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9千字
字数
2021-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博物馆事业繁荣,展览质量关键
内容简介
中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目前注册有5000多座博物馆,每年举办展览将近3万个。如何将更好品质、更好体验的展览奉献给观众,服务于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当下所有博物馆人面对的现实问题。随着中国博物馆事业的繁荣发展,博物馆的展览陈列工作也越来越多地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本书介绍了一些经典博物馆展陈设计项目,记录了当下工作在博物馆展陈一线的年轻策展人和设计师们对自己工作的总结与思考,同时融入了多位博物馆业内知名专家的真知灼见,对进一步做好博物馆展陈工作,有着普遍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目录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编辑委员会
- 序一
- 序二
- 题记
- 前言
- 目录
- 展览漫笔:革故鼎新 大象小叙
- 基本陈列策划与实施的关键在创新
- 以展为鉴 通过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浅析中国博物馆展览现状
- 鞭辟入里 洞见底蕴 解析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展陈设计
- 固本培元,筑牢博物馆策展的支撑
- “为有源头活水来” 让当代艺术介入博物馆空间
- 始于乡土,走向世界 一场有关中国美术馆扩建改造的对话
- 展览思辨:金无足赤 见微知著
- 一、意在笔先 策划心语
- 共鸣、对话、思辨 传媒教育发展历程展的当代表述
- 没有句号 也谈展览策划的重要性
- 当博物馆遇上讲故事 以山东小三线纪念馆为例
- 留住当下的记忆,讲述市民的故事 嘉峪关时代记忆展示馆的设立与策展思路
- 博物馆策展中的叙事学 以《壮族历史文化展》为例
- 理解与担当 策展人视角下的设计师角色
- 二、相由心生 设计随笔
- 从《美·好·中华》特展设计看展陈设计中的美与好
- 历史空间,当代秩序 在历史建筑中创造新的展示系统
-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展览设计定位与理念重塑
- 创新展陈工程中的装配式应用 以北京市档案馆《档案见证北京》展为例
- 博物馆临展中的空间氛围营造
- 《穆夏——新艺术运动先锋》特展的设计与实施
- 一场重量级展览的设计需要分几步
- 浅谈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叙事性应用
- 无声的故事,有声的课堂 对“大河沉思”展厅的再思考
- 从衡水湖湿地生态科普馆展陈看博物馆展示视觉系统设计
- 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视觉设计系统
- 散谈纪念类博物馆视觉系统特点
- 关于酒泉城市规划展览设计的思考
- 博物馆中的视觉导视系统分析
- 探究视觉心理对博物馆设计的影响
- 构建展览中的“悦”读体系
- 浅谈博物馆柜内设计的整体性
- 如何打造一个成功的企业博物馆
- 故宫古建保护与展陈工作的启示
- 地域文化元素在博物馆装饰中的构建探析
- 三、异曲同工 匠人匠心
- 踏着伟人的足迹前行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展陈解析
- 上海保利大剧院上演的“工匠故事”
- “奇迹”在废墟中升起 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的诞生
- 不经风雨 怎见彩虹 《档案见证北京》展启示录
- 浅谈博物馆陈列展览工程的展示手段创新与研发
- 博物馆展陈路 创新无止境 探索不停步
- 后记 展陈——生活本质的回归与再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