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工业控制系统测试评价技术全面解析

内容简介

本书以工业控制系统(ICS)的测试与评价为主线,在论述ICS的概念与内涵及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了ICS测试与评价的技术框架,然后从ICS的硬件测评方法、软件测评方法、网络协议测评方法、安全测评方法与工程实战等多个角度论述了ICS测试与评价技术。

目录

  • 封面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内容提要
  • 丛书序言
  • 《工业控制系统测试与评价技术》编委会
  • 前言
  • 第1章 工业控制系统概述
  • 1.1 工业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 1.2 工业控制系统的典型架构
  • 1.3 工业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
  • 1.4 工业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
  • 1.4.1 系统功能交互涌现
  • 1.4.2 内外状态深度感知
  • 1.4.3 网络实时适时控制
  • 1.5 工业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 1.5.1 应用现状
  • 1.5.2 发展趋势
  • 1.6 工业控制系统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 1.6.1 轨道交通系统事故案例
  • 1.6.2 工业控制系统事故案例
  • 1.6.3 电力系统事故案例
  • 1.7 工业控制系统的测试与评价
  • 1.7.1 工业控制系统测试、评价的意义与必要性
  • 1.7.2 工业控制系统测评的对策建议
  • 1.8 参考文献
  • 第2章 工业控制系统测评基础理论与方法
  • 2.1 工业控制系统测评概述
  • 2.1.1 工业控制系统测评国内外现状
  • 2.1.2 工业控制系统测评与工业控制产品生命周期的关系
  • 2.1.3 工业控制系统测评的目的和意义
  • 2.2 测评标准及其组织介绍
  • 2.2.1 相关国际标准介绍
  • 2.2.2 相关国内标准介绍
  • 2.3 工业控制系统测评体系
  • 2.3.1 质量及其模型
  • 2.3.2 三维测评体系
  • 2.4 工业控制系统测评方法
  • 2.4.1 故障与事故机理分析
  • 2.4.2 测评方法分类
  • 2.5 工业控制系统测评过程与管理
  • 2.5.1 测试与评价的过程模型
  • 2.5.2 测试与评价的组织与人员
  • 2.5.3 测试与评价的风险分析
  • 2.5.4 测试与评价的成本控制
  • 2.6 参考文献
  • 第3章 工业控制系统测评实验室及测评工具介绍
  • 3.1 美国六大国家实验室
  • 3.1.1 爱达荷国家实验室
  • 3.1.2 桑迪亚国家实验室
  • 3.1.3 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
  • 3.1.4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 3.1.5 阿贡国家实验室
  • 3.1.6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 3.2 欧洲和亚洲的测评实验室
  • 3.2.1 欧洲网络安全中心
  • 3.2.2 日本控制系统安全中心
  • 3.2.3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可靠测评实验室
  • 3.3 参考文献
  • 第4章 工业控制系统软件测评方法
  • 4.1 SCADA系统软件测评
  • 4.1.1 SCADA系统软件概述
  • 4.1.2 测评方法及内容
  • 4.2 DCS测评
  • 4.2.1 DCS系统软件概述
  • 4.2.2 DCS测试的意义
  • 4.2.3 国内DCS系统测试标准
  • 4.2.4 国内DCS系统测试应用开展情况
  • 4.2.5 DCS测试内容
  • 4.3 PLC测评
  • 4.3.1 PLC系统软件概述
  • 4.3.2 测试方法及分类
  • 4.3.3 测试内容
  • 4.3.4 PLC控制系统测试方案
  • 4.4 参考文献
  • 第5章 工业控制系统硬件测评方法
  • 5.1 硬件可靠性测评方法
  • 5.1.1 硬件可靠性测评目标
  • 5.1.2 基于试验数据的可靠性测评
  • 5.1.3 基于相似产品数据的可靠性测评
  • 5.1.4 基于专家评分的可靠性测评
  • 5.1.5 基于应力分析的可靠性测评
  • 5.2 硬件维修性测评方法
  • 5.2.1 硬件维修性测评目标
  • 5.2.2 基于试验数据的维修性测评
  • 5.2.3 基于模型推断的维修性测评
  • 5.2.4 基于单元对比的维修性测评
  • 5.2.5 基于时间累积的维修性测评
  • 5.3 硬件电磁兼容性测评方法
  • 5.3.1 EMI测评
  • 5.3.2 EMS测评
  • 5.4 硬件安全性测评方法
  • 5.4.1 分析类测评方法
  • 5.4.2 检查类测评方法
  • 5.4.3 演示类测评方法
  • 5.4.4 试验类测评方法
  • 5.5 硬件耐久性(寿命)测评方法
  • 5.5.1 硬件耐久性测评目标
  • 5.5.2 基于模型计算的耐久性测评
  • 5.5.3 基于试验数据的耐久性测评
  • 5.5.4 基于现场信息的耐久性测评
  • 5.5.5 基于工程分析的耐久性测评
  • 5.6 硬件测试性测评方法
  • 5.6.1 硬件测试性测评目标
  • 5.6.2 基于试验数据的测试性测评
  • 5.7 基于现场数据的硬件测评
  • 5.7.1 故障数据统计
  • 5.7.2 分析方法
  • 5.8 参考文献
  • 第6章 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协议测评方法
  • 6.1 典型通信协议测评概述
  • 6.1.1 IEC 60870-5-104协议
  • 6.1.2 Modbus协议
  • 6.1.3 Ethernet/IP协议
  • 6.1.4 DNP3.0协议
  • 6.1.5 OPC协议
  • 6.2 协议一致性测评方法
  • 6.2.1 协议一致性测试的基本概念
  • 6.2.2 协议一致性测试原理
  • 6.2.3 协议一致性测试标准
  • 6.2.4 协议一致性测试流程
  • 6.2.5 协议一致性测试体系架构
  • 6.2.6 协议一致性测试的具体方式
  • 6.2.7 基于TTCN-3标准测试语言的协议一致性测试技术
  • 6.2.8 协议一致性测试内容
  • 6.3 协议互操作性测评方法
  • 6.3.1 协议互操作性测试的基本概念
  • 6.3.2 协议互操作性测试方法
  • 6.3.3 协议互操作性测试流程
  • 6.3.4 协议互操作性测试内容
  • 6.4 协议性能测评方法
  • 6.4.1 性能测试常用指标
  • 6.4.2 性能测试结构
  • 6.4.3 性能测试流程
  • 6.5 协议模糊测评方法
  • 6.5.1 协议模糊测试的基本概念
  • 6.5.2 协议模糊测试方法
  • 6.5.3 协议模糊测试流程
  • 6.6 参考文献
  • 第7章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测评方法
  • 7.1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概述
  • 7.1.1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的定义
  • 7.1.2 工业控制系统脆弱性
  • 7.1.3 工业控制系统威胁与风险分析
  • 7.2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 7.2.1 系统识别
  • 7.2.2 区域与管道定义
  • 7.2.3 信息安全等级(SL)
  • 7.2.4 风险评估过程
  • 7.2.5 风险评估方法
  • 7.3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
  • 7.3.1 物理与环境管理
  • 7.3.2 通信与操作管理
  • 7.3.3 访问控制
  • 7.3.4 业务连续性管理
  • 7.3.5 符合性
  • 7.4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测评工具
  • 7.4.1 Wurldtech Achilles
  • 7.4.2 Codenomicon Defensics
  • 7.5 参考文献
  • 第8章 工业控制系统测评工程实战分析
  • 8.1 国产化SCADA系统研发项目的测评
  • 8.1.1 项目背景
  • 8.1.2 需求分析
  • 8.1.3 测试准备
  • 8.1.4 测试过程
  • 8.1.5 结果分析
  • 8.2 列车控制系统的软件测试
  • 8.2.1 项目背景
  • 8.2.2 需求分析
  • 8.2.3 测试准备
  • 8.2.4 测试过程
  • 8.2.5 结果分析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