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集权与分权并存,央地关系析解,全面解读中国特殊国情下的治理模式。

内容简介

当中国推翻帝制,走向共和时代之后,发现在处理央地关系时,仍要解决集权与分权的一对矛盾。央地关系包括政府间行政关系和政府间财政关系,前者以人事权为主,后者包括政府间事权、财权和转移支付三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须给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权才能激发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但是分权过度又会导致地方政府间过度竞争、妨碍统一大市场形成、中央政府权威削弱等一系列问题。因而集权与分权各有利弊,其利弊分析引发了学界的大量研究。

本书接续明末思想家顾炎武《郡县论》的思考,试图用现代社会科学理论,穿透历史的迷雾,回答如下三个重要问题:第一,在中国特殊国情下,央地关系构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第二,自改革开放以来,央地关系的演变逻辑是什么?第三,为什么说央地关系“寓分权于集权”是实现中国长治久安的合理设计?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导论:郡县治,天下安
  • 一、千年难题:集权还是分权?
  • 二、本书的研究逻辑
  • 第二章 郡县制下央地关系治理的千年矛盾:事上与安下
  • 一、郡县制:回避不了的历史传统
  • 二、郡县制下官员的行为观察
  • 三、郡县制传统对央地关系的影响
  • 四、郡县制后集权与分权的循环
  • 五、总结
  • 第三章 国家能力视角下的央地关系理论:活力与秩序的平衡
  • 一、秩序目标与郡县制的形成逻辑
  • 二、政府间分权内容
  • 三、国家能力理论及对政府间关系的影响
  • 四、秩序目标下的分权命题
  • 五、活力目标下的分权命题
  • 六、总结
  • 第四章 1980—1993年的分灶吃饭:活力激发下的失序
  • 一、计划经济时代的央地关系
  • 二、改革前的财政压力与改革目标
  • 三、分灶吃饭体制变迁的过程
  • 四、分灶吃饭体制的积极影响:地方活力激发
  • 五、分灶吃饭体制的消极影响:央地失衡、竞争失序
  • 六、总结
  • 第五章 1994年后的分税制:活力与秩序的相对统一
  • 一、分税制改革的主要意图
  • 二、1994年分税制的改革内容
  • 三、分税制后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
  • 四、分税制后政府间行政关系改革
  • 五、分税制改革的历史意义:活力与秩序的相对统一
  • 六、总结
  • 附录 1997—2012年中国税收高速增长之谜的解释
  • 第六章 中国经济增长之谜解释之一:财政激励制
  • 一、分税制为什么会推动经济增长:张五常之问
  • 二、各级政府税收分成测算:蛋糕怎么分
  • 三、分税制的契约性质:税收弹性分成
  • 四、分税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五、总结
  • 第七章 中国经济增长之谜解释之二:目标动员制
  • 一、目标动员的层次:战略、规划与计划
  • 二、政府目标动员的规律
  • 三、干部考核制度对目标实现的保障作用
  • 四、目标动员制:中国经济增长之谜的第二种解释
  • 五、关于官员晋升锦标赛假说的迷思
  • 六、总结
  • 附录 河南省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工作办法
  • 第八章 国家组织动员能力与中国特色转移支付:人财齐用
  • 一、一般性转移支付:平衡中的激励
  • 二、专项转移支付:偏好错位下的积极均衡策略
  • 三、以人为主的中国特色转移支付:干部派遣
  • 四、转移支付在缩小地区差距中的作用
  • 五、总结
  • 附录 干部派遣的实践例证:干部援藏
  • 第九章 分税制的消极影响:为政杂利杂害
  • 一、跛脚的分税制改革
  • 二、地方政府职能行使与分税制角色
  • 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分税制角色
  • 四、总结
  • 第十章 顾炎武方案与政府间行政关系改革:寓分权于集权
  • 一、顾炎武对央地关系构建的思考
  • 二、央地关系改革的原则
  • 三、政府间行政关系改革思路
  • 四、“寓分权于集权”框架下的政府权力约束
  • 五、总结
  • 附录 顾炎武所著的《郡县论》
  • 第十一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有效激励
  • 一、政府间事权分配改革
  • 二、政府间税收分配改革
  • 三、政府间转移支付改革
  • 四、总结
  • 第十二章 地方税系建设方案:受益性原则
  • 一、地方税建设的方向
  • 二、税种性质与对应政府层级分析
  • 三、县级政府主体税:零售税或增值税分成
  • 四、省级政府主体税种:个人所得税
  • 五、各级政府分税设计
  • 六、总结
  • 第十三章 结论:发挥两个积极性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难得的佳作

    前半部分分析不错,后半部分政策建议有些理想化,现实可操作性欠佳。最好和《置身事内》《以利为利》一起阅读。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