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描中国先秦文学的发展脉络。

内容简介

本书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阐述我国先秦文学的基本面貌,包括上古神话,诗经,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屈原和楚辞,秦国文学。各章分节介绍主要作品的成书过程、思想内容、艺术特和文学成,并阐明各种文学现象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继承和发展关系。

全书框架合理,资料详实,相关内容有及时结合古发现的新材料,且不少章节文词秀丽可观。不仅有助于中文专业和工作者用为参,还可满足广大古典文学爱好者不断提升自身文学理解和分析能力的需求。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写说明
  • 先秦文学概说
  • 一 先秦文学蓬勃兴盛的历史契机
  • 二 先秦文学发展的历史阶段
  • 三 先秦文学的地位和影响
  • 第一编 上古文学
  • 第一章 文学艺术的起源和上古歌谣
  • 第一节 文学艺术的起源
  • 第二节 上古歌谣
  • 第二章 上古神话传说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上古神话传说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上古神话的基本特色
  • 第四节 上古神话传说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第三章 《山海经》和《穆天子传》
  • 第一节 《山海经》的成书时代和性质
  • 第二节 《山海经》中的神话
  • 第三节 《山海经》神话的价值和影响
  • 第四节 《穆天子传》及其文学成就
  • 第二编 《诗经》
  • 第四章 《诗经》概说
  • 第一节 《诗经》的成书
  • 第二节 《诗经》的分类
  • 第三节 《诗经》的分期与作者
  • 第四节 《诗经》的应用与传授
  • 第五章 《诗经》的民间诗
  • 第一节 苦难的劳役之歌
  • 第二节 哀伤的士兵之歌
  • 第三节 热烈的恋人之歌
  • 第四节 悲戚的弃妇之歌
  • 第五节 嘲讽荒淫的歌
  • 第六节 劳动和战斗的歌
  • 第六章 《诗经》的文人诗
  • 第一节 赞美诗
  • 第二节 民族史诗
  • 第三节 政治讽喻诗
  • 第四节 贵族生活诗
  • 第七章 《诗经》的艺术成就
  • 第一节 创作方法
  • 第二节 艺术手法
  • 第三节 语言、章法、体裁
  • 第四节 《诗经》的地位和影响
  • 第三编 历史散文
  • 第八章 殷商和西周散文
  • 第一节 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 第二节 《尚书》
  • 第三节 《逸周书》
  • 第九章 《春秋》和《左传》
  • 第一节 《春秋》
  • 第二节 《左传》的作者及成书年代
  • 第三节 《左传》的思想倾向
  • 第四节 《左传》的文学成就
  • 第五节 《左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第十章 《国语》和《战国策》
  • 第一节 《国语》的作者和思想倾向
  • 第二节 《国语》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战国策》的成书时代和其中的纵横家思想
  • 第四节 《战国策》的散文艺术
  • 第五节 《战国策》的寓言故事
  • 第十一章 其他先秦历史著作
  • 第一节 《公羊传》、《穀梁传》
  • 第二节 《汲冢琐语》、《竹书纪年》
  • 第三节 《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
  • 第四编 诸子散文
  • 第十二章 《论语》和《孟子》
  • 第一节 孔子及其教育思想和文艺思想
  • 第二节 《论语》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孟子及其民本思想和文艺思想
  • 第四节 《孟子》的论辩艺术
  • 第五节 《孟子》的比喻和寓言
  • 第十三章 《老子》和《庄子》
  • 第一节 《老子》
  • 第二节 庄子及其哲学观、政治观和美学观
  • 第三节 《庄子》的寓言及其成就
  • 第四节 《庄子》散文的风格特征
  • 第五节 《庄子》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第十四章 《荀子》和《韩非子》
  • 第一节 荀子的哲学观和文艺思想
  • 第二节 《成相》和《赋篇》
  • 第三节 《荀子》的议论散文
  • 第四节 韩非的政治思想和文艺思想
  • 第五节 《韩非子》的政论散文
  • 第六节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 第十五章 《晏子春秋》和《吕氏春秋》
  • 第一节 《晏子春秋》及其民本思想
  • 第二节 晏子艺术形象的塑造
  • 第三节 《吕氏春秋》及其杂家思想
  • 第四节 《吕氏春秋》的故事和寓言
  • 第十六章 《周易》、《礼记》、《孝经》
  • 第一节 《周易》
  • 第二节 《礼记》
  • 第三节 《孝经》
  • 第十七章 墨家、前期法家和其他道家著作
  • 第一节 《墨子》
  • 第二节 《管子》
  • 第三节 《商君书》、《慎子》、《申子》
  • 第四节 《鹖冠子》、《文子》、黄老帛书
  • 第十八章 兵家、名家著作
  • 第一节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 第二节 《吴子》、《尉缭子》、《六韬》
  • 第三节 《尹文子》、《公孙龙子》、《尸子》
  • 第五编 屈原和楚辞
  • 第十九章 楚文化与楚辞的产生
  • 第一节 楚人、楚国与楚文化
  • 第二节 楚辞文体的来源、名称和结集
  • 第二十章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 第一节 屈原的时代和生平
  • 第二节 屈原的作品
  • 第三节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第二十一章 宋玉和其他楚辞作家
  • 第一节 宋玉的生平和创作
  • 第二节 宋玉的楚辞体作品《九辩》
  • 第三节 宋玉的赋体作品
  • 第四节 唐勒赋的发现
  • 附编 秦国文学
  • 第二十二章 李斯和其他秦国散文
  • 第一节 李斯的生平及其散文成就
  • 第二节 石鼓文、诅楚文、新发现的秦国文书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