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97千字
字数
2016-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全面讲述Cadence 16.6绘制电路图基础知识和实例,助读者快速掌握并提高EDA设计能力。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讲述了Cadence 16.6中绘制电路图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实例,内容全面具体,适合于各种不同需求的读者,步步为营,逐个知识点采用实例演绎,并在最后单独讲解工程案例章节,将一个完整的工程案例拆分为很多细小的实例,根据知识点演绎的需要,随时灵活讲解。以帮助读者快速掌握Cadence 16.6各种功能,提高EDA设计能力。
目录
- 封面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章 Cadence概述
- 1.1 Cadence简介
- 1.1.1 Cadence特点
- 1.1.2 Cadence新功能
- 1.2 Cadence软件的安装
- 1.2.1 Cadence产品安装
- 1.2.2 Cadence的破解
- 1.3 电路板总体设计流程
- 1.4 Cadence SPB 16.6的启动
- 1.4.1 原理图开发环境
- 1.4.2 印制板电路的开发环境
- 1.4.3 信号分析环境
- 1.4.4 仿真编辑环境
- 1.4.5 编程编辑环境
- 第2章 原理图设计概述
- 2.1 电路设计的概念
- 2.2 原理图功能简介
- 2.3 原理图设计平台
- 2.4 Design Entry CIS原理图图形界面
- 2.4.1 Or CAD Capture CIS界面简介
- 2.4.2 项目管理器
- 2.4.3 菜单栏
- 2.4.4 工具栏
- 2.5 Design Entry HDL原理图图形界面
- 2.5.1 Or CAD Capture HDL界面简介
- 2.5.2 Or CAD Capture HDL特性
- 2.5.3 项目管理器
- 2.5.4 菜单栏
- 2.5.5 工具栏
- 第3章 原理图编辑环境
- 3.1 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步骤
- 3.2 原理图类型简介
- 3.3 文件管理系统
- 3.3.1 新建文件
- 3.3.2 保存文件
- 3.3.3 打开文件
- 3.3.4 删除文件
- 3.3.5 重命名文件
- 3.3.6 移动文件
- 3.3.7 更改文件类型
- 3.4 配置系统属性
- 3.4.1 颜色设置
- 3.4.2 格点属性
- 3.4.3 设置缩放窗口
- 3.4.4 选取模式
- 3.4.5 杂项
- 3.4.6 文字编辑
- 3.4.7 电路板仿真
- 3.5 设置设计环境
- 3.5.1 字体的设置
- 3.5.2 标题栏的设置
- 3.5.3 页面尺寸的设置
- 3.5.4 网格属性
- 3.5.5 层次图参数的设置
- 3.5.6 SDT兼容性的设置
- 3.6 原理图页属性设置
- 3.7 视图操作
- 3.7.1 窗口显示
- 3.7.2 图纸显示
- 第4章 原理图设计基础
- 4.1 原理图分类
- 4.2 原理图设计的一般流程
- 4.3 原理图的组成
- 4.4 原理图图纸设置
- 4.5 加载元件库
- 4.5.1 元件库的分类
- 4.5.2 打开“Place Part(放置元件)”面板
- 4.5.3 加载和卸载元件库
- 4.6 放置元件
- 4.6.1 搜索元件
- 4.6.2 元件操作
- 4.6.3 放置元件
- 4.6.4 调整元件位置
- 4.6.5 元件的复制和删除
- 4.6.6 元件的固定
- 4.7 元件的属性设置
- 4.7.1 属性设置
- 4.7.2 参数设置
- 4.7.3 编辑元件外观
- 4.8 原理图连接工具
- 4.9 元件的电气连接
- 4.9.1 导线的绘制
- 4.9.2 总线的绘制
- 4.9.3 总线分支线的绘制
- 4.9.4 自动连线
- 4.9.5 放置手动连接
- 4.9.6 放置电源符号
- 4.9.7 放置接地符号
- 4.9.8 放置网络标签
- 4.9.9 放置不连接符号
- 4.10 操作实例
- 4.10.1 实用门铃电路设计
- 4.10.2 看门狗电路设计
- 4.10.3 定时开关电路设计
- 4.10.4 A/D转换电路设计
- 第5章 原理图的绘制
- 5.1 绘图工具
- 5.1.1 绘制直线
- 5.1.2 绘制多段线
- 5.1.3 绘制矩形
- 5.1.4 绘制椭圆
- 5.1.5 绘制椭圆弧
- 5.1.6 绘制圆弧
- 5.1.7 绘制贝塞尔曲线
- 5.1.8 放置文本
- 5.1.9 放置图片
- 5.2 标题栏的设置
- 5.3 原理图库
- 5.3.1 新建库文件
- 5.3.2 加载库文件
- 5.3.3 绘制库元件
- 5.3.4 绘制含有子部件的库元件
- 5.4 操作实例
- 5.4.1 音乐闪光灯电路
- 5.4.2 时钟电路
- 第6章 原理图的后续处理
- 6.1 元件的常用操作
- 6.1.1 查找
- 6.1.2 替换
- 6.1.3 定位
- 6.1.4 建立压缩文档
- 6.2 差分对的建立
- 6.3 信号属性
- 6.3.1 网络分配属性
- 6.3.2 Footprint属性
- 6.3.3 Room属性
- 6.4 电路图的检查
- 6.5 设计规则检查
- 6.6 元件编号管理
- 6.6.1 自动编号
- 6.6.2 反向标注
- 6.7 自动更新属性
- 6.8 报表输出
- 6.8.1 生成网络表
- 6.8.2 元器件报表
- 6.8.3 交叉引用元件报表
- 6.8.4 属性参数文件
- 6.9 打印输出
- 6.9.1 设置打印属性
- 6.9.2 打印区域
- 6.9.3 打印预览
- 6.9.4 打印
- 6.10 操作实例
- 6.10.1 模拟电路设计
- 6.10.2 晶体管电路图设计
- 6.10.3 时钟电路设计
- 第7章 高级原理图设计
- 7.1 高级原理图设计
- 7.2 平坦式电路
- 7.2.1 平坦式电路图特点
- 7.2.2 平坦式电路图结构
- 7.3 层次式电路
- 7.3.1 层次式电路图特点
- 7.3.2 层次式电路图结构
- 7.3.3 层次式电路图分类
- 7.4 图纸的电气连接
- 7.4.1 放置电路端口
- 7.4.2 放置页间连接符
- 7.4.3 放置图表符
- 7.4.4 放置图纸入口
- 7.5 层次电路的设计方法
- 7.5.1 自上而下的层次原理图设计
- 7.5.2 自下而上的层次原理图设计
- 7.6 操作实例
- 7.6.1 过零调功电路
- 7.6.2 自上而下绘制单片机多通道电路
- 7.6.3 自下而上绘制单片机多通道电路
- 第8章 创建元件库
- 8.1 原理图元件库编辑器
- 8.1.1 启动Library Explorer
- 8.1.2 Library Explorer图形界面
- 8.1.3 新建库文件
- 8.1.4 新建库元件
- 8.2 元件编辑器
- 8.2.1 库元件编辑器
- 8.2.2 封装编辑
- 8.2.3 元件符号编辑
- 8.2.4 过滤元件
- 8.2.5 编译元件
- 8.3 元件编辑器环境设置
- 8.4 元件的创建
- 8.4.1 创建封装
- 8.4.2 创建管脚
- 第9章 创建PCB封装库
- 9.1 封装的基本概念
- 9.1.1 常用封装介绍
- 9.1.2 封装文件
- 9.2 元器件封装概述
- 9.3 常用元器件的封装介绍
- 9.3.1 分立元器件的封装
- 9.3.2 集成电路的封装
- 9.4 Allegro Package图形界面
- 9.4.1 标题栏
- 9.4.2 菜单栏
- 9.4.3 工具栏
- 9.4.4 视图
- 9.5 设置工作环境
- 9.6 元器件的封装设计
- 9.6.1 使用向导建立封装零件
- 9.6.2 手动建立零件封装
- 9.7 焊盘的概述
- 9.7.1 焊盘的基本概念
- 9.7.2 焊盘设计原则
- 9.8 Pad Designer图形编辑器
- 9.8.1 菜单栏
- 9.8.2 工作区
- 9.9 焊盘设计
- 9.9.1 钻孔焊盘
- 9.9.2 热风焊盘设计
- 9.9.3 贴片焊盘设计
- 9.10 过孔设计
- 9.10.1 通孔设计
- 9.10.2 盲孔设计
- 9.10.3 埋孔设计
- 9.11 报表文件
- 9.12 操作实例
- 9.12.1 正方形有钻孔焊盘
- 9.12.2 圆形有钻孔焊盘
- 9.12.3 椭圆形有钻孔焊盘
- 第10章 Allegro PCB设计平台
- 10.1 PCB编辑器界面简介
- 10.1.1 标题栏
- 10.1.2 菜单栏
- 10.1.3 工具栏
- 10.1.4 控制面板
- 10.1.5 视窗
- 10.1.6 状态栏
- 10.1.7 命令窗口
- 10.1.8 工作区
- 10.2 文件管理系统
- 10.2.1 新建文件
- 10.2.2 打开文件
- 10.2.3 保存文件
- 10.2.4 打印文件
- 10.3 参数设置
- 10.3.1 设计参数设置
- 10.3.2 设置子集选项
- 10.3.3 设置盲孔属性
- 10.4 信息显示
- 10.5 用户属性设置
- 10.6 快捷操作
- 10.6.1 视图显示
- 10.6.2 Script功能
- 10.6.3 Strokes功能
- 第11章 PCB设计基础
- 11.1 印制电路板概述
- 11.1.1 印制电路板的概念
- 11.1.2 PCB设计流程
- 11.1.3 文件类型
- 11.1.4 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基本原则
- 11.2 建立电路板文件
- 11.2.1 使用向导创建电路板
- 11.2.2 手动创建电路板
- 11.3 电路板物理结构及环境参数设置
- 11.3.1 图纸参数设置
- 11.3.2 电路板的物理边界
- 11.3.3 编辑物理边界
- 11.3.4 放置定位孔
- 11.3.5 设定层面
- 11.3.6 设置栅格
- 11.3.7 颜色设置
- 11.3.8 板约束区域
- 11.4 在PCB文件中导入原理图网络表信息
- 11.5 元件布局属性
- 11.5.1 添加Room属性
- 11.5.2 添加Place_Tag属性
- 11.6 摆放封装元件
- 11.6.1 元件的手工摆放
- 11.6.2 元件的快速摆放
- 11.7 PCB编辑环境显示
- 11.7.1 飞线的显示
- 11.7.2 对象的交换
- 11.8 布局
- 11.8.1 自动布局
- 11.8.2 交互式布局
- 11.9 PCB编辑器的编辑功能
- 11.9.1 对象的选取和取消选取
- 11.9.2 对象的移动
- 11.9.3 对象的删除
- 11.9.4 对象的复制
- 11.9.5 对象的镜像
- 11.9.6 对象的旋转
- 11.9.7 文字的调整
- 11.9.8 元件的锁定与解锁
- 11.10 回编
- 11.11 3D效果图
- 11.12 操作实例
- 11.12.1 创建电路板
- 11.12.2 导入原理图网络表信息
- 11.12.3 图纸参数设置
- 11.12.4 电路板的物理边界
- 11.12.5 放置定位孔
- 11.12.6 放置工作格点
- 11.12.7 电路板的电气边界
- 11.12.8 编辑元件属性
- 11.12.9 摆放元件
- 11.12.10 元件布局
- 11.12.11 3D效果图
- 第12章 印制电路板设计
- 12.1 PCB设计规则
- 12.1.1 设置电气规则
- 12.1.2 设置间距规则
- 12.1.3 设置物理规则
- 12.1.4 设置其他设计规则
- 12.2 覆铜
- 12.2.1 覆铜分类
- 12.2.2 覆铜区域
- 12.2.3 覆铜参数设置
- 12.2.4 为平面层绘制覆铜区域
- 12.3 分割平面
- 12.3.1 使用Anti Etch方法分割平面
- 12.3.2 使用添加多边形的方法进行分割平面
- 12.4 布线
- 12.4.1 设置栅格
- 12.4.2 手动布线
- 12.4.3 扇出
- 12.4.4 群组布线
- 12.4.5 设置自动布线的规则
- 12.4.6 自动布线
- 12.4.7 PCB Router布线器
- 12.5 补泪滴
- 12.6 操作实例
- 12.6.1 时钟电路
- 12.6.2 电磁兼容电路
- 第13章 电路板的后期处理
- 13.1 电路板的报表输出
- 13.1.1 生成元件报告
- 13.1.2 生成元件清单报表
- 13.1.3 生成元件管脚信息报告
- 13.1.4 生成网络表报告
- 13.1.5 生成符号管脚报告
- 13.2 元件标号重命名
- 13.2.1 分配元件序号
- 13.2.2 自动重命名元件标号
- 13.2.3 手动重命名元件标号
- 13.3 DFA检查
- 13.4 测试点的生成
- 13.4.1 自动加入测试点
- 13.4.2 建立测试夹具钻孔文件
- 13.4.3 修改测试点
- 13.5 标注尺寸
- 13.5.1 尺寸样式
- 13.5.2 标注尺寸
- 13.5.3 编辑尺寸标注
- 13.6 丝印层调整
- 13.7 制造数据的输出
- 13.8 钻孔数据
- 13.9 元件封装符号的更新
- 13.10 技术文件
- 13.10.1 输出技术文件
- 13.10.2 查看技术文件
- 13.10.3 导入技术文件
- 13.11 env文件的修改操作
- 13.12 操作实例
- 第14章 仿真电路原理图设计
- 14.1 电路仿真的基本概念
- 14.2 电路仿真的基本方法
- 14.2.1 仿真原理图文件
- 14.2.2 仿真原理图电路
- 14.2.3 建立仿真描述文件
- 14.3 仿真分析类型
- 14.3.1 直流扫描分析(DC Sweep)
- 14.3.2 交流分析
- 14.3.3 噪声分析(Noise Analysis)
- 14.3.4 瞬态分析[Time Domain(Transient)]
- 14.3.5 傅里叶分析[Time Domain(Transient)]
- 14.3.6 静态工作点分析(Bias Point)
- 14.3.7 蒙托卡罗分析(Monte Carlo Analysis)
- 14.3.8 最坏情况分析
- 14.3.9 参数分析(Parameter Sweep)
- 14.3.10 温度分析(Temperature Sweep)
- 14.4 独立激励信号源
- 14.4.1 直流激励信号源
- 14.4.2 正弦激励信号源
- 14.4.3 脉冲激励信号源
- 14.4.4 分段线性激励信号源
- 14.4.5 指数激励信号源
- 14.4.6 调频激励信号源
- 14.5 数字信号源
- 14.5.1 时钟型信号源
- 14.5.2 基本型信号源
- 14.5.3 文件型激励信号源
- 14.5.4 图形编辑型激励信号源
- 14.6 特殊仿真元器件的参数设置
- 14.6.1 IC符号
- 14.6.2 NODESET符号
- 14.6.3 电容、电感初始值的设置
- 14.7 仿真元器件的参数设置
- 第15章 仿真电路板设计
- 15.1 电路板仿真概述
- 15.2 电路板仿真步骤
- 15.3 IBIS模型的转化
- 15.3.1 Model Integrity界面简介
- 15.3.2 IBIS to DML转换器
- 15.3.3 解析的IBIS文件结果
- 15.3.4 在Model Integrity中仿真IOCell模型
- 15.3.5 Espice to Spice转换器
- 15.4 PCB仿真图形界面
- 15.5 提取网络拓扑结构
- 15.5.1 设置叠层
- 15.5.2 直流电压值的设置
- 15.5.3 DML模型库的加载
- 15.5.4 模型分配
- 15.5.5 网络拓扑结构属性设置
- 15.5.6 提取网络拓扑结构
- 15.6 Sig Xplorer图形编辑界面
- 15.7 PCB前仿真
- 15.7.1 设置仿真参数
- 15.7.2 设置激励源
- 15.7.3 执行仿真
- 15.7.4 分析仿真结果
- 15.8 给拓扑加约束
- 15.8.1 扫描运行参数
- 15.8.2 添加、编辑拓扑约束
- 15.8.3 将拓扑结构赋给相应的网络
- 15.9 后仿真
- 附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