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展现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的转变与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将学术目光对准历史转型与文学思想,在对文学思想主旋律、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本呈现以及作家生存哲学、创作理念、创作体式、形象塑造等进行理性观照中探求当代文学思想理论发展与历史转型的内在关联。一方面,聚焦影响表现,另一方面注重求根溯源,即开掘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的发展与演变、动态与流向和历史转型的密切联系,在追踪求解中揭示其历史根据与时代根据。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历史转型与人民主体性的话语表征
  • 一 人民主体性的创造之维
  • 二 人民主体性的表现之维
  • 三 人民主体性的接受之维
  • 四 人民主体性的精神向度
  • 第二章 历史转型与当代作家生存哲学
  • 一 新文化的生命指证:“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 二 新启蒙的内涵诉求:“人要有点东西,才叫活着”
  • 三 后新时期的目的能指:“为活着而活着”
  • 四 后现代的意义解构:“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 第三章 历史转型与当代作家创作理念
  • 一 民族文化与文学寻根
  • 二 朦胧美与形式美追求
  • 三 “底层文学”与“作为老百姓的文学”
  • 第四章 历史转型与1980年代真实观的嬗变
  • 一 20世纪中国文学真实观发展的背景
  • 二 1980年代初期现实主义小说真实观的复归
  • 三 从本质真实向文化真实突转的“寻根”之路
  • 四 从文化真实向精神真实穿透的“虚构之刀”
  • 五 从精神真实向生活真实还原的“自然”之在
  • 六 “真实”的蜕变:从生活到生存的缘发与转换
  • 第五章 历史转型与当代文学创作体式
  • 一 颂歌体:意识形态的迎合
  • 二 战歌体:战争记忆的回响
  • 三 私语化:私密空间的自赏
  • 四 闲聊体:日常生活的还原
  • 五 对话体:主体间性的互动
  • 第六章 历史转型与人物形象塑造的主体性
  • 一 人物形象主体性的历史演进
  • 二 创造主体、接受主体对对象主体的影响与生成
  • 三 人物形象主体性嬗变的外部制约与内在动因
  • 四 主体性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反思
  • 参考书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活着 (新版)》讲述了农村人福贵悲惨的人生遭遇。福贵本是个阔少爷,可他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福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里,才知道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养大两个儿女。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福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但老人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