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国家信访局出版的《新时期信访活动规律研究》归纳总结信访工作问题及对策。

内容简介

《新时期信访活动规律研究》是国家信访局“信访理论研究丛书”中的一个分册,该丛书由国家信访局组织编写,旨在总结我国信访工作和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规范信访活动、发挥信访作用的新机制和对策。本丛书包括:1.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2.信访法治建设的理论探索;3.新时期信访活动规律研究与基层实践;4.国外处理公民申诉制度法律法规汇编(上、下)。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人民建议征集机制的思考与建议
  • 一、人民建议权与实现路径
  • (一)人民建议权是宪法赋予的民主权利
  • (二)人民建议征集是实现民主权利的制度载体
  • (三)人民建议权是尊重人民主体性的体现
  • (四)人民建议征集是信访功能的主要体现
  • 二、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现状分析与思考
  • (一)人民建议征集制度的普遍兴起
  • (二)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基本做法
  • (三)人民建议征集制度的上海探索
  • (四)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特点分析
  • (五)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难点思考
  • 三、创新人民建议征集制度的建议
  • (一)人民建议征集制度构建的基本框架
  • (二)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机制的创新与发展
  • (三)人民建议征集立法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县域信访工作理论研究
  • 一、当前县域信访工作的现状特点
  • (一)总量居高不下,结构分布出现新变化
  • (二)部分县域上访出现组织化、规模化苗头
  • (三)重大群体性信访事件时有发生
  • (四)历史遗留问题长期难化解,老难信访问题突出
  • (五)反映问题日趋多元,突出问题仍然集中
  • (六)涉法涉诉问题仍然是一大难题
  • (七)缠闹访、无理访、恶意访等情况依然存在
  • 二、当前县域信访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一)诉访分离未得到严格落实
  • (二)“三跨三分离”协调化解难度大
  • (三)人员编制紧张,专业人员匮乏
  • (四)信访投入不足,业务培训滞后
  • (五)信访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仍需完善
  • 三、县域信访工作问题成因分析
  • (一)信访仍然是基层公众表达诉求的主渠道之一
  • (二)逐级走访规定的落实使县域信访压力增大
  • (三)基层信访工作程序的规范性有待加强
  • (四)新的矛盾领域不断出现,法规相对滞后
  • 四、国外信访制度现状与借鉴
  • (一)国外信访制度现状与借鉴
  • (二)我国信访制度与国外公民申诉制度的比较
  • (三)国外民众权利诉求机制对我国县域信访工作的启示
  • 五、国内县域信访工作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梳理
  • (一)信访工作的发展特点
  • (二)县域信访工作的相关理论发展
  • (三)理论研究的启示与相关经验建议
  • 六、加强和改进县域信访工作的建议
  • (一)用群众工作方法统领县域信访工作
  • (二)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法规制度,落实主体责任
  • (三)进一步规范信访秩序,坚持依法治访
  • (四)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
  • (五)全面推进“阳光信访”,用信息化促规范化
  • (六)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
  • (七)进一步完善考评体系,健全督查制度
  • 参考文献
  • 县域信访工作调查报告
  • 引言
  • (一)“及时就地”的解决原则
  • (二)多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
  • (三)重大信访事项的应对
  • (四)信访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
  • (五)县域信访的制度困境
  • 一、县域信访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社会转型与“剩余事项”的出现
  • (二)信访机构的多重职能及其制度困境
  • (三)以制度化改革走出信访工作的制度困境
  • 二、县域信访概况
  • (一)县域信访工作的一般流程
  • (二)县域信访工作的基本思路
  • (三)县域信访工作的效果及新近趋势
  • (四)信访体制改革大背景下的县域信访工作转型
  • 三、“及时就地”的解决原则
  • (一)“及时就地”解决信访问题的具体措施
  • (二)“及时就地”解决信访问题的积极意义
  • (三)“及时就地”解决信访事项存在的问题
  • (四)“及时就地”解决信访事项面临的困境
  • 四、多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
  • (一)多部门协调的现有机制
  • (二)多部门协调的问题及困境
  • 五、重大信访事项的应对
  • (一)重大信访事项的类型
  • (二)重大信访事项的应对机制
  • (三)应对重大信访事项的积极意义
  • (四)重大信访事项的逻辑困境
  • 六、信访工作人员的困难
  • (一)工作要求高
  • (二)工作辛苦
  • (三)待遇一般
  • (四)压力较大
  • 七、县域信访的制度困境
  • (一)受案阶段
  • (二)办理过程
  • (三)案结事了
  • 八、县域信访问题的对策建议
  • (一)强调“合理合法”原则下的“及时就地”解决信访问题,并对特殊情况下难以“及时就地”解决的信访事项进行区分
  • (二)明确信访部门与其他各部门的关系,为多部门协调提供解决信访问题必要的制度支撑
  • (三)建立健全重大信访事项的分类处置机制,控制“特事特办”的制度化
  • (四)推进信访部门人事制度改革,打造专业化的工作队伍,落实和改善信访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
  • (五)要重新明确信访的制度定位,落实诉访分离和信访终结制度,努力维护信访秩序,优化信访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考核制度
  • 参考文献
  •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信访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矛盾分析
  •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及其基本特征
  •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矛盾出现的重点领域
  • (三)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矛盾的主要特点
  • (四)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矛盾诱发的机理
  •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信访活动的规律与特点
  •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信访活动的规律
  •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信访活动特点
  • 参考文献
  • 依法规范处理环境信访事项机制研究
  • 一、环境信访制度概述
  • (一)信访的内涵及问题
  • (二)有关信访的政策与法规
  • (三)环境信访概述
  • (四)环境信访制度的改革方向
  • 二、环境“诉访分离”制度研究
  • (一)环境信访的类型化分析
  • (二)环境信访事项的提出
  • (三)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的必要性与基本路径
  • (四)环境“诉访分离”的法治化
  • (五)环境信访法定程序及环境信访答复的不可诉性
  • (六)环境信访机构的立案建议权
  • 三、环境信访的法治化及完善建议
  • (一)环境信访的立法完善
  • (二)推行环境信访法定途径导入制度
  • (三)构建环境信访的协调与联动联办机制
  • (四)依法规范环境信访的源头预防与纠纷化解机制
  • (五)应重视处理社会生活类环境信访问题
  • (六)依法完善环境信访的“三级终结”制度,构建环境信访终结机制
  • (七)建立律师参与接待与化解环境信访案件制度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