 词语春秋
  • 话说“万人空巷”
  • 凤的性别及其他
  • 关于唐玄宗改“年”为“载”的馀话
  • 报刊扫描
  • “休止符”如何“奏出”
  • 金农“缀学”
  • 关于“翻跟头”
  • “新未来”不成话
  • “正人”莫忘“正己”
  • 一笔误写文意非
  • 《辍耕录》与袁枚
  • “三国吴归命侯”
  • “东施笑颦”
  • 五重奏
  • 谐诗篇 买“否”
  • 趣喻篇 李燕杰论“下岗”
  • 噱言篇 吴佩孚的批语
  • 妙联篇 蒋焘巧对拆字联
  • 智答篇 以牙还牙
  • 语丝
  • 人类历史竟不足两千年
  • 谁“伸出魔手”
  • “探视须知”
  • 坦“诚”己见
  • “白衣”和“白医”
  • 咬文嚼字:1997年第11辑
  • 广角镜
  • 面向21世纪
  • 卷首幽默
  • “督造男女”
  • 语林漫步
  • 三思而后“咬”
  • 闲话楼名
  • 八音盒
  • 关于“历史上的今天”
  • 正音室
  • “再醮”和“合卺”
  • “秘”字怎么读
  • 浅谈“生肖”的读音
  • 马晓春推“秤”
  • 书林指谬
  • 忍无可忍
  • 覆尿难收
  • 字里乾坤
  • 沐浴濡身有何需
  • 由“狄”说到图腾崇拜
  • 从“豫”谈“象”
  • 旧话重提
  • “凌晨”是什么时候
  • “唐代的古钟”和“安全事故”
  • 报刊扫描
  • “橙子”没有脚
  • 年年二十九岁的奇男
  • 是“圉”不是“团”
  • 数字的困惑
  • 虎门销烟始于何时
  • “邻里”变“阎王”
  • 何谓“悼亡”
  • 一条吓人的标题
  • “三国鼎立”与“孙吴联合”
  • 十字街头
  • 杨振宁是博士还是教授
  • 保龄球馆里的争论
  • 这样的“直量”,我们信不过
  • “精华”何须“浓缩”
  • 寒舍·家父·岳父
  • 话说“东窗事发”
  • “废水”竟成“费水”
  • 编读热线
  • 小丛刊和大眼光
  • 《咬文嚼字》感言
  • “丑小鸭”的丰姿
  • 咬嚼出个洁净天地来
  • 乘风破浪一扁舟
  • 偶读《咬文嚼字》
  • 五重奏
  • ·智答篇· 培根的“空桶说”
  • ·趣喻篇· 迟子建评足球
  • ·噱言篇· 从“头”做起
  • ·谐诗篇· 咏奇兽
  • ·妙联篇· “神童”的“赤子心”
  • 语丝
  • “筋”,如何能“刺”
  • “□”:想当然的简化字
  • 邵力子家乡在哪里
  • 是“有娇氏”还是“有□氏”
  • “吸引外资”
  • “男有睾曰奴”
  • 触目惊心的价目牌
  • 左路纵队到达何处
  • “他”成了“‘小康’人家”
  • 咬文嚼字:1997年第12辑
  • 我说语文
  • 卷首幽默
  • “遇刺”
  • 语林漫步
  • “闫”字处理刍议
  • 小议缩略语
  • 八音盒
  • “乃子”用法的正误
  • 字里乾坤
  • “申”与上古雷电崇拜
  • 一则凝冻的远古阳鸟神话
  • 校园丛谈
  • 近代第一家中文日报的名称
  • “阿长”的求证
  • 并不准确的“提示”
  • 毛耶?肉耶?
  • 向我开炮
  • “臻”“蒸”不同音
  • 顾客还是敢进门
  • “引起”应该引起注意
  • 《校名巧对》补遗
  • “你吃了饭去”与“你吃饭去”
  • 这个“也”字用得不妥
  • “门可罗雀”不如“门庭若市”
  • 词语春秋
  • 德学为高话“老师”
  • 谈“左券”和“右券”
  • 也谈“左券”和“右券”
  • 辨字析词
  • “率”“携”“暨”“偕”
  • “黏”字不该“下岗”
  • 话说“立早章”
  • “期间”“其间”辨
  • 十字街头
  • 错一字代价七万五
  • “阑珊”及其他
  • 报刊扫描
  • 语意重复举隅
  • 故弄玄虚的“导语”
  • 何来“台语”
  • 日本消受得起中国蜂蜜么?
  • “竟被视作‘同性恋’”?
  • 苏局仙健在否
  • “荆轲”不作“荆柯”
  • “一年一度”画蛇添足
  • “三甲”不是“前三名”
  • 五重奏
  • 噱言篇 薄熙来论啤酒
  • 智答篇 几桶水
  • 妙联篇 一字对
  • 谐诗篇 打它三百枪
  • 趣喻篇 马车上的弹簧
  • 语丝
  • “切忌不可”的幽默
  • “第五代玄孙”
  • 两岁结婚
  • 1997年度荣誉校对名录
  • 跋: “炮声”在继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是一个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综合性的文学艺术出版社。它的前身新文艺出版社,是在由原郭沫若主持的群益出版社、俞鸿模的海燕书店和任宗德主持的大浮出版公司自愿合并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公私合营出版社,以后又陆续有巴金主持的平明出版社和文化生活出版社等相继并入。1952年6月1日,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