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为全球胜任力而教,面向未来的学生核心素养。

内容简介

本书详尽介绍了近年来教育领域广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全球胜任力。第一章提供了美国和世界各地实施全球教育的理由。第二章介绍了全球胜任力的概念框架,并解释了学科基础和跨学科基础在学生学习中的关键作用。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章分别侧重于与全球胜任力密切相关的四种核心能力:探索世界,分辨视角,沟通思想,采取行动。第七章思考了讲授全球胜任力的核心教学原则。第八章着眼于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能够做些什么来促进全球胜任力,以及学校可能做些什么来为青年和成人创造一种全球胜任力的文化。第九章把全球胜任力放在了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公共教育体系的更大框架内加以考察。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导言
  • 第一章 全球胜任力的根本依据
  • 扁平化的全球经济以及工作的多变要求
  • 史无前例的全球迁移
  • 气候的不稳定性和环境管理
  • 结论:为什么以全球胜任力为目标的教育在今天如此重要?
  • 第二章 通过学科和跨学科学习来理解世界
  • 学科和跨学科理解
  • 案例一:把信寄到华盛顿特区
  • 案例二:全球化:前景与风险
  • 结论
  • 第三章 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学生探索世界
  • 案例一:魔幻现实主义和拉丁美洲文学
  • 案例二:探索古代数字系统
  • 案例三:比较肯尼亚蒙巴萨不同宗教群体之间对HIV/艾滋病的了解和观念
  • 探索世界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 第四章 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学生分辨视角
  • 案例一:探索世界各地的居所
  • 案例二:有幽默感吗?关于美国和阿富汗的笑的研究
  • 第五章 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学生沟通思想
  • 案例一:“为我们的社区种植食物”——数字故事
  • 案例二:偶发艺术——“把你的文化装进盒子里跟我走”
  • 第六章 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学生采取行动
  • 案例一:“纳粹是德国人吗?”
  • 这名学生的文章是如何体现她采取行动的能力的?
  • 案例二:索菲亚的SIKUS(传统的安第斯山脉长笛)
  • 案例三:集水、基础设施与教育倡议
  • 第七章 全球胜任力教学
  • 全球胜任力教学:丽塔·常的地球科学教室
  • 全球胜任力教学:原理与实践
  • 总结
  • 第八章 开展全球胜任力教学:学校能够做什么
  • 愿景、使命和学校文化
  • 课程、教学和评估
  • 为全球学习而组织的关系
  • 专业学习共同体
  • 家庭与社区的伙伴关系
  • 结论
  • 第九章 通过公共政策促进全球胜任力
  • 重新定义高中毕业的要求与期望,并将全球胜任力纳入其中
  • 提升教师教授世界知识的能力
  • 使世界语言成为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
  • 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学生与世界相联系
  • 结论:在全球范围内不懈地追求卓越和公平
  • 结语
  • 教师:你们所能做的
  • 学校和学区领导:你们所能做的
  • 教育政策制定者:你们所能做的
  • 大学和学院:你们所能做的
  • 附录
  • 全球胜任力模型
  • 艺术学科全球胜任力模型
  • 英语语言艺术的全球胜任力模型
  • 数学学科的全球胜任力模型
  • 科学学科的全球胜任力模型
  • 社会研究的全球胜任力模型
  • 世界语言的全球胜任力模型
  • 致谢
  • 译者后记 从国际理解教育到全球胜任力教育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