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2千字
字数
2016-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深入浅出,注重实操,简化理论知识。
内容简介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内容全面、深入浅出,将深奥的理论用平实的语言进行表述,让初涉外贸业务的人士也能看得懂。本书尤其注重实操性,对所涉业务的操作要求、步骤、方法、注意事项等,通过模块化、流程化、表格化以及问答的方式予以讲解,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简单化,使人容易理解,便于记忆。
目录
- 封面
- 目录
- 扉页
- 版权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一章 贸易壁垒风险防范
- 第一节 贸易壁垒类别
- 类别1:技术性贸易壁垒
- 类别2:绿色贸易壁垒
- 类别3:社会壁垒
- 类别4:特保限制措施
- 类别5:反补贴
- 类别6:倾销和反倾销风险
- 类别7:美国“337调查”的风险
- 第二节 防范对策
- 对策1:技术贸易壁垒风险的防范措施
- 对策2:应对绿色壁垒的措施
- 对策3:应对社会壁垒的对策
- 对策4:特保措施的应对策略
- 对策5:建立和完善反补贴的应诉机制
- 对策6:应对反倾销的态度
- 对策7:防范“337调查”
- 第二章 客户信用风险防范
- 第一节 风险提示
- 风险1: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引发的信用风险
- 风险2:信用欺诈、司法约束严重不足而引发的风险
- 风险3:企业恶性竞争引发的风险
- 风险4:由承运人引发的信用风险
- 风险5:银行方面引发的信用风险
- 风险6:企业自身引起的风险
- 风险7:企业内部职责不明、无章可循引发的风险
- 风险8:资信调查渠道闭塞、金融机构信息不畅的风险
- 第二节 防范对策
- 对策1: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
- 对策2:制定与运用信用政策
- 对策3:签约前进行资信调查与客户筛选
- 对策4:事中控制——客户授信制度的建立
- 对策5:事后控制——签约后的信用控制
- 对策6:建立全程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 对策7:购买信用保险
- 对策8:参与国际保理业务
- 对策9:采用福费廷
- 对策10:采用债权担保
- 对策11:加强中间渠道的管理
- 对策12:严格履行合同,做到按质、按量、按时发货
- 第三章 国际贸易合同风险防范
- 第一节 国际贸易合同概述
- 内容1:《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 内容2:国际贸易合同的形式
- 内容3:国际贸易合同的内容
- 内容4:签订国际贸易合同时应该注意的合同条款
- 第二节 风险提示
- 风险1:国际贸易买卖合同主体欺诈
- 风险2:合同品质条款的欺诈风险
- 风险3:凭样品成交存在的合同风险
- 风险4:合同违约金条款的欺诈风险
- 风险5:国际贸易买卖合同价格条款欺诈
- 风险6:国际贸易买卖合同标识条款欺诈
- 风险7:骗取货物的欺诈行为
- 风险8:骗取货款的欺诈行为
- 风险9:骗取预付款或定金的欺诈行为
- 第三节 防范对策
- 对策1:做好调查工作
- 对策2:根据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品质表示方法
- 对策3:数量条款的订立
- 对策4:包装条款的订立
- 对策5:价格条款要规范
- 对策6:装运条款要全面
- 对策7:保险条款的规定方法
- 对策8:支付条款的内容
- 对策9:检验与索赔条款合并订立
- 对策10:认真审核合同
- 对策11:出口企业应慎选中间商
- 对策12:分析履约能力,不被表面利益所迷惑
- 第四章 信用证风险防范
- 第一节 风险提示
- 风险1:信用证遭拒付的风险
- 风险2:信用证的规定过于苛刻,对出口商造成潜在的风险
- 风险3:开证行丧失支付能力的信用风险
- 风险4:开证申请人丧失支付能力的风险
- 风险5:进口商不按合同规定开证的风险
- 风险6:进口商伪造信用证诈骗的风险
- 风险7:软条款信用证诈骗的风险
- 风险8:出口商伪造单据欺诈的风险
- 风险9:出口货物品质难以保证带来的风险
- 风险10:借信用证修改而进行欺诈的风险
- 风险11:来自开证行的风险
- 风险12:来自出口商与船东合谋的信用证欺诈的风险
- 风险13:开证申请人与出口商合谋的信用证欺诈的风险
- 风险14:开证申请人与开证行合谋的信用证欺诈的风险
- 第二节 防范对策
- 对策1:慎重选择贸易伙伴,了解进口商信誉和贸易背景
- 对策2:做好开证行的资信调查
- 对策3:做好审证工作
- 对策4:出口商应学会通过单据来控制货物
- 对策5:应向所在国信用保险机构投保出口信用保险
- 对策6:严格按信用证规定制作单据
- 对策7:出口商可考虑尽量使用保兑信用证
- 对策8:正确选择国际贸易术语
- 对策9:严谨签约交易合同,采用有利于己方的信用证方式
- 对策10:进口商开证时可以加列有关货物状况的条款
- 对策11:进口商应尽量采用远期支付方式
- 对策12:发生拒付时积极应对
- 对策13:采取反信用证诈骗的措施
- 第五章 国际贸易术语风险防范
- 第一节 国际贸易术语概述
- 内容1:国际贸易术语的基本内容
- 内容2:国际贸易术语的变化和提示
- 第二节 风险提示
- 风险1:FOB术语的风险
- 风险2:CIF术语中的风险
- 风险3:CFR贸易术语下卖方的风险
- 风险4:D组术语带来的风险
- 风险5:多式联运带来的风险
- 第三节 风险防范对策
- 对策1:谨慎挑选合适的贸易术语
- 对策2:投保陆运险
- 对策3:卖方出立单据时严守合同或者信用证的要求
- 对策4:买方委托卖方代为办理租船订舱手续所采用的术语
- 对策5:卖方自己委托货运代理
- 对策6:在货物发出后仍能控制货物的所有权
- 对策7:FOB术语下的风险防范
- 对策8:CIF术语下的风险防范
- 对策9:CFR术语下的风险防范
- 第六章 运输风险防范
- 第一节 风险提示
- 风险1:外来风险
- 风险2:海上风险
- 风险3:目的港提货钱货两空的风险
- 第二节 防范对策
- 对策1:运输条款订得尽可能完善、明确和切实可行
- 对策2:货物的包装要考虑周全
- 对策3:租船订舱要谨慎
- 对策4:货物的装卸要做好船货的衔接工作
- 对策5:海运提单风险防范
- 对策6:靠投保转嫁风险
- 对策7:及时进行保险索赔
- 第七章 国际结算收汇风险防范
- 第一节 常见国际结算方式
- 方式1:信用证结算方式
- 方式2:托收结算方式
- 方式3:汇付结算方式
- 方式4:银行保函
- 方式5:国际保理结算
- 方式6:备用信用证
- 第二节 风险提示
- 风险1:信用证结算的风险
- 风险2:汇付结算的风险
- 风险3:托收结算的风险
- 第三节 防范对策
- 对策1:企业建立出口业务指导制度
- 对策2:建立安全收汇风险管理制度
- 对策3:在确定付款方式之前,尽量多做客户资信调查
- 对策4:不同客户,采用不同的结算方式
- 对策5:随时注意调整结算方式
- 对策6:综合运用支付方式
- 对策7:严格履行出口合同,履行交货交单,确保收汇
- 对策8:发现收汇困难及时补救
- 对策9:采用银行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国际结算风险防范
- 对策10:托收结算方式风险防范
- 对策11:汇付方式风险防范
- 第八章 外汇风险防范
- 第一节 风险提示
- 风险1:交易风险
- 风险2:会计风险
- 风险3:经济风险
- 第二节 防范对策
- 对策1:平衡受险头寸
- 对策2:消除汇率波动影响的措施
- 对策3:经济风险的防范策略
- 对策4:选择好合同计价货币
- 对策5:以远期外汇交易弥补风险
- 对策6:慎重考虑出口收汇的结算方式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