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还原比小说更狂野的历史真相,掌握一手史料,从战后缴获的485吨德国密档,展示希特勒出生到纳粹德国败亡的全过程。

内容简介

1933年到1945年,被称为“第三帝国”的纳粹德国迅速兴起又急速覆亡。威廉·夏伊勒自1925年起开始观察纳粹活动,以亲身经历与采访手记,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缴获的大量秘密文件、军事命令、私人日记,以及纽伦堡审判席上的供词和证言等,全景式描绘了希特勒德国的历史。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根植于海量历史文献,以无所不包的视角,呈现出阿道夫·希特勒的个人生活全史、纳粹党兴起的历史渊源和掌权过程、德国各方政治势力的角逐、西方大国的外交政策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的转折等历史场景。书中描绘了纳粹德国每一项重大决策、每一次重要行动的制定过程与行为细节,生动地塑造出戈林、戈培尔、希姆莱、德国军中反对派代表施陶芬贝格、英国前首相张伯伦等一大批地位、性格迥异的正反面人物,不仅忠实还原了历史事件,更对人性的各个层面进行了展示与挖掘。

作者威廉·夏伊勒以亲身经历的独特视角、新闻写作练就的出色文笔,以及对素材的深耕细读,为这部历史著作注入了生动而真实的生命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三卷
  • 第四编 战争:初期的胜利和转折点
  • 第十八章 波兰的覆亡
  • 第十九章 西线的静坐战
  • 第二十章 征服丹麦和挪威
  • 第二十一章 西线的胜利
  • 第二十二章 海狮计划:入侵英国的失败
  • 第二十三章 巴巴罗萨:轮到了俄国
  • 第二十四章 形势的转变
  • 第二十五章 轮到了美国
  • 第二十六章 伟大的转折点:1942年——斯大林格勒和阿拉曼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三帝国的兴亡》

    回顾整个第三帝国,也就是纳粹德国的历史。你会发现,无论是希特勒在德国的崛起,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必然的事件。就像刚才说的那样,希特勒之所以能发动战争,除了他个人的性格特点之外,更多的是因为德国社会过去几百年的思想传统,也就是军国主义。如果再深入一点,你就会发现,军国主义其实也不是只有德国才有,而是源于人类在过去几千年中,对战争的认知。在过去,无论战争的规模多大,多残酷,战争总是能为战胜者带来巨大的利益。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其实都是利益之战。但是,在经历了这两次战争后,人们突然发现,无论是战胜方,还是战败方,除了获得一片废墟之外,一无所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希特勒和他的法西斯盟友们的失败,不仅仅是他们自身的失败,而且是整个人类战争传统的失败。也正因为如此,和平才成了过去八十年中人类社会的主旋律。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