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秦始皇,就是半部中华文明史。读懂秦始皇和大秦帝国,就是读懂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深层原因。

内容简介

他是大一统思想的确立者、“皇帝”称号的发明者、中央集权制的开创者、万里长城的修筑者、“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创造者……

秦始皇,这个谜一样的男人,究竟留下多少争论与迷思?大秦帝国,这个辉煌却短命的王朝,在历史长河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本书以秦始皇之谜为切入口,全景展现了大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农业、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作者以浅显的文字将复杂的历史进行解析,让你在轻松阅读中了解历史真相、引发思考。本书是了解秦以及先秦历史的通俗读本。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读
  • 序言
  • 第一章 功在千秋
  • “皇帝”的发明者
  • 史无前例的“统一”
  • 秦国的“拿来主义”
  • 深入人心的理念
  • 第二章 乱世风云
  • 式微的周王室与秦国的成长
  • 秦国的异国人才
  • 时势造英雄
  • 两种治国之道
  • 第三章 少年秦王的秘密
  • 上位的周折
  • 商人吕不韦的投资
  • 为王铺路的商人
  • 秦始皇生父之谜
  • 《吕氏春秋》诞生史
  • 第四章 踏上统一全国之路
  • 大一统的助力者
  • 跨越国境的人
  • 合纵还是连横
  • 性情中人赵武灵王
  • 第五章 独裁者的阳面与阴面
  • 秦始皇与阿克巴大帝
  • 秦始皇与成吉思汗
  • 频繁遇刺
  • 第六章 万里长城与骁骑民族
  • 名扬天下的万里长城
  • 骁骑民族的融合
  • 斯基泰人的影响
  • “笔祖”蒙恬
  • 第七章 支撑秦国的法家思想
  • 儒家精神的缺失
  • 李斯和韩非的恩怨
  • 封杀言论的缘起
  • 坑儒的真相
  • 法家思想的支撑
  • 第八章 羡仙
  • 封禅一事的疑点
  • 被迷信冲昏头脑
  • 长生不老的愿望
  • 秦始皇的两面性
  • 第九章 民怨沸腾
  • 从不毛之地到沃野良田
  • 曾祖父留下的传家宝
  • 规模宏大的半成品
  • 疑窦丛生的陵墓
  • 刘邦和项羽的崛起
  • 第十章 战国最强的虎狼之师
  • 国家集权和农业改革
  • 白刃战的引入
  • 老谋深算的王翦
  • 收缴天下兵器
  • 第十一章 文物会说话
  • 意外的重大发现
  • 两千年前的禁卫军
  • 主帅俑到底是谁
  • 秦朝文物二三事
  • 第十二章 大秦帝国的覆灭
  • 博浪沙刺杀事件
  • 遗诏的谜团
  • 遗臭万年的宦官赵高
  • 逃犯起义与大秦灭亡
  • 治国之道的反面教材
  • 后记
  • 本书相关事件年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1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秦帝国启示录,从千古一帝学习。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725 本《秦始皇:大秦帝国启示录》春秋战国时代,是各诸侯国轮番登场的舞台,也是时人眼中的天下。假如战国末期七雄割据(秦、楚、燕、齐、赵、魏、韩)的局面延续下来,也许这片天下会从此分裂成七个国家,变得像欧洲一样零散。秦始皇统一了天下才避免了这样的情形。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 “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秦始皇取泰皇的 “皇” 字,和上古五帝的 “帝” 字,将尊号定为 “皇帝”,代表他兼备三皇五帝的美德。三皇五帝是上古时代的人物。皇帝,这两个字的组合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由此可以看出秦始皇的另一个性格特点,就是喜欢独一无二、标新立异。“书同文”,即统一文字。战国末期,七个主要国家使用不同的文字。这些文字虽然都起源于商朝的甲骨文,但在使用过程中,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国家写法已演变得不尽相同。秦始皇规定秦国小篆为通用文字,其余被弃用的文字,统称为 “六国文字”。郡县制并非秦始皇首创,秦国一直采用的都是这种制度。齐国、楚国、韩国、魏国等其他国家,则是将各地赐给宗室贵族或有功之臣做封邑,并封其为君。封君因此获得实权,羽翼渐丰。然而,秦国很早就选择从中央派遣官员治理地方,避免让宗室贵族成为封君。所以,秦始皇只是把之前秦国施行的制度推行到全国而已。秦国也秉持着类似的观念:异国人又有何妨,知人善任才最重要。秦国不仅重用人才,俸禄也给得多,那些自恃有才的人岂有拒绝的道理。商鞅就是这些人才中的一员。他让秦国变成了法治国家,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奉行重刑主义的国家。春秋与战国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知礼守礼、忠君爱国的时代,一个是礼崩乐坏、能者居之的时代。这也是环境使然,毕竟在战国时代多得是变身为强者的机会。国君手下的大臣心想,反正国君也没帮忙,我独立开垦的土地就不属于周王室或国君,只属于我自己了。春秋战国时代流传着两种治国之道,分别是 “王道” 和 “霸道”。及至战国末期,孟子的出现让 “王霸” 之辩盛行一时。所谓王道,是以仁义治天下。所谓霸道,则是以武力平天下。春秋时代出现的霸主,在其他诸侯国中处于领导地位。吕不韦在他一生中最风光的时候,招收了众多身负绝学的人,这些人之中的大部分后来都成了他的门客。他们参考孔子、老子、韩非子等人的主要观点和其著作,编纂出了百科全书式的典籍《吕氏春秋》。全书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吸取各家之长的同时又不生硬照搬其观点,而是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采取了许多对商人十分有利的措施:统一度量衡,让各地使用容积相同的量器,为商人做生意敞开了便利之门;统一文字,让各地的人能看懂同一封信,对商人也大有裨益;统一轮距,则让商人可以驾着同一辆马车走南闯北。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缭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6本书!

      【阅读打卡第 5 天】—23.01.06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多个方面分析秦始皇的一生,整体上来说比较客观,存疑处也持有谨慎态度。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新华先锋出版科技

        北京新华先锋出版科技有限公司以“启迪智慧,传播文化”为企业宗旨,弘扬优秀文化,紧跟时代发展脉搏,努力为读者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