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系统深入研究西部散文,阐释发展历史,评析代表作家,提供研究视角。

内容简介

本书对西部散文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较多有学术价值的观点。澄清了西部散文研究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对西部散文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合理的分段,并对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归纳,这对今后的研究来说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从地域文化的视角,深入解读了西部散文中最典范的四种地域书写,对周涛和马丽华这两个最具代表性的西部作家的创作做了全面的评析,研讨了西部少数民族女作家的散文创作,对西部散文的创作模式进行了解读与阐释,提出了西部文学“为何入史”与“如何入史”的问题。为观察和分析西部散文乃至当代散文提供了一种必要的视角。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 第一章 西部散文的命名、概念及边界
  • 一 散文的概念与艺术散文的特质
  • 二 西部文学与西部散文的命名
  • 三 西部散文:概念与边界
  • 第二章 历史分野与时段特征
  • 一 延安文艺:当代西部散文的发端
  • 二 走向西部深处:探索期的西部散文
  • 三 “西部”的隆起:深化期的西部散文
  • 四 流派的诞生:兴盛期的西部散文
  • 五 多元中的主脉:分流期的西部散文
  • 第三章 西部散文的创作模式
  • 一 “游历—文化再现式”
  • 二 “体验—生命感悟式”
  • 三 “追寻—精神还乡式”
  • 第四章 西部散文的陕北想象
  • 一 革命文化题材类型:故地重游与心灵返乡
  • 二 乡土文化题材类型:风俗民情与乡土人生
  • 三 历史文化题材类型:往事追思与精神探源
  • 四 生命文化题材类型:生存体验与价值感悟
  • 第五章 西部散文的新疆想象
  • 一 散文新疆:从地理环境到人文生态
  • 二 西部精神:从意象、事象到人物形象
  • 三 美学气象:以“悲”和“力”为基调的风格形态
  • 第六章 西部散文的藏域想象
  • 一 民族志诗学:一种超越了文学范畴的写作
  • 二 复述大地的光芒:自然、神性和人性
  • 三 信仰的力量:藏域想象的文化根脉
  • 第七章 席慕蓉散文的蒙地想象
  • 一 何谓“蒙地想象”
  • 二 山河记忆: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 三 回家的路:从文化诉求到文化焦虑
  • 四 历史追怀:文献、遗存及考古
  • 五 席慕蓉散文的文学史意义
  • 第八章 西部少数民族女作家的散文创作
  • 一 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反思
  • 二 地域风情的守望与抒写
  • 三 女性话语的自觉与建构
  • 四 散文文体的创新与实践
  • 第九章 周涛的西部散文
  • 一 精神结构:生命意识与西部精神的交相辉映
  • 二 文化维度: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比照融合
  • 三 风格形态:雄浑壮美与锐智澄明的诗性组构
  • 四 周涛散文的文学史意义
  • 第十章 马丽华的西部散文
  • 一 走过西藏:西藏风情的全景式再现
  • 二 文化立场: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雪域高原
  • 三 风格趋势:史诗性风格的探索与生成
  • 第十一章 西部文学的文学史叙事
  • 一 “西部文学”作为思潮与流派
  • 二 西部文学的“入史”与“如何入史”
  • 附录:中国西部散文作家简介
  • A
  • B
  • C
  • D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