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忠实的记叙了张作霖称雄东北三省的从辉煌到衰败的历史。

内容简介

公元1911年(辛亥),像蘊积运行太久的地火,辛亥革命的熊熊烈火,终于在神州大地上喷涌而出,一发而不可收拾。随着在中国历史上实行长达267年封建腐朽统治的清王明轰然塌圮,这并没有迎来真正的光明,代之而起的是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一时狼烟四起,军阀割据……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部 崛起
  • 第一章 张作霖出山
  • 1、“张老疙瘩”由来
  • 2、躲过劫难
  • 3、鸠占鹊巢
  • 4、改换门庭
  • 第二章 初露锋芒
  • 1、高明的“柔术”师
  • 2、无毒不丈夫
  • 3、扬武威全歼陶匪
  • 4、柔韧上爬的“青藤”
  • 5、用阴谋暗杀革命
  • 第三章 宦海沉浮大赢家
  • 1、同一代枭雄袁世凯比手腕
  • 2、口蜜腹剑翻云覆雨
  • 3、学刘备江山是哭出来的
  • 4、汤玉麟反戈
  • 第四章 纵横捭阖东北王
  • 1、抓着张勋复辟这条辫子
  • 2、趁乱出击黑龙江
  • 3、日本靠山和北京内讧
  • 4、迂回曲折取吉林
  • 第二部 鏖战
  • 第五章 北京争权
  • 1、阴谋的连环套
  • 2、请客容易送客难
  • 3、摩拳擦掌
  • 第六章 导火线吱吱响起
  • 1、小妾一句大白话点睛
  • 2、张作霖、张学良父子论兵
  • 3、张宗昌六国饭店演闹剧
  • 第七章 第一次直奉战争
  • 1、愁肠百结的张作霖
  • 2、奉军兵败如山倒
  • 3、东京下起瓢泼大雨
  • 第八章 危险的独立王国
  • 1、曹锟过上总统瘾
  • 2、关外传来霍霍磨刀声
  • 3、大觉胡同里的会晤
  • 第九章 第二次直奉战争
  • 1、北京南苑秘密协定
  • 2、吴佩孚四照堂点将
  • 3、以最慢的行军速度进入战阵
  • 4、山海关大战
  • 第十章 冯玉祥北京政变
  • 1、率部以最快的速度回京
  • 2、吴佩孚悲哀哀浮海而去
  • 3、驱逐曹锟、溥仪出宫
  • 第十一章 黄雀捕蝉有人在后
  • 1、张作霖、段祺瑞仗势欺人
  • 2、冯玉祥下野和再起
  • 3、孙中山抱病北上
  • 4、巨星殒落北京
  • 第三部 沉沦
  • 第十二章 月圆而晕
  • 1、结成一张反奉的网
  • 2、花子军夜袭富春楼
  • 3、江南大血战
  • 第十三章 郭松龄兵变
  • 1、试探少帅张学良
  • 2、滦县轚鼓动地来
  • 3、郭军连山大捷
  • 4、日本人面前的郭松龄、张作霖
  • 5、决战前夜
  • 6、巨流河决战
  • 第十四章 奉军再次杀入关
  • 1、巧嘴说客
  • 2、张作霖志得意满
  • 3、杀害邵飘萍、李大钊
  • 第十五章 反革命大同盟
  • 1、孙传芳密赴天津
  • 2、张大帅坚决反赤
  • 3、摧枯拉朽的第二次北伐
  • 第十六章 历史关头的抉择
  • 1、日本内阁的对策
  • 2、最后的谈判
  • 3、杀机暗布皇姑屯
  • 第四部 涅槃
  • 第十七章 凄惨惨告别北京
  • 1、最后的晚宴
  • 2、日本大使和美联社记者
  • 3、一去不返的行程
  • 第十八章 死亡的陷阱
  • 1、张作霖最后的时刻
  • 2、贼喊捉贼的关东军
  • 3、大帅府主心骨于凤至
  • 第十九章 东北易帜
  • 1、张学良潜离北京
  • 2、红颜知己赵一荻
  • 3、理顺乱麻一团
  • 4、计杀杨宇霆、常荫槐
  • 5、大幕沉沉落垂
  • 尾声
  • 主要参照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作华文

作家出版社是中国作家协会所属国家级大型文学出版社,现设有八个图书编辑室和《作家文摘》报社。自1953年建社以来,广泛团结中外作家,致力于荟萃当代文学佳作,扶植文坛新人,促进海内外文学交流,出版了大量的优秀文学图书,其中有部分作品先后被介绍到海外,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为了加强海内外的文学交流,与国际出版业接轨,作家出版社曾推出不少引进版图书,深受广大作家和读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