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通俗经济学鼻祖罗伯特·弗兰克经典力作。

内容简介

从“牛奶盒为什么是方形”到“酒吧免费花生米策略”,本书用150个生活案例拆解微观经济学原理,被梁小民誉为“让经济学走下神坛的革命之作”。

新版新增直播打赏、盲盒经济等案例,例如用“边际效用递减”解释为何粉丝愿意为偶像重复付费。在知识付费与短视频盛行的时代,书中“信息不对称”“心理账户”等理论,助读者在投资、职场、消费中做出更优决策。若你曾被经济学公式劝退,本书将带你从超市货架开启一场妙趣横生的思维冒险。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达尔文带来的经济学启示
  • 01 迷恋往昔:现代经济为什么会增速放缓、遭遇危机
  • 对片面的解释保持警惕
  • 市场也会失灵
  • 没有约束的自由不是自由
  • 棘手的间接伤害
  • 只有抛弃错误认知才能解决问题
  • 02 达尔文之楔:竞争无法弥合个体与群体的利益分歧
  • “看不见的手”是一个非凡洞见
  • 竞争的缺陷
  • 成为更好的,而不是最好的
  • 幸福感大部分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
  • 传统经济学没有考虑情境因素
  • 03 尚未被利用的机会:市场失灵传统解释的缺陷
  • 如何验证经济理论的正确性
  • 对“看不见的手”的质疑
  • 更高的收入意味着更高的消费能力
  • 04 干预是为了更好的竞争:你无法通过不吃饭饿死身体里的寄生虫
  • 如何避免公共决策中的浪费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服务与产品
  • 个人造成的浪费远超群体
  • 收入差距与支出瀑布
  • 如何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 05 控制“地位消费”:得不偿失的军备竞赛
  • 无人获益的军备竞赛
  • 经济领域的“军备竞赛”
  • 人们的价值判断会受到情境的影响
  • 如何让管制发挥有利的作用
  • 累进消费税:限制个人浪费的重要途径
  • 我们为什么必须纳税
  • 06 深度理解竞争:完全竞争中的加害者与受害者
  • 科斯的成功之处
  • 协商路上的绊脚石
  • 成本-收益分析是不道德的吗
  • 我们应该捍卫何种权利
  • 07 效率至上:金钱在调节利益冲突者之间关系中的作用
  • 收入差异对成本-收益分析的影响
  • 自由主义者对成本-收益分析的敌视
  • 为何收入转移往往是实行高效率政策所必需的
  • 通过政策进行收入转移有助于推行高效率的政策
  • 采用高效率政策面临的阻碍
  • 08 “这就是你们的钱”:人们的收入并不只是付出努力的结果
  • 所有权的神话
  • 要用税收体系为社会工程买单
  • 高效率地供应公共产品
  • 累进税率
  • 高排名值多少钱
  • 工作场所之外的社会比较
  • 高社会排名给他人施加的成本
  • 机会在召唤
  • 09 成功与运气:成功对于运气的依赖比多数人想象的要大
  • 成功与美德
  • 与运动有关的幸运
  • 具备勤勉天赋和能力本身已是一种极佳的运气
  • 赢家通吃市场是如何将小的差异放大的
  • 信念至关重要
  • 10 伟大的权衡:为何降低高收入者的税率会抑制经济增长
  • 所得税与涓滴理论
  • 为何降低高收入者的税率通常会抑制经济增长
  • 公地悲剧
  • 愚蠢的口号竞争
  • 11 对自由竞争的规制:对有害行为征税
  • 庇古税
  • 消除污染并不是最优的结果
  • 征税的目标
  • 气候变化与二氧化碳税
  • 拥堵费
  • 按照汽车重量征税
  • 烟草税
  • 酒精税
  • 对造成非直接伤害的行为征税
  • 自行车与摩托车头盔法规
  • 对有害行为征税是一种滑坡谬误吗
  • 12 重新思考自由主义者的反对主张
  • 科斯带来的启示
  • 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是最大自主权的前提
  • 妥协的真正原因
  • 约翰·高尔特会同意强制储蓄计划吗
  • 安全法则
  • 什么是权利
  • 我们需要新一代的自由主义者
  • 后记
  • 译者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这本有点颠覆前作

    前三部探讨职场奥秘时,多聚焦能力与回报的关联。然作者在第四部中却对自己之前的论点,泼了盆冷水:比尔・盖茨若晚生十年,没有恰逢个人电脑革命,他还会成为首富吗?书中列举关键巧合:盖茨的高中恰有电脑俱乐部;基尔代尔拒绝与 IBM 合作;西雅图电脑公司低价出售 DOS 系统 —— 任何一环缺失,微软神话都可能改写。作者用巴菲特案例补上致命一击。复制股神需要精确 “配方”:1940 年代的美国环境、格雷厄姆的教导、芒格的合作,甚至某种基因彩票赋予的耐心。当企业 CEO 薪资飙升至工人 500 倍(1980 年代仅 42 倍),表面是 “赢家通吃” 市场的必然,实则是竞争将微小的初始优势放大为鸿沟 —— 成功对运气的依赖远超想象。这种分析超越了前三部的静态模型。当运气变量被纳入,经济学不再是冷冰冰的公式,而成为理解命运偶然性的哲学工具。作者在前三部中解释产品设计时,聚焦供求关系的直接作用(如圆可乐瓶便于手持,方牛奶盒节省冰柜空间)。第四部则揭露更隐蔽的枷锁:情境的支配性力量。书中展示美国高管薪资爆炸的传导链:科技企业 CEO 因股权激励暴富投行高管要求对标薪资律所合伙人提高收费最终由普通消费者买单。传统经济学假定 “高薪反映高生产力”,作者却戳穿泡沫:薪资水平常由社交圈层的攀比设定,与真实价值脱钩。书中最具有讽刺意味的部分在于政策领域的误谬。主张减税的经济学家声称 “富人会创造就业”,但数据显示:美国 1950-1970 年最高税率达 70% 时,人均 GDP 增速 3%;1980 年税率降至 28% 后,增速反跌至 1.5%。作者的结论是:个体在情境中的选择,往往与群体福祉背道而驰 —— 唯有税收等干预手段能破解困境。《牛奶可乐经济学 4》的独特之处,恰在于它与前三部的 “断裂”。当我们读者习惯了作者用供求关系解释咖啡杯的造型或折扣券的陷阱,作者突然将镜头拉远 —— 从生物进化史看经济竞争,从宇宙偶然性看财富分配。书中 83 个案例如同 83 块棱镜,折射出传统经济学的盲区:对个体最优的选择可能毁灭集体,竞争越充分反而越可能引发集体困境。结尾处,作者留下一个隐喻:钢琴家在深夜弹奏肖邦,邻居饱受折磨却无法禁止。法律保护弹琴权利,但若所有居民深夜弹琴,社区将陷入噪音地狱。个体自由与公共福祉的永恒张力,在此刻轰然作响 —— 这不只是经济学的课题,更是人类文明的宿命命题。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湛庐文化

    “湛庐”之名取自相传是春秋时铸剑大师欧冶子“十年磨一剑” 所铸造的,享有“天下第一剑”之誉的湛庐剑。 北京湛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专业出版商,专业从事经济管理类、心理学类图书的策划和出版。湛庐倡导“独立”“理性”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实现独立思考、理性分辨,让读者运用自己的理智,用理性之光照亮蒙昧的心智。我们倡导“精进”“深入”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降低阅读成本,提升阅读价值,让"无价"的内容能转化成出版相关者应获得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