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82千字
字数
2019-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球气候治理研究:分析趋势、政策、技术及中国挑战与机遇。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情景分析、文献评估、德尔菲、成本效益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科技文献趋势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后的巴黎谈判进展进行梳理,详尽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欧盟、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印度、南非、巴西)的气候治理和低碳发展趋势及政策,同时对国际机构(Future Earth, UNDP,UNEP,WMO, IEA)和三极地区等热点机构的气候治理趋势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明确指出我国气候治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我国分阶段、分区域、分行业的低碳发展路线图。本书对主要行业的减排支撑技术进行筛选评估,明确了我国的减排成本与潜力,提出了低碳技术清单,完成了低碳技术发展的路线图,对低碳技术集成、示范部署和支撑政策进行了分析,对中国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战略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目录
- 目录
- 第一章 全球气候治理整体趋势与特点
- 第一节 全球治理与全球气候治理发展现状
- 一 全球治理的起源与发展
- 二 全球气候治理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全球气候治理模式调整
- 一 自上而下的京都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
- 二 自下而上的巴黎模式的出现及其内涵
- 第三节 全球气候治理结构调整和发展
- 一 全球气候治理模式及其区分
- 二 新时代全球气候治理结构的新发展
- 第二章 全球气候治理研究态势
- 第一节 全球气候治理研究总体发展态势
- 第二节 全球气候治理研究国家/地区分布特征
- 第三节 全球气候治理研究机构分布特征
- 第四节 全球气候治理研究相关领域分布特征
- 第五节 全球气候治理研究热点及热点研究区域分析
- 第六节 中国气候治理研究态势
- 一 总体趋势
- 二 研究机构
- 三 研究领域
- 小结
- 第三章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总体进展
- 第一节 《巴黎协定》体现了国际气候制度的发展变迁
- 一 《巴黎协定》主要特征
- 二 《巴黎协定》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巴黎会议后全球气候治理的新特征
- 一 气候变化问题成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抓手
- 二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二分法”逐步解构,南北阵营分化重组,减排义务分配原则面临重构
- 三 大国外交与全球民主之间的平衡在谈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 四 全球气候治理的主体更加多元与分散,多边气候框架外的治理机制迅速发展
- 五 气候变化问题与更多的多边国际机制相结合,日益成为全球治理与结构转型的重要部分
- 六 气候与能源和资源的纽带关系被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对地缘政治格局带来深远影响
- 七 气候变化作为非传统安全的一部分,进入更广泛的决策视野
- 第三节 主要谈判议题进展
- 一 国家自主贡献
- 二 资金议题
- 三 适应和损失损害议题
- 四 透明度议题
- 第四章 欧盟气候治理格局与趋势
- 第一节 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
- 第二节 欧盟气候变化目标及政策
- 一 欧盟气候和能源目标及进展
- 二 欧盟气候治理最新进展
- 第三节 欧盟能源领域政策
- 一 欧盟能源效率政策
- 二 欧盟可再生能源政策
- 第四节 欧盟交通运输领域政策
- 第五节 欧盟碳排放交易发展趋势
- 一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建立及其特点
- 二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最新动向与发展趋势
- 第六节 欧盟气候变化科技研发与国际融资
- 一 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研发
- 二 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融资
- 第五章 美国气候治理格局与趋势
- 第一节 美国气候治理发展过程
- 一 美国气候治理发展阶段划分
- 二 奥巴马政府2015年以来的气候治理
-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气候治理格局
- 一 政府内阁及气候治理机构调整
- 二 大幅削减气候变化相关机构预算
- 三 相关领域的政策改变
- 第三节 美国地方层面的气候治理格局
- 一 州层面的气候政策
- 二 非国家参与者的相关倡议
- 三 美国民众对气候变化及《巴黎协定》的态度
- 四 非国家参与者采取气候行动的未来空间
- 第四节 美国第四次气候评估报告
- 一 报告主要结论
- 二 报告要点分析及特点
- 第六章 其他主要发达国家气候治理格局与趋势
- 第一节 英国
- 一 英国气候治理机构
- 二 英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进展
- 三 英国气候变化风险评估
- 四 英国脱欧对气候治理的影响
- 第二节 德国
- 一 德国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
- 二 德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 三 德国能源转型政策
- 四 德国气候变化科技研发与融资
- 第三节 法国
- 一 法国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
- 二 法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 三 法国能源转型政策发展
- 四 法国气候变化科技研发与融资
- 第四节 澳大利亚
- 一 澳大利亚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
- 二 澳大利亚应对气候变化预算
- 三 澳大利亚气候变化治理措施
- 第五节 日本
- 一 日本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
- 二 日本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
- 三 日本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行动和政策措施
- 第七章 主要发展中国家气候治理格局与趋势
- 第一节 印度
- 一 印度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
- 二 印度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国家行动和政策措施
- 三 印度气侯政策的未来
- 第二节 巴西
- 一 巴西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
- 二 巴西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 三 巴西应对气候变化预算
- 第三节 南非
- 一 南非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
- 二 南非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 三 南非清洁能源政策进展
- 第四节 墨西哥
- 一 墨西哥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
- 二 墨西哥应对气候变化最新趋势
- 第五节 沙特阿拉伯
- 一 提交国家自主贡献,批准《巴黎协定》
- 二 发布2030愿景,促进可再生能源转型
- 第八章 国际机构气候治理
- 第一节 国际能源署
- 一 管理机构
- 二 关注的重点领域
- 三 IEA在国际气候治理中的贡献
- 第二节 世界气象组织
- 一 管理机构
- 二 关注的重点领域
- 三 WMO在国际气候治理中的贡献
- 第三节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 一 管理机构
- 二 关注的重点领域
- 三 UNEP在国际气候治理中的贡献
- 第四节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 一 管理机构
- 二 关注的重点领域
- 三 UNDP在国际气候治理中的贡献
- 第五节 未来地球计划
- 一 管理机构
- 二 关注的重点领域
- 三 未来地球计划在国际气候治理中的贡献
- 第九章 三极气候变化与地缘政治
- 第一节 南极
- 一 南极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 二 南极气候科学研究计划与发展战略
- 三 南极气候治理与地缘政治
- 第二节 北极
- 一 北极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 二 北极气候科学研究计划与发展战略
- 三 北极气候治理与地缘政治
- 第三节 青藏高原
- 一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 二 青藏高原气候科学计划与战略
- 三 青藏高原气候治理与地缘政治
- 第十章 中国气候治理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 第一节 全球气候治理形势
- 一 减排缺口
- 二 资金缺口
- 三 技术缺口
- 四 领导力缺口
- 第二节 中国气候治理的挑战
- 一 中国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
- 二 中国碳市场建设有待加快
- 三 绿色“一带一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化平台
- 四 适应能源结构调整的市场化改革非常关键
- 五 二氧化碳总量控制逐步替代目前的能源总量控制
- 六 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能力仍有欠缺
- 第十一章 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战略思考
- 第一节 当前气候变化研究的基本方向分析
- 一 新能源技术研究和产业化
- 二 国际制度安排和新型地缘关系
- 三 环境气候经济学及绿色创新经济学研究
- 四 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 五 气候变化立法
- 六 气候变化的风险研究
- 第二节 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战略建议
- 一 战略目标
- 二 战略建议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