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南下干部:1949年跨越长江建设新区,为新中国解放与建设作出贡献。

内容简介

南下干部,是指1948年底至1949年初,中共中央为解放全中国,完成广大南方地区的接管与建设事业,而从华北老区抽调数万名干部,告别家乡,随军南下,奔赴南方新区进行工作,是为新中国建立而披荆斩棘、开创基础的重要事业。1949年初,中共冀鲁豫区、冀南区在今聊城地区(鲁西北)抽调了数千名干部过江南下,进行新区接管工作。他们告别了父母、妻儿与故土后,跟随部队渡过长江,分赴南京、湘北、赣东北等新区进行接管与建设工作,随后,接管赣东北的聊城地区南下干部又继续西进贵州,最终到达黔东南地区,建立了当地中国共产党各级政权机关。聊城南下干部克服与华北家乡风俗迥异、语言不通、举目无亲、自然环境恶劣、敌匪势力猖獗等诸多困难,为祖国中南、西南的解放与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本书通过大量一手原始档案资料,对南下当事人及其留鲁后人的口述访谈,对1949年聊城地区南下干部动员、整训、行军及在南下地接管、建设工作、所遇到的困境及其解决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对华北南下干部及南下事业的研究有所增益。

目录

  • 目录
  • 引言
  • 一 研究意义
  • 二 资料来源
  • 三 解放战争时期的聊城地区
  • 第一章 战略初定:南下指示的发布与华北局的部署工作
  • 一 中央“南下”指示的发布与华北局的动员部署
  • 二 冀鲁豫区和冀南区的南下部署
  • 三 1949年以前聊城地区的五次北上与南下工作
  • 第二章 克服万难:“南下”前干部的心态与地方党委的解决
  • 一 “南下”前干部的心态及其原因
  • 二 基层组织的动员举措及其效果
  • 第三章 听党指挥:聊城地区的“南下”组织工作
  • 一 冀鲁豫区六地委的南下组织工作
  • 二 冀鲁豫区九地委的南下组织工作
  • 三 冀南区的南下组织工作
  • 第四章 风雨千里:南下干部的整训与行军
  • 一 冀鲁豫区南下干部的整训与行军
  • 二 冀南区南下干部的整训与行军
  • 第五章 建政湘北:冀南区干部在南下地的工作
  • 一 接管各级政权
  • 二 征粮与发展生产
  • 三 实施土地改革
  • 第六章 接管政权:冀鲁豫南下干部在南下地的初步工作
  • 一 从南京到重庆——冀鲁豫九地委南下干部的接管工作
  • 二 接管赣东北——冀鲁豫六地委南下干部的开创工作
  • 第七章 披荆西南:冀鲁豫南下干部在黔东南的浴血奋斗
  • 一 挺进大西南
  • 二 接管黔东南
  • 三 艰难时期
  • 结语 “南下”的历史贡献与“南下精神”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