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通过76个实验全面详解IPv6原理、应用、部署和实施,助力读者掌握IPv6技能。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凸显IPv6实用性的技术图书,借助于EVE-NG这款网络模拟工具对IPv6原理以及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确保读者在掌握IPv6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书中大量的实验(依托于EVE-NG模拟工具)来彻底掌握IPv6的具体部署和实施。全书共分为11章,提供了76个实验,这76个实验针对的都是IPv6网络中的焦点问题和热门应用,其中包括IPv6相关的地址配置、DNS配置、VLAN和路由配置、过渡技术、网络安全、IPv6多出口配置、实名认证、智能网管系统配置和故障排除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版 权
  • 内容提要
  • 对下一代互联网IPv6研究的两个期望
  • 前 言
  • 资源与支持
  • 第1章 绪论
  • 1.1 IPv4局限性
  • 1.1.1 地址枯竭
  • 1.1.2 地址分配不均
  • 1.1.3 骨干路由表巨大
  • 1.1.4 NAT破坏了端到端通信模型
  • 1.1.5 QoS问题和安全性问题
  • 1.2 IPv6发展历程及现状
  • 1.3 IPv6的特性
  • 1.4 总结
  • 第2章 EVE-NG
  • 2.1 EVE-NG简介
  • 2.1.1 EVE-NG的版本
  • 2.1.2 EVE-NG的安装方式
  • 2.1.3 计算机的硬件要求
  • 2.1.4 安装VMware Workstation
  • 2.2 EVE-NG部署
  • 2.2.1 导入EVE-NG虚拟机
  • 2.2.2 VMware Workstation中的网络类型
  • 2.2.3 EVE-NG登录方式
  • 2.2.4 EVE-NG导入vSphere ESXi主机
  • 2.3 EVE-NG管理
  • 2.3.1 EVE-NG调优
  • 2.3.2 性能测试
  • 2.3.3 EVE-NG主界面
  • 2.3.4 实验主界面
  • 第3章 IPv6基础
  • 3.1 IPv6地址表示方法
  • 3.1.1 首选格式
  • 3.1.2 压缩格式
  • 3.1.3 内嵌IPv4地址的IPv6地址格式
  • 3.1.4 子网前缀和接口ID
  • 3.2 IPv6地址分类
  • 3.2.1 单播地址
  • 3.2.2 任播地址
  • 3.2.3 组播地址
  • 3.2.4 未指定地址和本地环回地址
  • 3.3 ICMPv6
  • 3.3.1 ICMPv6差错报文
  • 3.3.2 ICMPv6消息报文
  • 3.3.3 PMTU(路径MTU)
  • 3.4 NDP
  • 3.4.1 NDP简介
  • 3.4.2 NDP常用报文格式
  • 3.4.3 默认路由自动发现
  • 3.4.4 地址解析过程及邻居表
  • 3.4.5 路由重定向
  • 3.5 IPv6层次化地址规划
  • 第4章 IPv6地址配置方法
  • 4.1 节点及路由器常用的IPv6地址
  • 4.1.1 节点常用的IPv6地址
  • 4.1.2 路由器常用的IPv6地址
  • 4.2 DAD
  • 4.3 手动配置IPv6地址
  • 4.4 地址自动配置机制及过程
  • 4.5 SLAAC
  • 4.6 有状态DHCPv6
  • 4.6.1 DUID和IAID
  • 4.6.2 DHCPv6常见报文类型
  • 4.6.3 DHCPv6地址分配流程
  • 4.7 无状态DHCPv6
  • 4.8 DHCPv6-PD
  • 4.9 IPv6地址的多样性和优选配置
  • 第5章 DNS
  • 5.1 DNS基础
  • 5.1.1 域名的层次结构
  • 5.1.2 域名空间
  • 5.1.3 域名服务器
  • 5.1.4 域名解析过程
  • 5.1.5 常见资源记录
  • 5.2 IPv6域名服务
  • 5.2.1 DNS过渡
  • 5.2.2 正向IPv6域名解析
  • 5.2.3 反向IPv6域名解析
  • 5.2.4 IPv6域名软件
  • 5.2.5 IPv6公共DNS
  • 5.3 BIND软件
  • 5.3.1 BIND与IPv6
  • 5.3.2 BIND中的IPv6资源记录
  • 5.3.3 BIND的IPv6反向资源记录PTR
  • 5.3.4 ACL与IPv6动态域名
  • 5.3.5 IPv6域名转发与子域委派
  • 5.4 Windows Server DNS域名服务
  • 5.5 IPv4/IPv6网络访问优先配置
  • 第6章 IPv6路由技术
  • 6.1 路由基础
  • 6.1.1 路由原理
  • 6.1.2 路由协议
  • 6.2 直连路由
  • 6.3 静态路由
  • 6.3.1 常规静态路由
  • 6.3.2 浮动静态路由
  • 6.3.3 静态路由优缺点
  • 6.4 默认路由
  • 6.5 动态路由协议
  • 6.5.1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的比较
  • 6.5.2 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 6.5.3 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
  • 6.6 RIPng
  • 6.7 OSPFv3
  • 6.8 路由选路
  • 6.8.1 管理距离
  • 6.8.2 路由选路原则
  • 第7章 IPv6安全
  • 7.1 IPv6安全综述
  • 7.2 IPv6主机安全
  • 7.2.1 IPv6主机服务端口查询
  • 7.2.2 关闭IPv6主机的数据包转发
  • 7.2.3 主机ICMPv6安全策略
  • 7.2.4 关闭不必要的隧道
  • 7.2.5 主机设置防火墙
  • 7.3 IPv6局域网安全
  • 7.3.1 组播问题
  • 7.3.2 局域网扫描问题
  • 7.3.3 NDP相关攻击及防护
  • 7.3.4 IPv6地址欺骗及防范
  • 7.3.5 DHCPv6安全威胁及防范
  • 7.4 IPv6网络互联安全
  • 7.4.1 IPv6路由协议安全
  • 7.4.2 IPv6路由过滤
  • 7.4.3 IPv6访问控制列表
  • 7.5 网络设备安全
  • 第8章 IPv6网络过渡技术
  • 8.1 IPv6网络过渡技术简介
  • 8.1.1 IPv6过渡的障碍
  • 8.1.2 IPv6发展的各个阶段
  • 8.1.3 IPv4和IPv6互通问题
  • 8.1.4 IPv6过渡技术概述
  • 8.2 双栈技术
  • 8.3 隧道技术
  • 8.3.1 GRE隧道
  • 8.3.2 IPv6 in IPv4手动隧道
  • 8.3.3 6to4隧道
  • 8.3.4 ISATAP隧道
  • 8.3.5 Teredo隧道
  • 8.3.6 其他隧道技术
  • 8.3.7 隧道技术对比
  • 8.4 协议转换技术
  • 8.4.1 NAT-PT转换技术
  • 8.4.2 NAT64/DNS64转换技术
  • 8.4.3 其他转换技术
  • 8.5 过渡技术选择
  • 第9章 IPv6应用过渡
  • 9.1 远程登录服务
  • 9.1.1 远程登录的主要方式
  • 9.1.2 IPv6网络中的Telnet服务
  • 9.1.3 IPv6网络中的SSH服务
  • 9.1.4 IPv6网络下的远程桌面服务
  • 9.2 Web应用服务
  • 9.2.1 常用的Web服务器
  • 9.2.2 IPv6环境下的Web服务配置
  • 9.3 FTP应用服务
  • 9.4 数据库应用服务
  • 9.5 反向代理技术
  • 第10章 IPv6多出口和实名认证
  • 10.1 IPv6多出口
  • 10.1.1 IPv6多出口的必要性
  • 10.1.2 IPv6多出口的复杂性
  • 10.1.3 RFC6724解读
  • 10.2 IPv6实名认证
  • 10.2.1 认证简介
  • 10.2.2 认证场景
  • 第11章 IPv6智能网络管理系统(Zabbix)
  • 11.1 网管系统简介
  • 11.2 Zabbix服务器的IPv6网络配置
  • 11.3 Zabbix网管系统的安装
  • 11.4 监控Zabbix主机
  • 11.4.1Linux下的Zabbix agent安装
  • 11.4.2 Windows下的Zabbix agent安装
  • 11.4.3 添加Zabbix agent主机
  • 11.5 SNMP管理
  • 11.5.1 配置SNMP
  • 11.5.2 添加SNMP设备
  • 11.5.3 添加ICMP设备
  • 11.5.4 绘制网络拓扑
  • 11.5.5 添加私有MIB
  • 11.6 设置告警
  • 11.7 主机自动发现
  • 11.8 网络设备配置自动备份
  • 11.9 Web网站监控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