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617千字
字数
2021-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美国驻苏联大使亲历大国崩溃,描摹帝国黄昏的全景图像,一部记录与剖析世纪剧变的重磅启示录,回忆录与学术研究的非凡结合。
内容简介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方悄然降下,俄罗斯三色旗取而代之,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了。作为苏联蕞后几年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马特洛克站在第一现场带领我们回溯那动荡多变的年代。
地方不再与莫斯科亦步亦趋,民众开始反对原有的一切,各方力量也在或明或暗地相互撕扯;戈尔巴乔夫进退失据,叶利钦有仇必报,政变者各怀鬼胎……透过亲历者的叙述,切尔诺贝利、东欧剧变、八月政变、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都不再是教科书上定义模糊的名词或符号,而成为生动的事件和活生生的人物。
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层到平民、从国内到国外,马特洛克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大国欲坠的势头,铺展开一张角力的大网,并以清晰准确的语言描绘了苏联的蕞后岁月。蕞终,这个帝国被自己一手打造的力量尽数吞噬。它几度挣扎着浮出水面,求得那赖以生存的一丝氧气,但蕞终仍被脚上的镣铐拖入深渊。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上册
- 第一章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 第二章 帝国
- 是俄罗斯人还是苏联人?
- 俄罗斯帝国
- 帝国重新组成
- 同希特勒的交易
- 斯大林的遗产:虚假的民族国家
- 分而治之
- 保持约束……与抵触
- 形式上的民族主义,实质上的社会主义
- “被解决的民族问题”
- 第三章 火炬的传递
- 前领导人的幽灵
- 新的首脑
- 领导班子成员
- 一个有限的计划
- 开始政治改革
- 改革的开始
- 第四章 扩大改革空间:减轻外部压力
- 新人物
- 美国因素
- 确定议事日程
- 里根提出的方案
- 筹备日内瓦谈判
- 逐步找到共同语言
- 通向雷克雅未克的崎岖道路
- 间谍、外交官和人质
- 戈尔巴乔夫与克格勃
- 对话走向公开
- 预言家回家
- 第五章 致命的分歧
- 从“右”到“左”
- 同盟产生裂痕
- “右派”的迎头反击
- 在红场上亲吻小孩
- 苏共代表会议
- 迈向真正的选举
- 第六章 “人类的共同利益”
- 驯服军队
- 阶级斗争与历史的“垃圾箱”
- 一个平常的议程
- 朋友的面孔
- 一条新的“普遍原则”
- 第七章 边远地区的骚乱
- 阿拉木图:被误读的预兆
- 乌兹别克斯坦及其“腐败现象”
- 高加索的暴乱
- 波罗的海寻根
- 西部边陲共和国
- 切布里科夫的排外情结
- 第八章 华盛顿摸索前进
- 乔治·布什接任
- 东欧
- 苏联对外政策的再生
- 在自由门槛前的东欧
- 首脑会议的推迟
- 第九章 算数的一票
- 一个代议制政府?
- 1989年的选举运动
- 一种新型的国会
- 萌芽期的反对党
- 改革会取得成功吗?
- 第十章 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率先行动
- 民族主义者连连成功
- 帝国反击
- 格鲁吉亚创伤
- 中亚的暴力冲突
- 人民阵线积聚力量
- 民主还是独立
- 叶利钦、戈尔巴乔夫和克格勃
- 经济上的灾难
- 第十一章 关键的一年
- 什么样的联合?
- “卫星帝国”的崩溃
- 公开化受到责难
- 波罗的海沿岸三国抢先一步
- 官方观点
- 马耳他会晤
- 改革的议事日程
- 一位改革殉道夫
- 立陶宛共产党的分离行动
- 公开化取得成功
- 戈尔巴乔夫的战略
- 致命缺陷?
- 第十二章 骚动不安的冬季
- 阿塞拜疆流产的革命
- 帝国主义者的讲坛
- 党内改革派的组建
- 妥协与折中
- 垮台的谣言
- 共产党专政的终结
- “民主主义者”叛变
- 立陶宛毁了党
- 第十三章 非民选总统
- 改革派发难
- 避免直接选举
- 立陶宛人的挑战
- 寻求解决办法
- 加紧钳制
- 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选择独立
- 组建总统机构
- 经济改革的标准
- 第十四章 俄罗斯做出抉择
- 俄罗斯选举
- 具有独立主权的俄罗斯
- 俄罗斯共产党
- 波罗的海地区的僵局
- 德国——欧洲——统一
- 被排斥的苏联共产党
- 独立热潮
- 第十五章 窃取资产的诅咒
- 政府做事一团糟
- 俄罗斯分离主义的蔓延
- 从未到来的500天
- 与西方的共同利益
- 布什派出了一个代表团
- 幽灵般的双重权力
- 第十六章 戈尔巴乔夫向右转
- 戈尔巴乔夫受到围攻
- 重新定义联盟
- 谢瓦尔德纳泽敲响警钟
- 新的副总统
- 经济危机加深
- 毕恭毕敬
- 回避“外部煽动者”
- 上年度风云人物
- 下册
- 第十七章 预演
- 维尔纽斯流血事件
- 谁下的命令?
- 又一个愚蠢的任命
- 反对派的批评尖锐化
- 戈尔巴乔夫“曲折前进”
- 帕夫洛夫的烟雾
- 自作自受的全民公决
- 叶利钦的直接挑战
- 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
- 又一次徒劳的武力炫耀
- 第十八章 戈尔巴乔夫寻求妥协
- 经济:能糟到何等地步?
- 上升中的叶利钦
- “9+1”
- 保守派攻击戈尔巴乔夫
- 叶利钦,当选总统
- 第十九章 盲人的讹诈
- 乔治不再爱我了!
- 寻求支持
- 机会之窗?
- 对聋子的警告
- 官僚主义者再赢一轮
- 患难之时的精神同盟?
- 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
- 布什的莫斯科-基辅首脑会晤
- 一个更加松散的联盟
- 第二十章 失败的政变
- 浴室里的交易
- 阴谋集团成立
- 政务会接管
- 叶利钦采取行动
- 沉闷的反应
- 政变垮台
- 戈尔巴乔夫的双重磨难
- 他们为什么失败?
- 一个意外?
- 第二十一章 致命的打击
- 独立热
- 骚动中的共和国
- 苏联的转变
- 俄罗斯登上舞台中心
- 与西方的共同事业
- 一个独立国家的联盟?
- 第二十二章 帝国的解体
- 乌克兰做出了选择
- 狩猎小屋的会议
- 是“联合体”,不是国家
- 无益的抵抗
- 它合法吗?
- 独立的俄罗斯
- 最后一幕
- 第二十三章 对某些答案的思考
- 谁?什么时候?
- 历史中的个人因素
- 戈尔巴乔夫的遗产
- 叶利钦的功过
- 破坏者克留奇科夫
- 西方的作用
- 结束与开始
- 分析报告
- 第二十四章 尾声
- 俄罗斯的阵痛
- 波罗的海国家情况
- 乌克兰:新的东西方斗争
- 白俄罗斯:难道你想让我们走回头路?
- 摩尔多瓦:第五纵队与老大哥
- 格鲁吉亚:分裂的代价
-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民族仇恨的代价
- 中亚:实行改革的国家
- 中亚:专制国家
- 俄罗斯的少数民族
- 车臣:政治的巨大失误还是独裁的复活
- 一个新的俄罗斯帝国
- 致谢
- 名称与音译
- 大事记
- 人物简介
- 参考文献
- 索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新经典文化
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4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3096)。先后与马尔克斯、奈保尔、川端康成、东野圭吾、保罗·柯艾略等上千位全球一线作家建立起良好且稳固的合作关系,曾历时7年引进《百年孤独》,创造了中国版权引进史上的奇迹。引进《窗边的小豆豆》在2017年占据全国书市1%的份额,创造了图书年销量的世界奇迹。为国内2亿人次以上的读者带来了包括《解忧杂货店》《了不起的盖茨比》等多部大师代表作。这些作品常常以超越母语版本的业绩,深受作家、版权经济、业界同行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