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提高政府满意度,探索新时代清廉建设战略愿景。

内容简介

“廉政”与“能政”是党和人民对干部履职要求的一体两面,在政府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也不可相互替代。两者的大公约数是提高政府的公众满意度,即价值相容性,但“廉政”与“能政”又有着各自内在的生长逻辑和促进机制。

本书选取浙江十个典型县域,开展干部“廉政”与“能政”耦合状况评价,从理论逻辑和现实需求结合、干部“廉政”与“能政”结合、政府努力与公众感知结合三个维度,探索新时代中国清廉评价与建设的战略愿景。同时,根据新时代腐败发生的新变化,探索促进干部“能政”与“廉政”递进式协同的系统机制。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绪论
  • 第一章 清廉评价的国际认知与中国愿景
  • 第一节 清廉评价的内涵
  • 第二节 国际主要清廉评价体系与方法
  • 第三节 国际清廉评价的漏洞与虚伪性
  • 一、国际清廉评价的漏洞
  • 二、国际清廉评价的虚伪性
  • 三、清廉评价应有的正义导向
  • 第四节 公众期许与政府自觉耦合:清廉评价的中国愿景
  • 一、公众期许之廉:增加公众获得感
  • 二、政府自觉之廉:对腐败“零容忍”
  • 第五节 廉能耦合:中国清廉评价与建设的科学进路
  • 第二章 “廉能耦合”:问题的提出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能人腐败”与“为官不为”的“跷跷板”现象
  • 第二节 干部“廉政”与“能政”的可耦合性
  • 一、干部“廉能耦合”的内涵
  • 二、干部“廉能耦合”的应然性与可能性
  • 第三节 分析干部“廉能耦合”问题的理论视角
  • 一、耦合理论
  • 二、激励错配与激励相容
  • 三、协同治理理论
  • 第三章 从清廉评价到“廉能耦合”测度:以浙江为例
  • 第一节 浙江省域清廉公众感知评价实验(2015—2019)
  • 一、研究设计
  • 二、数据计量与信效度检验
  • 三、 “清廉浙江”的公众感知评价状况(2015—2019)
  • 第二节 浙江省典型县域干部“廉能耦合”测度(2017—2019)
  • 一、研究设计
  • 二、模型选择依据与数据来源
  • 三、指标体系构建
  • 四、耦合度及协调耦合度测算
  • 五、浙江省典型县域干部“廉能”耦合测算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清廉评价与“廉能耦合”测度结果比较及其启示
  • 一、干部廉政水平与“廉能耦合”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 二、干部从“清廉”走向“廉能兼优”面临的挑战
  • 三、 “廉能耦合”:清廉评价与建设的新标尺
  • 第四节 完善清廉评价体系的新维度
  • 一、尊崇清廉建设本体逻辑
  • 二、融合清廉建设的政府努力和公民感知状况
  • 三、贯彻“以廉促能”和“以能保廉”的价值导向
  • 第四章 激励错配与干部“廉能耦合”
  • 第一节 激励错配:内涵与形态
  • 一、激励错配的内涵
  • 二、激励错配的表现形态
  • 第二节 干部“廉能”激励错配的实践例证
  • 第三节 制约干部“廉能耦合”的激励不相容问题
  • 一、干部考评体系碎片化
  • 二、干部激励与约束不相容
  • 三、“廉能”激励机制不协同
  • 四、补偿机制功能梗阻
  • 第五章 容错纠错与干部“廉能耦合”
  • 第一节 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容错纠错机制实施中相关方的行为偏好
  • 一、心理价值—行为偏好
  • 二、理性利益选择——行为偏好
  • 三、心理价值—利益选择—行为偏好
  • 第三节 行为偏好整合与容错纠错机制合理性的理论维度
  • 一、法理维度:有利于干部积极作为的价值导向
  • 二、治理维度:取得公共利益优先的成效
  • 三、情理维度:适度容错与科学纠错结合的人文关怀
  • 第四节 巧用容错纠错机制促进干部“廉能兼优”成长
  • 一、党政组织主动纠偏“发展之手”——以浙中1为例
  • 二、干部个人主动放弃“救济之手”——以浙北1为例
  • 三、社会公众主动舍弃“保障之手”——以浙南1为例
  • 第五节 提高容错纠错机制的相容性
  • 一、文本相容性
  • 二、实施过程相容性
  • 三、实施的效果与影响相容性
  • 第六章 心理障碍与干部“廉能耦合”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设计
  • 第三节 基层干部心理障碍症状和成因实证分析
  • 一、总体研究分析
  • 二、因变量和自变量因子降维和回归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发现
  • 一、研究结论
  • 二、两点发现
  • 第七章 激励相容:促进干部“廉能耦合”的基本进路
  • 第一节 激励相容:完善干部廉能评价机制的理论向度
  • 第二节 激励相容的干部廉能考评路径选择
  • 一、积极整合干部考评体系
  • 二、完善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考评机制
  • 三、压缩干部做“廉”“能”选择题的空间
  • 第三节 完善激励相容的干部容错纠错机制
  • 一、容错纠错机制文本优化
  • 二、坚持适度容错与科学纠错并行
  • 三、构建组织容错与社会容错结合的制度和文化
  • 四、保障容错纠错机制适用过程的透明化
  • 第四节 引入心灵治理:消解干部干净干事的心理障碍
  • 一、干部心理障碍干预的反思
  • 二、心灵治理:塑造健康的部门行政改革文化
  • 第五节 强化精准问责:打击消极保廉
  • 一、问责不当对干部干净担当的消极影响
  • 二、问责不精准的约束因素
  • 三、“四位一体”推进精准问责
  • 余论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