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文化自觉和创作自觉的作品才能成功。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葛浩文、罗慕士、翟里斯、闵福德等共21位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英译中国文学的汉学家的生平、翻译作品的总体情况和翻译策略特别是翻译互动的研究,得出了翻译活动给中国文学走出去带来的启示:中国文化走出去,首先要推出那些有文化自觉和创作自觉的优秀的民族文学作品。

正是葛浩文等一批汉学家兼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的“信”很大程度上成就了有文化自信和创作自觉的莫言等中国作家,使他们的作品成功地走向英语世界乃至西方世界。由此得出另一重要启示:从翻译到创作再到批评都应多几分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都应该有起码的文化担当和家国情怀。这也是本著作研究、关注这些英语汉学家的初衷。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书撰写人员及分工
  • 他乡的归化与异化
  • 问题的提出
  • 得到的启示
  • 注意的问题
  • 得出的结论
  • [英 国]
  •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华夏文章
  • 毕生辛勤传汉典,半世浮沉梦红楼——霍克思的译介历程
  • 聊斋长住移易客,红楼高卧释梦人——闵福德的译介历程
  • 译介情钟在乡土,此生所恋是神州
  • 今古文学我为路,中西文化译作桥——白亚仁的译介历程
  • 新译难求如洛纸,汉学参宿添新星
  • 文学翻译添薪火,英伦汉学焕诗情——蓝诗玲的译介历程
  • 中国文学谁解密,谍战小说我为先——米欧敏的译介历程
  • [美 国]
  • 一片冰心唯舍予,卅载汉学多树人
  • 昔人已乘黄鹤去,空余暗香一瓶梅——芮效卫的译介历程[1]
  • 廿载耕耘三国志,十年辛勤道德经——罗慕士的译介历程
  • 浪子回头成正果,三千弱水唯好文
  • 黄卷青灯习旧典,国文西译传新章
  • 天外孤云应知我,寒山深处觅赤松[1]——赤松的译介历程
  • 欲觅津梁先译介,甫开汉学专从文——金介甫的译介历程
  • 民族文学情缘系,卅载登攀穆且实——徐穆实的译介历程
  • 华文小说倾城恋,中学西译半生缘——金凯筠的译介历程
  • 奏汉学研究之曲,谱东学西渐之歌——安德鲁·琼斯的译介历程
  • 大鹏展翅巡三晋,万里扶摇会连科——罗鹏的译介历程
  • 中西文化无渊壑,国学外传有睿文——白睿文的译介历程
  • [澳大利亚]
  • 且行且歌且低吟,异乡国学有牧神——杜博妮的译介历程
  • 参考文献
  • 附录:朱振武谈莫言与葛浩文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自1986年11月成立之日起,就秉承母体华东理工大学格物穷理、励志勤学的学术传统和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着力把自己铸造成为优秀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