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0千字
字数
2023-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讨金融能力与资产建设在反贫困中的实践模式。
内容简介
本书的特点是研究与实践、国际视角和本土经验的有机融合,一方面本书对于国际上有关金融能力与资产建设的基本研究脉络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另一方面,也结合反贫困社会工作的本土情境,呈现金融能力和资产建设在不同人群和领域的反贫困实践模式。
本书编者是资产建设领域比较有经验及代表性的研究者和实践推动者,能够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以及本土文化情境,较为深入、系统地展现其理论视角以及本土实践中的应用和反思。本书的读者对象包括高校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研究者与教育者,反贫困相关的政府部门从业者以及社会工作实务工作者。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 容 提 要
- 编委会名单
- 丛 书 总 序
- 主 编 序
- 前 言
- 上 编
- 第一章 资产建设及其决定因素
- 第一节 资产建设决定因素的理论
- 第二节 资产建设决定因素的概念框架
- 第三节 公共政策如何形塑储蓄和资产的相关制度变量
- 第四节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第二章 构建金融能力的基础
- 第一节 金融能力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第一个基础:金融素养
- 第三节 第二个基础:普惠金融
- 第四节 金融能力的构建及其经验证据
- 第三章 社会工作历史中的金融能力实践
- 第一节 导言
- 第二节 19世纪后期
- 第三节 进步时代
- 第四节 家政经济学
- 第五节 20世纪20年代
- 第六节 大萧条及以后
- 第四章 生命历程的贫困风险与资产建设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社会福利政策的生命历程转向
- 第三节 中国社会变迁中的贫困风险与资产建设
- 第四节 结论与启示
- 第五章 金融社会工作与反贫困
- 第一节 什么是金融社会工作
- 第二节 金融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框架
- 第三节 金融社会工作的贫困观与金融扶贫
- 第四节 金融社会工作的实践范畴与扶贫服务
- 第五节 金融社会工作在金融扶贫中的功能角色
- 第六章 金融能力与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
- 第一节 金融社会需要对贫困群体实现金融增能
- 第二节 社会工作提升贫困群体金融能力的可能领域
- 第三节 社会工作增强贫困群体金融能力的主要方面
- 第四节 社会工作者在金融增能方面的能力建设
- 下 编
- 第七章 聚焦儿童的社会保护政策与可持续反贫困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社会保护与儿童反贫困的政策模式比较
- 第三节 儿童贫困与城乡社会变迁下的反贫困挑战
- 第四节 构建儿童优先的反贫困政策体系
- 第五节 结论与启示
- 第八章 儿童发展账户:终身投资型的反贫困政策
- 第一节 什么是儿童发展账户政策?
- 第二节 儿童发展账户作为资产建设的政策工具
- 第三节 儿童发展账户推动金融能力发展
- 第四节 儿童发展账户政策和反贫困的关系
- 第五节 国际儿童发展账户发展概述
- 第六节 儿童发展账户的政策效果
- 第七节 儿童发展账户对反贫困社会工作的启示
- 第九章 儿童发展账户反贫困效果的系统评价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系统评价方法
- 第三节 儿童发展账户的影响效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启示
- 第十章 金融能力与相对贫困治理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 第四节 金融素养影响贫困的实证分析
- 第五节 结论与启示
- 第十一章 青年的金融风险与金融能力建设干预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当前青年金融风险的研究难点
- 第三节 金融的本质、金融能力理论与金融风险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青年金融风险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 第六节 结论与启示
- 第十二章 金融素养研究的系统综述与社会工作启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金融素养的国际研究
- 第三节 中国的金融环境
- 第四节 中国金融素养研究综述
- 第五节 社会工作在金融素养领域的角色
- 第六节 结论与启示
- 第十三章 结语:面向未来的生产性研究议程
- 第一节 对应用社会研究的思考
- 第二节 金融福祉相关的指引概念
- 第三节 在实践场域中检验金融创新
- 第四节 使用实地示范性和应用性研究启发金融产品、计划项目和政策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自1986年11月成立之日起,就秉承母体华东理工大学格物穷理、励志勤学的学术传统和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着力把自己铸造成为优秀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