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5千字
字数
2018-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新著探讨身处权力阶层领导干部的职务风险预防。
内容简介
本书紧贴社会热点,立足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大趋势,十八大以来,以反腐倡廉为重心的治理职务性违纪违法活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持续开展。这于党和国家来言是件幸事,当然也顺应了民心,但对于身处权力阶层的领导干部而言,则意味着所面临的职务性风险比先前任何时候都更加现实、更加严峻。今人忧虑的是,面对“为官高风险”的现实,对应的却是不少领导干部“旁观者心态”突出、主动防范意识严重滞后的格局。因此,如何把积极推进自己所领导的单位和部门的职务风险预防,与努力减少自身的职务风险隐患紧密相结合,就成为从政为官者zui为紧要的一体两面的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为官高风险 防范讲方略
- 第一章如何认清反腐败新态势
- 一、中央对反腐败形势如何判断
- (一)腐败和反腐败力量对比变化
- (二)哪些数据可以支撑这一判断
- (三)反腐败斗争在新时代将怎样继续
- 二、腐败治理为何能取得显著成效
- (一)反腐败成功应具备的必要条件
- (二)中国有效治理腐败的成功经验
- 三、反腐败新体制带来哪些新变化
- (一)扩大了监察范围
- (二)整合了监督力量
- (三)丰富了调查措施
- 四、《刑法》修正是否导致腐败成本更低
- (一)贪污贿赂罪修正的主要内容
- (二)《刑法》修正后腐败成本更低了吗
- 五、哪些反腐败政策、规定需要掌握
- (一)“三类人”
- (二)六项纪律
- (三)“七个有之”
- (四)八项规定
- 六、哪些行为容易触碰法纪红线
- (一)谨防节日腐败
- (二)谨防多发性违纪违法行为
- 七、适用法纪存在哪些宽严规定
- (一)从宽处理的规定
- (二)从严处理的规定
- 八、腐败分子能否坐享腐败收益
- (一)退休离职并不意味着能“平安着陆”
- (二)逃往海外不再是“避罪天堂”
- 第二章职务犯罪风险缘何而生
- 一、不良心理何以滋生风险
- (一)贪婪心理
- (二)失衡心理
- (三)侥幸心理
- 二、错误辩解何以滋生风险
- (一)合理补偿心理
- (二)人之常情心理
- (三)“为公无过”心理
- (四)法不责众心理
- 三、权力集中何以滋生风险
- (一)过于集中的权力体制,蕴含着权力滥用的风险
- (二)监督乏力,增大了领导干部滥用权力的现实危险
- 四、权力任性何以滋生风险
- 五、漠视法纪何以滋生风险
- (一)不懂法纪以致风险
- (二)不敬法纪以致风险
- (三)不依法纪以致风险
- 六、为官不为何以滋生风险
- 七、沉迷爱好何以滋生风险
- 八、官商勾搭何以滋生风险
- 九、放纵身边人何以滋生风险
- 十、圈子文化何以滋生风险
- 第三章风险防控如何从自身做起
- 一、立足职责要求,把自己摆进去
- 二、强化宗旨意识,防止违规心态
- (一)强化“权为民所用”的宗旨意识
- (二)防止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公权可私用”的违规心态
- 三、养成法治思维,厘清认识误区
- (一)厘清认识误区
- (二)怎样养成法治思维
- (三)如何克服特权思想
- 四、增强政治定力,避免被“围猎”
- (一)要正视“围猎”现象
- (二)如何防止被“围猎”
- (三)如何管好身边人
- 五、自觉接受监督,切实防微杜渐
- (一)监督是爱护
- (二)监督是保护
- (三)监督促进步
- (四)接受监督是义务
- 六、正确把握政策,回头仍然有岸
- (一)相信组织,依靠组织
- (二)涉嫌犯罪,争取从宽
- (三)主动归案,回头有岸
- 第四章风险防控如何从本单位做起
- 一、强化预防思维,推动风险防范
- (一)提升认识,增强预防紧迫性
- (二)端正政绩观,强化预防行动力
- 二、践行主体责任,贯彻“修路原则”
- (一)落实主体责任,重在抓制度建设
- (二)推进制度建设,必须讲究原则
- 三、强化制度执行,营造“零容忍”氛围
- (一)制度执行,重在防止“破窗效应”
- (二)敬畏法纪,重在氛围营造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