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详细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分配制度、国家调控、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主要方面,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本书的目的在于,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把中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作出贡献。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的经济理论
  •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 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 三、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
  • 四、关于过渡时期的经济理论
  • 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 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 二、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 三、正确看待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演变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端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时代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任务
  • 三、概念和范畴
  • 四、理论体系
  • 第五节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则
  •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正确借鉴西方经济学
  • 三、在实践的基础上推进理论的创造
  • 四、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 一、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
  • 二、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 四、苏联模式的成就与局限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 一、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
  •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 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 四、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初步体现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宪法原则的确立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构成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成熟定型
  • 第三章 社会主义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 一、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地位
  • 二、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规定
  • 三、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 第二节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特征
  • 二、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含义
  • 第三节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 一、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含义
  • 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变化
  • 三、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实现
  • 四、澄清对国有经济的若干片面认识
  • 第四节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一、为什么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 二、非公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
  • 三、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的发展
  • 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 五、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否会导致资本主义
  • 第五节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 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 二、坚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 三、推动“三权分置”改革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第一节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转变
  •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发展
  • 二、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 三、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 四、市场经济的长处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
  • 一、市场经济的社会属性
  • 二、市场经济的共性与个性
  • 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弊端
  •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扬弃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
  • 一、发展目的
  • 二、所有制结构
  • 三、分配制度
  • 四、调节方式
  • 五、开放模式
  • 六、经济民主
  • 第四节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两条主线
  • 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
  • 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对立统一
  • 第五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企业
  • 一、国有企业的性质
  • 二、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
  •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 五、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与分类改革
  • 六、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第六节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 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 二、商品市场
  • 三、土地市场
  • 四、劳动力市场
  • 五、金融市场
  • 第七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
  • 一、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认识的发展
  • 二、认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三个维度
  • 三、有效市场,有为政府
  • 四、微观市场决定,宏观政府主导
  • 五、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第五章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
  • 第一节 按劳分配
  • 一、按劳分配的实质
  • 二、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
  • 三、按劳分配的实现过程和实现形式
  • 四、关于以按劳分配为主
  • 第二节 多种分配方式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 一、多种分配方式的形成
  •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
  •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不是要素价值论
  • 第三节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 一、国民收入的概念
  • 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 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 第四节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 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
  • 二、重视劳动者报酬占比下降问题
  • 三、改善收入分配格局
  • 第五节 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 一、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 二、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 三、收入差距与财产差距
  • 四、市场化能否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 五、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 第六节 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 一、对效率和公平关系认识的发展
  • 二、效率和公平的多重含义
  • 三、把提高效率同促进公平相结合
  • 四、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 第六章 社会主义国家调控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调控的性质
  • 一、国家和政府
  •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属性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调控的依据
  • 第二节 国家经济调控体系
  • 一、国家调控和宏观调控
  • 二、国家经济调控的目标
  • 三、国家调控的组织
  • 四、国家经济调控的能力
  • 第三节 宏观调控
  • 一、宏观调控的意义
  •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
  • 三、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
  • 第四节 结构调控
  • 一、结构调控的重要意义
  • 二、优化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
  • 三、把优化结构与增加总量相结合
  • 第五节 市场调控
  • 一、市场调控或市场监管的含义
  • 二、商品市场监管
  • 三、生产要素市场监管
  • 第六节 生态调控
  • 一、生态调控的内涵
  • 二、生态调控面临的挑战
  • 三、完善生态调控的基本思路
  • 第七节 民生调控
  • 一、民生调控和民生保障的内涵
  • 二、健全民生保障体制
  • 三、不断改善和保障民生
  • 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
  • 一、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 二、改革与革命
  • 三、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
  • 一、激进式改革
  • 二、渐进式改革
  • 三、对渐进式改革经验的不同解释
  • 四、中国为什么走渐进式改革之路
  •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 一、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 二、整体协调与局部改革相结合
  • 三、双轨过渡与增量先行相结合
  • 四、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
  • 五、增长与稳定相结合
  • 六、改革与开放相结合
  • 七、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相结合
  • 八、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 九、目标与过程相结合
  • 第四节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一、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矛盾和选择
  • 二、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更好结合起来
  • 三、坚持完善渐进式改革方式
  • 第八章 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 三、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
  • 四、依附性发展与自主发展
  • 五、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
  •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 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 三、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 四、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
  • 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 一、对外开放的历程
  • 二、对外贸易的发展
  • 三、利用外资的发展
  • 四、人民币国际化
  • 五、推进“走出去”战略
  • 六、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升
  • 第四节 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 一、国家经济安全的含义
  • 二、中国经济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与挑战
  • 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措施
  • 第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质
  •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 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四、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 第二节 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 一、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
  • 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三重优势
  • 三、经济发展新常态
  • 四、科学认识“中等收入陷阱”
  • 第三节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意义
  •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 一、中国城市化历程与经验教训
  • 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
  • 三、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任务
  • 第五节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 一、自主创新战略的内涵
  • 二、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大意义
  • 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基本要求
  • 第六节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 一、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提出
  •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 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途径
  • 第七节 中国特色区域发展道路
  • 一、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
  • 二、区域发展总体格局
  • 三、统筹区域发展
  • 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图景
  • 结束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特色

    一门成熟的科学,必须经过系统化、学理化的发展,体现为一整套相互联系的概念、范畴、原理和逻辑结构,并能够经受逻辑和实践的检验,才能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进而被广泛学习、普及、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也不例外,也需要在构建理论体系上取得进展。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要 “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