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人口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综合运用数理人口学、统计学等方法,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中国的生育水平、生育模式、生育数量的变化、低生育水平的影响等。应用和开发了一系列模型和方法,通过系统深入的定量分析,得到一些关于中国生育水平及相关问题的重要结果和结论,为了解中国生育水平变化和趋势,完善生育政策提供借鉴和依据。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生育数据和水平
  • 二 生育模式
  • 三 生育水平和数量的变化
  • 四 低生育水平的影响
  • 五 本书结构
  • 第二章 生育水平的争议
  • 一 不同来源数据
  • (一)公安部门数据
  • (二)计划生育系统数据
  • (三)统计局系统数据
  • (四)教育系统数据
  • 二 生育数量
  • (一)1982年人口普查数据漏报
  • (二)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漏报
  • (三)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漏报
  • (四)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漏报
  • 三 生育水平
  • (一)政策生育率
  • (二)生育水平
  • (三)生育水平的调整
  • (四)生育水平的争议
  • 四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育水平的间接估计
  • 一 引言
  • 二 间接估计方法
  • (一)变量-r方法
  • (二)P/F比值方法
  • (三)逆存活分析方法
  • (四)预测模拟方法
  • 三 数据
  • 四 结果
  • (一)变量-r方法
  • (二)利用P/F计算的总和生育率
  • (三)利用逆存活法估计的总和生育率
  • (四)预测模拟方法测算和总和生育率
  • 五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育水平的多指标分析
  • 一 引言
  • 二 研究方法
  • (一)时期生育指标
  • (二)调整的时期生育指标
  • (三)队列生育指标
  • 三 数据
  • 四 结果
  • (一)时期生育指标
  • (二)调整的时期生育指标
  • (三)队列生育指标
  • 五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育指标的区域差异
  • 一 引言
  • 二 生育政策
  • 三 政策生育率
  • 四 生育年龄
  • 五 总和生育率
  • 六 45~49岁女性曾生子女数
  • 七 队列孩次递进比
  • 八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一孩生育模式的拟合
  • 一 引言
  • 二 拟合方法
  • (一)现有模型
  • (二)本章模型
  • (三)拟合实现
  • 三 数据
  • 四 拟合结果
  • (一)拟合参数
  • (二)拟合得到的CDF数据
  • (三)拟合数据的图形
  • (四)平均生育年龄
  • (五)生育峰值年龄
  • 五 预测结果
  • (一)拟合参数
  • (二)预测得到的CDF数据
  • (三)预测数据的图形
  • 六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和生育率、生育模式和年龄的拟合和区间估计
  • 一 方法和数据
  • (一)拟合模型
  • (二)拟合实现
  • (三)数据
  • 二 拟合结果
  • (一)参数变化趋势
  • (二)总和生育率及区间
  • (三)年龄别生育率拟合
  • (四)平均生育年龄及区间
  • 三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孩次性别结构与再生育
  • 一 引言
  • 二 方法
  • (一)递进生育模型
  • (二)孩次性别递进生育模型
  • 三 数据
  • 四 结果
  • (一)全国数据
  • (二)城市、城镇、农村差异
  • (三)总和递进生育率
  • 五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生育意愿、男孩偏好与二孩生育
  • 一 引言
  • 二 文献综述
  • (一)意愿生育数量和生育行为
  • (二)男孩偏好与生育行为
  • 三 数据
  • 四 变量设置
  • (一)因变量
  • (二)自变量
  • (三)控制变量
  • 五 研究方法
  • (一)Kaplan-Meier生存分析
  • (二)Cox比例风险模型
  • 六 结果
  •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 (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
  • (三)Cox回归结果
  • 七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的估计
  • 一 引言
  • 二 方法
  • 三 数据
  • 四 结果
  • (一)出生性别比趋势
  • (二)人工流产
  • (三)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的数量和比例
  • (四)分孩次数量和比例
  • (五)分城乡数量和比例
  • (六)分省份数量和比例
  • (七)关于结果的讨论
  • 五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生育水平变化的分解
  • 一 引言
  • 二 方法
  • 三 数据
  • 四 结果
  • (一)全国总变化分解结果
  • (二)全国总变化分年龄分解结果
  • (三)分省分解结果
  • 五 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 (一)全国、城市、城镇和农村
  • (二)分省粗再生产率变化分解结果
  • 六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出生人口数量变化的分解
  • 一 引言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数据来源
  • 四 分解结果
  • (一)全国总变化趋势
  • (二)分省横截面分析
  • (三)分省纵贯分析
  • 五 本章小结
  • 第十三章 生育水平预测
  • 一 引言
  • 二 预测方法
  • 三 数据
  • 四 生育水平预测结果
  • 五 本章小结
  • 第十四章 生育水平与人口发展
  • 一 引言
  • 二 预测方法
  • 三 数据
  • (一)基年人口总量和年龄性别结构
  • (二)生育水平和模式
  • (三)死亡水平和模式
  • (四)出生性别比
  • 四 预测结果
  • (一)出生人口数量
  • (二)少儿人口数量
  • (三)劳动年龄人口数量
  • (四)人口总量
  • (五)老年人口比例
  • (六)20~45岁男女性别比
  • (七)总人口性别比
  • 五 本章小结
  • 第十五章 “四二一”家庭结构
  • 一 引言
  • 二 方法
  • (一)符号和定义
  • (二)三代共存存活概率分析
  • (三)三代共同存活年限分析
  • 三 数据
  • 四 结果
  • (一)存活概率
  • (二)存活年限
  • (三)城乡差异
  • (四)灵敏度分析
  • 五 本章小结
  • 第十六章 失独家庭
  • 一 引言
  • 二 失独父母的脆弱性
  • 三 失独风险估算方法
  • 四 数据
  • (一)生命表
  • (二)生育年龄
  • 五 计算结果
  • (一)丧子年龄模式
  • (二)累积丧子概率
  • (三)生育年龄对丧子指标的影响
  • (四)丧子指标城乡差异
  • (五)失独家庭区域差异
  • 六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