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以价值法学方法论为主要分析手段的债法理论专著。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债法理论专著,从经济、社会及伦理等宏观基础性因素探讨入手,将当前社会形态定性为信赖社会。同时,《信赖之债》结合法律社会化的法理流变,深入论述了当代人际间交易与交往关系中蓬勃兴起的信赖利益保护潮流,以及当代债法信赖化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债法信赖谱系应由合同信赖、一般信赖和社会信赖所构成。

鉴于目前通行的近现代债法二元结构无法适应上述社会变革,《信赖之债》创设了信赖之债的概念,详细论证了该概念的法律价值和逻辑自洽性,以及如何将其整合到债法体系当中,并提出只有这样才能够完成债法的现代化改造。其后,《信赖之债》回归微观视角,将零散分布于民法各部分的信赖之债具体形态加以归类,从法律适用层面致力于其系统化、制度化和实务的可操作化。

《信赖之债》的另一特点在于,以价值法学方法论作为主要分析手段,突破概念法学的窠臼,基于对民事权利本质的重新认识,阐述了当代社会正义对信赖保护原则的呼唤,并由此完成了债法创新的重要意义与信赖之债制度体系可行性的相关论述。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 第一部分 基础篇:信赖之债的基础性因素
  • 第一章 信赖之债产生的经济因素
  • 第一节 经济因素对债法的本质影响
  • 第二节 传统市场下信赖关系的债法保护
  • 第三节 社会分工因素的影响
  • 第四节 市场异化对债法的逆向影响
  • 第五节 交易成本外化的影响
  • 第六节 当代经济关系的债法信赖保护导向
  • 第二章 信赖之债产生的社会因素
  • 第一节 三种典型社会观的考察
  • 第二节 城市化与人口聚居对债法的影响
  • 第三节 信赖关系与社会资本
  • 第三章 信赖之债产生的伦理因素
  • 第一节 社会伦理的演变脉络
  • 第二节 伦理观念的当代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当代伦理对债法的影响
  • 第四章 信赖社会与债法
  • 第一节 对信赖理论发展脉络的梳理
  • 第二节 信赖利益
  • 第三节 信赖社会之下的债法
  • 第二部分 法理篇:信赖之债的法理变迁
  • 第五章 从个人主义到社会法理论
  • 第一节 个人主义基本理念
  • 第二节 个人主义权利观
  • 第三节 个人主义债法的局限性
  • 第四节 社会法理论的兴起与债法社会化
  • 第六章 信赖利益保护的法理流变
  • 第一节 概念法学及对其的超越
  • 第二节 利益法学、价值法学及债法的社会化转型
  • 第三节 庞德社会利益理论的启示
  • 第四节 富勒法律道德化思想的启示
  • 第五节 卡多佐司法变革观念的启示
  • 第七章 当代正义论中的信赖保护精髓
  • 第一节 社会正义方向与标准之争
  • 第二节 利益兼顾的正义导向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
  • 第四节 当代正义与信赖之债
  • 第三部分 制度篇:信赖之债的制度构建
  • 第八章 债法对信赖利益保护的兴起
  • 第一节 诚实信用原则与债法信赖保护
  • 第二节 公序良俗原则与债法信赖保护
  • 第三节 权利滥用禁止原则与债法信赖保护
  • 第九章 信赖保护原则的建立
  • 第一节 大陆法系对信赖保护原则的承认
  • 第二节 英美法系对信赖保护原则的认可
  • 第三节 债法信赖保护原则的确立
  • 第十章 债法信赖保护原则的溢出效应与债法创新
  • 第一节 溢出效应之债的相对性突破
  • 第二节 溢出效应之合同义务法定化
  • 第三节 溢出效应之侵权法的扩张
  • 第四节 债法改良的困境
  • 第五节 债法创新的意义与路径
  • 第十一章 信赖之债的概念与体系
  • 第一节 信赖之债概念之证成
  • 第二节 对信赖之债的疑问与回应
  • 第三节 信赖之债体系之一:解构与重构
  • 第四节 信赖之债体系之二:从外在体系到内在体系
  • 第五节 信赖之债体系之三:从内在体系回归外在体系
  • 第六节 信赖之债体系之四:债抑或责任体系之辨析
  • 第七节 信赖之债与民法典
  • 第四部分 适用篇:信赖之债的法律适用
  • 第十二章 信赖之债的实务类型
  • 第一节 与合同关联紧密的信赖之债类型
  • 第二节 其他与合同关联的信赖之债
  • 第三节 因权利滥用违反信赖之债的类型
  • 第四节 与单方行为相关的信赖之债类型
  • 第五节 与代理制度相关的信赖之债
  • 第六节 与侵权关联密切的信赖之债
  • 第十三章 信赖之债的法律效力
  • 第一节 信赖之债的构成要件
  • 第二节 信赖之债的适用效力
  • 第三节 信赖之债适用的其他问题
  • 第十四章 信赖之债不履行的法律后果
  • 第一节 信赖之债不履行的赔偿范围
  • 第二节 机会成本与纯粹经济损失
  • 第三节 信赖之债不履行的法律责任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