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3千字
字数
2021-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嘉靖皇帝政治争议:朝廷司法、人事、边事、勋戚世家和公共工程。
内容简介
“威柄在御”一词取自《明史》明世宗本纪对嘉靖皇帝评价之语。此语概括地揭示出世宗在位期间对朝政控制的状况。世宗虽以旁支入继大统,但通过嘉靖初年一系列政争,炼铸皇权,终能威炳在御,操控朝政。本书专论嘉靖初年政治争议,所涉内容涵括朝廷与地方司法、吏部人事、边事、勋戚世家和公共工程,以及皇权在这些政治争议中的影响,以此略窥明世宗“威炳在御”局面的炼铸过程。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追寻儒学“经世”与“天人合一”之道
- 第一篇 政治与学术 ——王阳明与大礼议关系辨析
- 一、 历代皇位继承中的“旁支入继”现象
- 二、 明代的宗藩反叛与嘉靖初年的“大礼议”事件
- 三、 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之争
- 四、 王阳明与“大礼议”事件关系考证
- 第二篇 皇权对朝廷司法的操控 ——李福达狱研究
- 一、 前言
- 二、 李福达狱缘起
- 三、 郭勋介入与京师会审
- 四、 改组司法铸造冤狱
- 五、 澄清真相
- 六、 后世对李福达狱的争议与评论
- (一)由高拱、张居正对李福达狱态度引发的争议
- (二)对涉案群臣的看法
- (三)对李福达狱影响的评估
- 第三篇 皇权与地方司法的冲突与解决 ——陈洸案研究
- 一、 前言
- 二、 陈洸其人及与议礼关系
- 三、 被陈洸劾奏的官员与弹劾陈洸的官员
- 四、 宋元翰与陈洸案
- 五、 嘉靖五年前对陈洸案的审理
- 六、 嘉靖六年后陈洸案的复审
- 七、 受陈洸案牵连的官员
- 第四篇 皇权介入下的吏部人事 ——廖纪与明正德、嘉靖的政局
- 一、 正德十六年前:任职京师
- 二、 世宗即位初:任职南京与被劾致仕
- 三、 嘉靖三年至六年:出任吏部尚书
- 四、 嘉靖六年:朝廷变局与廖纪致仕
- 第五篇 皇权阴影中的西北边事 ——《双溪杂记》、“封疆之狱”及王琼复出关系研究
- 一、 前言
- 二、 关于《双溪杂记》的作者
- 三、 《双溪杂记》的版本及内容
- 四、 《双溪杂记》撰修时间及政治背景:王琼之入罪与谪戍
- 五、 嘉靖元年史道劾奏杨廷和事件与《双溪杂记》的关系
- 六、 嘉靖六年王邦奇劾奏“蜀党”事件与王琼的关系
- 七、 “封疆之狱”与王琼复出争议
- 第六篇 皇权、勋戚世家与文官 ——郭勋刊书与明中叶政治的互动
- 一、 郭勋嗜文艺与序刊诸书
- (一)郭勋嗜文艺
- (二)郭勋序刊的诸书
- 二、 《毓庆勋懿集》与《三家世典》:家族史刊刻与正德间政治局势的互动
- 三、 《英烈传》的编纂与郭英神主入祀太庙的争议
- 第七篇 皇权与仪式 ——从科举宴排位争议看明嘉靖初皇权之强化
- 一、 明以前的进士宴
- 二、 明清恩荣宴的仪式
- (一)明代恩荣宴及相关仪式
- (二)清代恩荣宴仪式
- 三、 明代恩荣宴位次之争
- (一)嘉靖五年郭勋争主席
- (二)嘉靖二十九年恩荣宴
- (三)嘉靖三十五年恩荣宴的特例
- 第八篇 公共工程与朝廷决策 ——通惠河的修浚及争议研究
- 一、 明嘉靖以前的通州仓储体制及其弊端
- 二、 成化时期通惠河的浚通与废弃
- 三、 嘉靖六年通惠河修浚的争议和嘉靖七年的疏浚
- (一)嘉靖六年修浚通惠河的争议
- (二)嘉靖七年通惠河的修浚以及维护管理
- 四、 节省漕运费的去向以及沿河经济利益的侵夺
- 附录
- 明代的宫廷祭祀
- 前言
- 一、明代宫廷祭祀概述
- 二、宫廷祀典与政治的关系:以嘉靖朝更定祀典为例
- 三、郊祀天地与祈谷、神
- 四、大享、雩祀与节拜仪
- 五、社稷、山川、先农祭祀、亲蚕礼与帝王庙
- 六、祭祀宫廷祖先
- 七、各种殿祀
- 明代宫廷教育及视学仪
- 一、明代的经筵、日讲与皇帝的教育
- 二、明皇子、诸王及皇孙教育
- 三、皇帝视学、策士仪式
- 四、内书堂教育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