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37千字
字数
2017-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力图从社会环境,尤其是政治环境与个性倾向两个方面,对明代的政治人物刘健做出全面的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具体分析了刘健的家世及早期经历、政治生涯轨迹、政治活动中的人际关系,考察了刘健的著述及其思想意识,并对其做出历史的评价。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序一
- 序二
- 前言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刘健的缘起
- 一 历史人物研究的意义和一般要求
- 二 明代名臣刘健的政治地位和影响
- 三 以刘健为研究对象的直接原因
- 第二节 有关刘健学术研究状况的回顾
- 一 综合性史学著作中对刘健的涉及
- 二 明史研究专著中对刘健的介绍
- 三 明史研究论文中对刘健的论述
- 第三节 研究刘健依据的主要史料
- 一 编年史类
- 二 纪传体类
- 三 政书与方志类
- 四 明清文集与笔记类
- 五 其他杂史及谱表碑志类
- 第四节 研究刘健依据的指导理论与方法
- 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
- 二 一般史学研究方法的运用
- 第五节 研究刘健的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
- 一 研究的突出特色
- 二 研究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 三 研究的学术价值
- 第六节 本书的逻辑结构与章节安排
- 一 逻辑结构的特点
- 二 章节内容的安排
- 第一章 刘健生活的明代前中期政治环境
- 第一节 明代社会发展走势及其阶段性特征
- 一 明代建国与立制
- 二 明代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第二节 刘健所处明代前中期的政治形势
- 一 正统初期的“治世”余绪
- 二 正统中期至成化间的动荡纷乱
- 三 弘治时期的相对稳定
- 四 正德时期的政治衰败
- 第三节 明代前中期理学意识形态下的“臣道”
- 一 明代“以儒治国”的意识形态
- 二 儒家政治思想中的“君”与“臣”
- 三 明代前中期政治实践中的“臣道”
- 第二章 刘健的家世与早年经历
- 第一节 祖世、家族与乡里环境
- 一 祖世与家族背景
- 二 乡里社会生活环境
- 第二节 家教传统与求学
- 一 家教传统
- 二 刘健早年的求学情形
- 第三节 乡里交谊
- 一 与洛中名士的交游与论学
- 二 其他人际交游
- 第四节 刘健的个性与为人处世风格
- 一 影响刘健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
- 二 刘健个性特点及其在为人处世中的表现
- 第三章 刘健政治生涯中的官事经历
- 第一节 入阁前的为官经历
- 一 任职翰林院之仕宦训练
- 二 任职东宫之资历积累
- 第二节 入阁后的为政实迹
- 一 为弘治前期阁臣之历事
- 二 为弘治后期首辅之事迹
- 三 正德初期之力举“新政”
- 第三节 致仕家居的从政余绪
- 一 致仕、落职与复职家居
- 二 心忧朝政与新朝优礼
- 第四节 刘健在推进“弘治中兴”中的作用与影响
- 一 “理学”风尚营造“中兴”特色
- 二 个性品格垂范朝廷政风
- 三 通过影响孝宗推进“中兴之治”
- 第四章 刘健政治生涯中的人际关系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刘健与明前中期诸帝的君臣关系及其政治浮沉
- 一 刘健与英、宪、世宗的关系及其政治地位的平缓上升
- 二 刘健与孝宗关系的融洽及其朝廷重臣地位的形成
- 三 刘健与武宗关系的演变及其政治地位的跌落
- 第二节 与朝中重臣间的关系及其政治影响
- 一 初入仕途受朝中重臣的器重
- 二 入阁后同官间的相对和谐与合作
- 三 入阁后与部院诸卿间的相互协作
- 第三节 入阁后与其他僚属关系及其政治影响
- 一 仕宦中的同年关系及其政治影响
- 二 仕宦中的乡故关系及其政治影响
- 三 仕宦中与其他僚属故吏和门生的关系及其政治影响
- 第五章 刘健著述中反映的思想意识
- 第一节 刘健著述概说
- 一 刘健著述留存稀少的主要原因
- 二 刘健著述搜集整理的现状
- 第二节 刘健奏疏类著述中体现的政治思想
- 一 奏疏数量和类别体现的为政意识
- 二 奏疏内容反映的政治观念
- 第三节 刘健碑记铭文著述反映出的实政思想
- 一 实务类碑记著述反映的思想内容
- 二 墓志碑铭作品反映的意识倾向
- 第四节 刘健诗文作品与其著述风格
- 一 刘健诗文作品及其思想内容
- 二 刘健著述风格与特点
- 第六章 历史时代变迁中刘健的政治形象
- 第一节 明清官修典籍中的贤臣榜样
- 一 明代官修史籍中的评价
- 二 清代官修史籍中的评论
- 第二节 明清私修史书中的良相风范
- 一 明代私修史书中对刘健的认识与评价
- 二 清代私修史书中的评说与议论
- 第三节 民间流传中扑朔迷离的幻影
- 一 明清记述中有关刘健的神异现象
- 二 近代以来民间传说的神奇故事
- 三 当代“大众史学”演义中的生动角色
- 第七章 皇权专制下的名臣命运
- 第一节 贤臣良相:刘健在明清时期的政治地位与形象
- 一 “理学名臣”的型塑
- 二 政治贤辅的地位
- 第二节 治兴败窘:弘治正德时期刘健命运的起落
- 一 孝宗治政对刘健实现政治抱负的促成和制约
- 二 武宗败政使刘健政治追求的实践陷于困窘
- 第三节 明代政治环境与刘健个人命运关系的启示
- 附录一 明代名臣刘健系年纪事及资料列编
- 附录二 刘健仕政中主要人际交往关系简表
- 附录三 刘健著述类目及资料索引汇编
- 一 奏疏类著述
- 二 修书类
- 三 碑铭志记
- 四 其他诗文
- 附录四 明清官方典籍中对刘健评述列表
- 附录五 明清私修史著中对刘健评述列表
- 附录六 刘健生卒年考辨
- 一 有关刘健生卒年及其寿龄的基本史料及其记述情形
- 二 刘健生卒年及寿龄考辨
- 三 考辨刘健生卒年及其寿龄的意义
- 附录七 明代名臣刘健为官经历考论
- 一 史料中有关刘健为官经历的记述情形
- 二 刘健为官经历记述的考辨
- 三 刘健为官主要经历述列
- 四 简短的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 古籍文献
- 二 基础理论著作
- 三 近现代论著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