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8千字
字数
2021-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北宋尺牍:瑰宝般的综合性艺术与研究价值。
内容简介
北宋是中国尺牍文学史上又一个高峰,存世万余通尺牍,且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家作品。尺牍发展至宋,有了新的突破,具备综合性艺术价值与独特的研究价值。本书结合最新相关文献整理与研究成果,在综合考察尺牍的起源、界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北宋尺牍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度研究。尺牍作为一种成熟的复合文化范式,其意义与影响超越了单一的文学作品或书法习作,而成为一种尺牍文化,牵连时代思想、文化、风俗、艺术、文学方方面面,是宋人文化瑰宝,值得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整理、研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第一章 北宋尺牍的概念、源起与分类
- 第一节 北宋尺牍的概念与种类
- 一、尺牍的概念与范围
- 二、北宋尺牍的族属
- 第二节 北宋尺牍的属性与功能
- 一、尺牍源起与属性
- 二、北宋尺牍的功能
- 第三节 北宋尺牍的形制特色
- 一、短小简明
- 二、施于亲友、私密性
- 三、尊卑有别、长幼有序
- 第二章 北宋尺牍与文学
- 第一节 北宋尺牍的新变
- 一、宋人尺牍创作、传播的新变
- 二、尺牍为文的传播途径
- 第二节 北宋尺牍创作观念的自觉
- 一、尺牍的真实与做作——观念与创作之间
- 二、尺牍作为文学文本内容的复杂性与真实性
- 第三节 北宋尺牍与古文运动
- 一、古文运动支持北宋尺牍的发展
- 二、北宋尺牍文学发展推进古文运动进程
- 三、北宋古文运动与尺牍文学互动之意义
- 小结:北宋尺牍文学性凸显的价值与意义
- 第三章 北宋尺牍与党争
- 第一节 北宋时代特点与文人身份的政治性
- 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的盛世、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
- 二、论议争煌煌——以天下为己任的双刃剑与文学卷入党争的必然性
- 三、君子有党——士大夫团结的必要性与严重后果
- 第二节 北宋尺牍中士大夫出处矛盾心理与解脱之道
- 一、动成坑阱——从两次由尺牍引起的文祸看党争阴影下的尺牍发展
- 二、多难畏人——北宋尺牍之中的“畏祸”主题、敏感心理
- 三、在畏祸与担当之间——党争中文人的心态与尺牍中的矛盾主题
- 第三节 最宜究心的时代与最为辉煌的尺牍之互动的意义与价值
- 一、最宜究心的时代与最可照见人心的尺牍
- 二、文人不幸尺牍幸——党争背景下尺牍文学的繁荣
- 小结:宋代党争背景下尺牍的繁荣发展
- 第四章 北宋尺牍与书法
- 第一节 法帖与尺牍关系考论
- 一、北宋法帖的内容与编选标准
- 二、北宋法帖与尺牍之互动关系
- 三、尺牍与法帖双赢格局的形成
- 第二节 北宋的帖与尺牍
- 一、帖之名——从帖到法帖对尺牍内容的去取
- 二、帖之实——帖的主要内容及尺牍在其中的地位
- 三、北宋尺牍之于宋帖
- 小结:北宋书法盛行,沾溉尺牍
- 第五章 北宋尺牍与士人心态
- 第一节 君子动而为世范——士人自我理想形象的建构源起:尺牍之用在北宋的扩展
- 一、言为世范——北宋尺牍教化功能的一体两面
- 二、君子形象的塑造——北宋尺牍教化功能的源起
- 三、北宋尺牍教化作用之意义与价值
- 第二节 为“盛世”造传奇的心理诉求——士人主体意识在尺牍中的体现
- 一、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士人的入世精神与主人翁意识
- 二、尺牍中“盛事”情结
- 三、北宋尺牍之中宣扬盛事之影响
- 第三节 “传不朽”——北宋文人传世意识在尺牍之中的表露
- 一、不朽的实质与实现途径
- 二、立言以求不朽的意义
- 三、尺牍与文人的不朽情结
- 第六章 北宋尺牍与小品文
- 第一节 北宋尺牍的艺术性
- 一、尺幅寄妙——北宋尺牍的风神韵味
- 二、发千里一笑——北宋尺牍的趣味性
- 三、尺牍趣味性的渊源背景
- 四、“新式古文”——北宋尺牍艺术形式的审美性
- 第二节 北宋尺牍与现代小品概念
- 一、现代小品文的概念与功能
- 二、尺牍文在小品文类中的地位
- 三、尺牍文体特征与小品选取观念之间的契合
- 第三节 北宋尺牍与晚明小品
- 一、“尺牍家言”“尺牍气”与晚明小品的“无法为法”“信笔直寄”
- 二、晚明小品对北宋尺牍创作手法与观念的自觉继承
- 三、晚明小品代表作家的文学思想与渊源——以苏轼与袁宏道为例
- 四、北宋尺牍对晚明小品的肇启之功
- 结论:北宋尺牍的文化价值与历史地位
- 一、北宋尺牍的创作实绩
- 二、北宋尺牍的文化价值与历史地位
- 附录一 北宋的家书
- 一、北宋的家书创作收藏概况与主要内容
- 二、北宋家书的主要内容及其创新
- 三、北宋家书的艺术
- 小结:宋代家书的功能与价值
- 附录二 宋代的尺牍题跋
- 导入——尺牍与题跋的亲缘关系
- 一、宋代尺牍题跋的发展概况
- 二、尺牍题跋的主要内容
- 三、宋代尺牍题跋的艺术
- 小结:宋代尺牍题跋的价值与意义
- 附录三 达与逸——欧阳修对自我形象的维护及其对宋代士风的影响
- 源起:欧阳修两封书简中“达”与“逸”的争执
- 一、一言一行可传远:传播媒介的发展对宋代文学的影响
- 二、一言之出,取信将来——欧阳修的责任意识
- 三、“令名不朽”——欧阳修的“不朽之计”
- 小结:欧阳修对宋代士风的引领之功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是南京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机构,自1984年成立之日起,就秉承“学术立社、品牌兴社”的出版理念,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出版宗旨,坚持以精品出版为“魂”、学术出版为“本”的经营思路,形成了自身在高品位学术专著、高校精品教材、传统思想文化出版、国外学术名著译介等方面的出版特色,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出版高地,中华民国史出版重镇,国外学术前沿重要译介平台。迄今出版的万余种图书中,多种图书获得了包括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在内的各类图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