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5千字
字数
2020-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提高政府满意度,探索新时代清廉建设战略愿景。
内容简介
“廉政”与“能政”是党和人民对干部履职要求的一体两面,在政府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也不可相互替代。两者的大公约数是提高政府的公众满意度,即价值相容性,但“廉政”与“能政”又有着各自内在的生长逻辑和促进机制。
本书选取浙江十个典型县域,开展干部“廉政”与“能政”耦合状况评价,从理论逻辑和现实需求结合、干部“廉政”与“能政”结合、政府努力与公众感知结合三个维度,探索新时代中国清廉评价与建设的战略愿景。同时,根据新时代腐败发生的新变化,探索促进干部“能政”与“廉政”递进式协同的系统机制。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前言
- 绪论
- 第一章 清廉评价的国际认知与中国愿景
- 第一节 清廉评价的内涵
- 第二节 国际主要清廉评价体系与方法
- 第三节 国际清廉评价的漏洞与虚伪性
- 一、国际清廉评价的漏洞
- 二、国际清廉评价的虚伪性
- 三、清廉评价应有的正义导向
- 第四节 公众期许与政府自觉耦合:清廉评价的中国愿景
- 一、公众期许之廉:增加公众获得感
- 二、政府自觉之廉:对腐败“零容忍”
- 第五节 廉能耦合:中国清廉评价与建设的科学进路
- 第二章 “廉能耦合”:问题的提出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能人腐败”与“为官不为”的“跷跷板”现象
- 第二节 干部“廉政”与“能政”的可耦合性
- 一、干部“廉能耦合”的内涵
- 二、干部“廉能耦合”的应然性与可能性
- 第三节 分析干部“廉能耦合”问题的理论视角
- 一、耦合理论
- 二、激励错配与激励相容
- 三、协同治理理论
- 第三章 从清廉评价到“廉能耦合”测度:以浙江为例
- 第一节 浙江省域清廉公众感知评价实验(2015—2019)
- 一、研究设计
- 二、数据计量与信效度检验
- 三、 “清廉浙江”的公众感知评价状况(2015—2019)
- 第二节 浙江省典型县域干部“廉能耦合”测度(2017—2019)
- 一、研究设计
- 二、模型选择依据与数据来源
- 三、指标体系构建
- 四、耦合度及协调耦合度测算
- 五、浙江省典型县域干部“廉能”耦合测算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清廉评价与“廉能耦合”测度结果比较及其启示
- 一、干部廉政水平与“廉能耦合”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 二、干部从“清廉”走向“廉能兼优”面临的挑战
- 三、 “廉能耦合”:清廉评价与建设的新标尺
- 第四节 完善清廉评价体系的新维度
- 一、尊崇清廉建设本体逻辑
- 二、融合清廉建设的政府努力和公民感知状况
- 三、贯彻“以廉促能”和“以能保廉”的价值导向
- 第四章 激励错配与干部“廉能耦合”
- 第一节 激励错配:内涵与形态
- 一、激励错配的内涵
- 二、激励错配的表现形态
- 第二节 干部“廉能”激励错配的实践例证
- 第三节 制约干部“廉能耦合”的激励不相容问题
- 一、干部考评体系碎片化
- 二、干部激励与约束不相容
- 三、“廉能”激励机制不协同
- 四、补偿机制功能梗阻
- 第五章 容错纠错与干部“廉能耦合”
- 第一节 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容错纠错机制实施中相关方的行为偏好
- 一、心理价值—行为偏好
- 二、理性利益选择——行为偏好
- 三、心理价值—利益选择—行为偏好
- 第三节 行为偏好整合与容错纠错机制合理性的理论维度
- 一、法理维度:有利于干部积极作为的价值导向
- 二、治理维度:取得公共利益优先的成效
- 三、情理维度:适度容错与科学纠错结合的人文关怀
- 第四节 巧用容错纠错机制促进干部“廉能兼优”成长
- 一、党政组织主动纠偏“发展之手”——以浙中1为例
- 二、干部个人主动放弃“救济之手”——以浙北1为例
- 三、社会公众主动舍弃“保障之手”——以浙南1为例
- 第五节 提高容错纠错机制的相容性
- 一、文本相容性
- 二、实施过程相容性
- 三、实施的效果与影响相容性
- 第六章 心理障碍与干部“廉能耦合”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设计
- 第三节 基层干部心理障碍症状和成因实证分析
- 一、总体研究分析
- 二、因变量和自变量因子降维和回归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发现
- 一、研究结论
- 二、两点发现
- 第七章 激励相容:促进干部“廉能耦合”的基本进路
- 第一节 激励相容:完善干部廉能评价机制的理论向度
- 第二节 激励相容的干部廉能考评路径选择
- 一、积极整合干部考评体系
- 二、完善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考评机制
- 三、压缩干部做“廉”“能”选择题的空间
- 第三节 完善激励相容的干部容错纠错机制
- 一、容错纠错机制文本优化
- 二、坚持适度容错与科学纠错并行
- 三、构建组织容错与社会容错结合的制度和文化
- 四、保障容错纠错机制适用过程的透明化
- 第四节 引入心灵治理:消解干部干净干事的心理障碍
- 一、干部心理障碍干预的反思
- 二、心灵治理:塑造健康的部门行政改革文化
- 第五节 强化精准问责:打击消极保廉
- 一、问责不当对干部干净担当的消极影响
- 二、问责不精准的约束因素
- 三、“四位一体”推进精准问责
- 余论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