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后工业社会来临给传统行政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稿以公共行政及其精神为主题,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政府形态基础上形成的行政精神,描述和勾勒了服务型政府行政精神的由来行程,阐述和揭示了当前和未来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什么样的行政精神,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的行政精神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本书具体分析考察了公共行政的双螺旋结构、传统经验化行政管理模式、现代科学化和技术化的公共行政、后工业社会的行政管理等等理论问题。特别把公共行政问题放在后工业社会的大背景上予以考察,认为后工业社会的高度不确定性、高度复杂性以及高度风险性使得建立在工具理性基础上的管理行政已经不合时宜。

本书深入分析了传统的统治行政与管理行政的本质、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系统论证了在后工业社会来临的背景下服务型行政的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特别是探讨了与服务行政相关的服务精神的内含、要素和构建方法。本书具有较大学术价值和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治理丛书编委会
  • 作者简介
  • 引言:公共行政有精神吗?
  • 第一章 公共行政的双螺旋结构:一个解释框架
  • 第一节 公共行政的两面
  • 第二节 行政精神的类型学考察
  • 第三节 公共行政的科学精神
  • 第二章 经验化的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统治行政
  • 第二节 经验性的行政精神
  • 第三章 公共行政的科学化与技术化
  • 第一节 管理行政的精神世界
  • 第二节 技术化行政的行动逻辑
  • 第三节 公共行政中的理性主义
  • 第四章 价值中立的幻象
  • 第一节 行政价值的确立
  • 第二节 文明演进中的行政价值
  • 第三节 公共行政的价值
  • 第五章 后工业社会的行政精神
  • 第一节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 第二节 生活政治的出现
  • 第三节 后工业社会的价值探求
  • 第四节 治理方式变革中的服务精神形塑
  • 第六章 行动者:行政主体的自我否定
  • 第一节 公共管理者:从行政主体到行动者
  • 第二节 在自我与他者之间
  • 第三节 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能力
  • 第七章 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精神
  • 第一节 行政改革中的服务型政府
  • 第二节 梳理行政改革反思的几种理论
  • 第三节 社会治理模式重构中的行政精神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