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8千字
                       字数
                        2014-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多方位地介绍了美国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威廉·斯潘诺斯的诗学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斯潘诺斯文论思想,主要的研究材料由三部分组成:斯潘诺斯本人的著作,国内外学者撰写的相关书评,讨论与引用过斯潘诺斯文艺理论的相关文章及书籍。
作者采用描述性的方法对斯潘诺斯后现代理论体系进行梳理与概括,力求归纳出一条贯穿斯潘诺斯整个文艺思想的理论纲领,从而突显出斯潘诺斯文艺理论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积极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
 - 第一章 学术生涯与主要著作
 - 一、 相关学术背景
 - (一)赫尔蒙山经历
 - (二)创办《边界 2》
 - 二、 主要著作简介
 - 第二章 斯潘诺斯的理论溯源
 - 一、 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思
 - (一)“此在”与“去蔽”
 - (二)人,诗意地栖居
 - 二、 萨特的自由学说
 - (一)“非理性”转向
 - (二)偶然与不确定
 - (三)命名世界的倒塌
 - 第三章 重复:斯潘诺斯的思想精髓
 - 一、 差异与重复
 - (一)重复与回忆
 - (二)艺术灵韵论
 - 二、 重复即行动
 - (一)前行性重复
 - (二)信仰之重复
 - 三、 重复乃创造
 - (一)永恒轮回说
 - (二)酒神精神
 - 四、 《荒原》之重复
 - (一)现象学投射
 - (二)“虚空”之旅
 - 小结
 - 第四章 斯潘诺斯的诗学品格
 - 一、 空间化现象
 - (一)现代戏剧图景
 - (二)文学与空间化
 - (三)空间化之本质
 - 小结
 - 二、 “机遇”美学尺度
 - (一)超越逻各斯中心
 - (二)消解理性模式
 - 三、 脱离监控视野
 - (一)全景敞视主义
 - (二)《小说的技巧》
 - 四、 突破阐释重围
 - (一)传统阐释理念
 - (二)“摧毁”阐释学
 - 五、 投射“艺术之能”
 - (一)悲剧的悖论性痛苦
 - (二)消极能力与投射诗
 - 第五章 诗学研究中的文化反思
 - 一、 存在连续体
 - (一)消融话语的对抗
 - (二)构建隶属性网络
 - 二、 帝国之阴影
 - (一)无名的恐惧
 - (二)沉默的声音
 - 三、 越战之反思
 - (一)美国例外论
 - (二)民主的陷阱
 - 第六章 “重复”教育学
 - 一、 人文主义教育的终结
 - (一)现代教育弊端
 - (二)核心课程改革
 - 二、 走向“去中心化”教育
 - (一)破解师生垂直关系
 - (二)“对话型”教育模式
 - 三、 对中国当前教育的启示
 - 第七章 结语
 - 一、 温和的后现代主义者
 - 二、 “重复”思想之借鉴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参考文献
 - 二、中文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由复旦大学主办,受教育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双重管辖。2001年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