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热爱民主的政府和人士应该自由地发展和传播科学的政治知识。

内容简介

本书的问题产生于公共选择理论,它自称是“政治的经济学”理论,其实基本上只是“民主政治的经济学”理论。本书将其背景条件——民主政治——换为非民主政治,乃至无国家无政府的原始政治,再研究(有限)理性经济人的行为规律,演绎出一个假说,最后用种类复杂的历史事实来检验该假说。政治知识是波普尔所说的“世界3”的重要成员,具有客观性、实在性和自主性,影响着不确定性、政治交易费用和独裁成本。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 一 现行政治科学方法论的落后
  • 二 将新的方法论严格地付诸科研实践
  • 三 其他需要明确交代的若干事项
  • 第一章 问题与概念
  • 一 本书的问题是什么
  • 二 对于问题的进一步阐述
  • (一)提出问题一的科学哲学依据:拉卡托斯(Imre Lakatos)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 (二)关于问题四至问题七所涉及的历史事实
  • (三)复杂的政治史等待进一步解释
  • 三 对于“非民主政治”概念的说明——兼从概念看政治事实的复杂性
  • (一)第一个办法是首先定义“民主”,然后确定其对立词“非民主”的含义
  • (二)直接地、正面地列举“非民主政治”概念的外延
  • 第二章 关于非民主政治的经济学研究
  • 一 公共选择理论家的研究
  • (一)有关“再分配”的研究不属于非民主政治理论
  • (二)塔洛克的《独裁政治》
  • (三)温特罗布的《独裁的政治经济学》
  • (四)关于“革命”的经济学理论
  • 二 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一 政治学落后的原因在于其方法论落后
  • (一)政治学的落后或“贫困”
  • (二)政治学贫困的原因不在于其研究对象,政治学能够成为科学
  • (三)政治学贫困的基本原因以及脱贫思路
  • 二 逻辑推理方法:“假说—演绎”法
  • (一)假说—演绎法的内涵
  • (二)“假说—演绎”法和“教条—演绎”法的区别
  • 三 对于恰当的政治学解释模式的探讨
  • (一)两种传统的政治学解释模式:科学模式和释义模式
  • (二)一种有前途的政治学解释模式:理性选择模式
  • 四 经济学分析方法
  • (一)“经济学分析”之分析
  • (二)本书的两个主要假设
  • (三)为理性经济人假设申辩
  • 五 理想类型方法
  • 第四章 非民主政治的本质与经济学方法的适用性
  • 一 政治行为的经济本质
  • (一)政治的定义
  • (二)政治行为的经济本质
  • 二 许多经济学家把各种政治行为都看成交易行为
  • (一)把政治看成交换
  • (二)非民主政治中的政治行为也能被看成交换吗?
  • 三 非民主政治的经济本质
  • (一)两种政治:交易性政治和非交易性政治
  • (二)“掠夺”和“交易”的概念
  • (三)区分非交易性政治和交易性政治的意义
  • 四 经济学方法还适用于研究非民主政治吗
  • (一)为什么适用?
  • (二)非民主政治的经济学和民主政治的经济学将有何不同?
  • 第五章 非民主政治的经济学分析
  • 一 独裁成本和独裁收益
  • (一)独裁收益
  • (二)独裁成本
  • 二 子民的行动(革命)的逻辑
  • (一)简单逻辑
  • (二)使问题复杂化的集体行动的困境问题
  • 三 革命家
  • 四 政治交易费用
  • (一)政治交易费用的含义
  • (二)政治科斯定理
  • (三)影响政治交易费用的因素
  • 五 不确定性
  • (一)不确定性的含义
  • (二)影响不确定性程度的因素
  • 六 意识形态
  • (一)内涵
  • (二)意识形态如何影响政治
  • (三)意识形态生产、发展和传播的经济学
  • (四)意识形态是一个因变量:和诺斯的意识形态概念相比
  • 七 不确定性与非民主政治的产生、维持与转型
  • 八 总结:理想类型的非民主政治的静态模型
  • 第六章 解释非民主政治的东西之别
  • 一 对于“东西之别”的相关传统解释
  • (一)关于“东方专制主义”产生原因的解释
  • (二)马克斯•韦伯关于中国“家产制”的论述
  • 二 本书的解释
  • (一)东方的思想独裁:主要以古代中国为例
  • (二)古代西方世界的思想自由空间
  • 三 为什么古代东方独裁者能够进行思想独裁而西方世俗独裁者不能
  • (一)路径依赖命题
  • (二)东、西方国家的历史起点就存在着巨大差别
  • 四 为什么古代雅典城邦、罗马共和国有民主
  • (一)顾准的解释
  • (二)施治生、郭方主编的《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的解释
  • (三)本书的解释
  • 五 为什么原始社会有民主,而大多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没有民主
  • (一)原始社会为什么有(非国家形态的,或称为原始的)民主?
  • (二)非民主政治一般会“自然”产生,对这个普遍规律的解释
  • 第七章 解释非民主政治的古今之别
  • 一 解释极权主义的产生原因或条件
  • (一)对于“极权主义”概念的详细说明
  • (二)极权主义独裁和古代的独裁的异同点
  • (三)排除三种解释
  • (四)本书对极权主义产生原因或条件的解释
  • 二 解释民主化浪潮的原因或条件
  • (一)已有的民主化解释
  • (二)对当代的民主化解释的分类、比较和评论
  • (三)一种具有更多综合优势的民主化解释框架雏形
  • (四)本书的解释
  • 三 一个规范性结论:自由地发展和传播政治知识
  • (一)科学的政治知识的重要性
  • (二)来自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的支持
  • 结论
  • 一 政治科学方法论的革新
  • 二 非民主政治的经济学理论
  • 三 规范性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