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导读
类型
5.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53千字
字数
2020-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培训行业资深人士教你如何通过社群读书会提升学习效果和个人品牌价值。
内容简介
一个人读书是学习,一群人读书是创造!本书结合作者在培训行业25年的实践经验,介绍了社群读书会的核心价值和场景、社群读书会的运营、社群读书引导术、领读人计划和企业读书会等内容,旨在教会读者通过社群来学习,让读者通过书和伙伴的深度交流,开启更多视角,勾起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习的综合效果,无限延伸阅读学习。同时连接社交网络,建立个人的军师联盟来丰富生命的感悟和意义。本书适合读书会运营者、企业中层经理、希望通过读书会来提升个人品牌价值的人等阅读使用。
目录
-
封面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 社群读书会的核心价值和场景
-
01 社群读书会的核心价值
-
02 社群读书会的五大价值场景
-
本章小结
-
第2章 社群读书会的运营
-
01 解析读书会的四个层次
-
02 成立读书会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社群读书引导术
-
01 共读阶段
-
02 分享阶段
-
03 共创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领读人计划
-
01 破解读书会失败的困局
-
02 确定领读人的职责
-
03 领读人的共识思维
-
04 领读人的九大技法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读书会
-
01 常见的两种学习型组织
-
02 常见的四种企业读书会
-
本章小结
-
封底
展开全部
共读的乐趣,一起精进
好书分享🌿如何共读一本书今年带领过两场比较大型的读书会,深深地感到作为主持人,以及发起者之一,要把共读社群做好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 一个人读书是学习,一群人读书是创造。共读,其实就要让一群人主动地接触到不同的领域,从不同的视角来学习,而且在共读的过程当中,不光自己收获了成长,还能给不同的人带来实用价值以及非常大的情绪价值。🌿 这本书用领读人的九大技法告诉我们如何可以做到更好,而且通过不同类型的读书会的创办方式,让我们也静下来思索怎样让读书会中大家都有所得。而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最终学到的东西能够落地,为生活更好的生活提供价值导向。🌿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框架简明,内容充实,很多案例可以直接上手。值得推荐👍
线下及企业开展读书活动的拆书法
这本书是针对线下共读写的,缺乏线上共读的维度。线下必然涉及到环境,作者不赞同在茶吧等地开展线下读书,更建议找一个更固定的环境有保障的地方,因为我们看似不错的茶吧也许会有父母带孩子出没,有不必要的吵闹。线下共读的方法理论上是本书应该讲的核心,但我的感觉,其方法可以统一看做 “拆书帮” 的方法。如果没有看过拆书帮的书可能会对这一些方法感到有收获,知道并运用过就不觉得有太多新意,像是在复习,而且此法不太容易解决线上共读的问题。在面向对象上,作者有特定身份 —— 培训师,因此,除了以爱好和个人进步为导向的共读,他还讲了给企业做共读。依照我的感觉,其实差别不大,只是拆解成行动或形成感悟的时候更偏向于企业文化或结合相应事项的创意及落实。作者开篇写的不错,且用了总结和思维导图让人一目了然。其次,整本书篇幅也不是很长,一小时左右可以读完,是比较有重点的。开头的结构和中间探讨了什么频率举办读书会及读书会的命名还是有启发的。但整体看,会有一种不能特别好评的感觉,一方面大概是少了线上读书场景,另一方大概是过多强调了企业读书场景,还有就是方法上缺乏一些新意。不过,这件事和任何一件事相同,都不能光是看看,纸上谈兵,需要自己去做几场共读才能体会,那时候也许体会又将不同。
现学现卖,还挺实用
一个人读书是学习,一群人读书是创造。社群读书会不限于书中知识的实践运用,还包括参与者一起分享个人观点后所产生的更具体的借鉴,它可能是我们未曾想到的做法,以及忽略的问题点。社群读书会的核心价值是共读、分享、共创、网络,即 RSCN 法(Reading,Sharing,Creating,Networking)参与社群读书的过程就是如何让一群人主动接触不同领域,从不同视角来学习。分享不只是分享图书的内容,更关注人本身。在这个阶段,引导者如何让每个人做出有效的分享,是社群读书会成败的关键。理解:通过阅读图书内容,解读书中所要讲述的概念、教授的方法和工具、传达的思想和理念。感悟:理解书中内容,结合自身经验和知识产生个人观点。启发:激发我们未曾想到的新观点。创意:结合书中内容与新观点,延伸创造出新的可能。社群读书会具有很强的多元性,参与者几乎都是跨领域的,这让我们从原有领域,也就是强连接的知识链,走向弱连接的知识链。这些弱连接,也就是不同行业的知识和经验,最能够让我们跳出既有的认知框架来思考其他的可能性。人生难免会遇到很多的挑战与问题,你需要一群军师来跟你一起面对。整个团队已经拥有九个每月常态性举办一次以上的读书会,持续为组织内外部客户服务,也累积了如下成果:团队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所有伙伴都能明显感受到个人思维与表达能力的提升。协助客户提升工作、生活及婚姻幸福的能力。许多外部客户或伙伴参与读书会后,认同此团队的氛围与运作,进而加入团队。读书会的持续展开,让外界对此团队有不同看法,以此建立团队的品牌定位与形象。目前读书会领读人皆有成为讲师的机会,因为优秀的表达能力是讲师必备的能力之一。更多人会倾向在自己的群里收集信息并做出购买决策,如读书群、跑步群、美食群等。这些因成员的相同嗜好与兴趣所聚集的群,会使成员的购买意愿更高。四个步骤可以让你成功建立并运营社群。第一步:在线好吸粉。第二步:线下能保粉。第三步:彼此换粉。第四步:能够变现。为何销售人员需要组建读书会?因为销售的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是人际网络中的节点,所以以书参与的议题,以主题图书为导向,自然连接到你的业务,你就可以提供相关产品或引导客户。销售人员组建社群读书会的关键在于建立人际网络,让参与者能够感到实际产出有价值。唯有亲身体验社群读书会,才能真正感觉到有收获,关系才能得以持久维护,才能不断提升你的读书会品牌,从而让你获得更多商机。一个人走得比较快,但一群人走得比较远、比较久。。在读书会创办 3~6 个月后,参与读书会的人数会突然有大幅度的降低。这时你必须有积极正向的心态:自己要多读书,即使没有人陪自己读书和学习,这两小时也必须是我个人读书的时间。如同凯文・凯利所提到的:“一千个铁杆粉丝,就可以让你终身衣食无忧,拥有一个自己的获利系统。” 网红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把认同感转化为商业价值。换言之,你提供什么样的产品都能够让客户买单,因为大家认同你的想法与理念,知道你推荐的都是有价值的。所以网红读书会有两个阶段的操作:第一阶段是创造黏性,第二阶段是专业变现。社群读书会的基本流程分为三阶段、六步骤。第一阶段共读:开场、暖场、带读。第二阶段分享:引导讨论。第三阶段共创:共同创作,产出与下次预告。领读人可以通过两个思路,引导参与者思考:(1)读完这本书会带来什么样的收获。(2)找到参与者的需求点。通常,这几方面的思考主要从痛点、甜点、痒点、惊讶点出发。痛点,所谓痛点,就是不顺利经验带来的感觉。甜点,所谓甜点,就是满足个人的渴望。所谓痒点,就是人们对于某些东西有高度期待。还有一种痒点,是领读人在读书会的前、中、后阶段,分别找出让其他人看了会有所期待的要点,并分享出来。惊讶点,痒点的最高层次就是惊讶点,也就是创造出超越期待的感动。在开场时,领读人会让每个参与者达成共识,让参与者感受到读书会的价值,为接下来的交流、分享、创造奠定一个完美的基础。暖场,建立信任氛围。建立信任的关键技巧建立信任的关键技巧在于:由小而大,循序渐进。无论是怎样的读书会,我都强烈建议领读人必须通过带读,让每个人重新把指定的图书彻底读一遍。所谓一三一,就是:一句话。这句话可能来源于书中的内容,也可能是在分组阅读后,讨论出来的。三个重点。在讨论出全书精华的那句话后,找出三个能够解释精华所在的重点,作为辅助的论点。一个应用点。学习不仅是纸上谈兵,更要与现实生活和工作相结合,从而加深印象、学以致用。所谓真正读完一本书,并非逐页读完,只要能通过阅读学习到新的概念、知识或一项新的应用工具,这本书的使命就完成了。中国社群女王谢晶曾说:“做社群就像盖寺庙,就是一个初心、一块地,来不来人都得念经。” 无论读书会参与者是多是少,仍然保持当初做社群的信念、初衷,才有可能创造聚集人气的环境,吸引相信的人前来。作为领读人,你一定要理解,人们是基于某种认同感才来参加读书会的,领读人要做的就是强化这种认同感,并赋予参与者参与进来的意义,即目的。人们会因为相信某种事物,从而认同所相信的事物,所以领读人在带领读书会的过程中首先要理解,也要让参与者理解:为什么我们要聚在一起读书?这有什么好处?让参与者了解原因,除了赋予他们加入读书会的意义,也要激发他们持续参与的动机。身为领读人,你要让参与者了解:达到目的有各种途径,要解决问题有各种可能的答案。为了让读书会长久运作,并且配合不同主题进行,我们在带读、引导讨论和共同创作等步骤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九大技法,它们分别是:一三一法;议题精读法;便利贴法;动态辩论法;小 S 引导术;子弹思考法;心智图法;曼陀罗法;世界咖啡。
- 查看全部8条书评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