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37千字
                       字数
                        2024-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性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百余所高校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硕士教材或考研参考用书,2015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
全书以广博的视野、深厚的学养、深入浅出的笔触、生动流畅的语言,分专题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问世以来广受好评,几经修订,不断吸收最新的学术研究和考古发掘成果,并融入作者的思考,以期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简论
 - 一 文化与中国文化
 - 二 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 三 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
 - 四 中国文化的未来
 - 第二章 地理概况
 - 一 黄河、长江与中国文明
 - 二 中国历代疆域
 - 三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 四 现行省、市、自治区名称的由来
 - 第三章 历史纵横
 - 一 中国文化的源头
 - 二 三皇五帝
 - 三 中国的王朝
 - 四 中国的皇帝
 - 五 中国的宰相
 - 六 外戚与宦官
 - 七 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
 - 第四章 姓氏与名、字、号
 - 一 姓氏的产生与发展
 - 二 姓氏的主要来源
 - 三 古代的望族和大姓
 - 四 姓氏混杂与谱牒
 - 五 全国姓氏数量
 - 六 中国人的名、字与号
 - 第五章 汉字
 - 一 汉字的产生
 - 二 现存最早的汉字
 - 三 石鼓文
 - 四 汉字的结构——“六书”
 - 五 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
 - 六 汉字的改革与汉字现代化
 - 第六章 学术思想
 - 一 孔孟之道
 - 二 老庄思想
 - 三 墨家学说
 - 四 法家学说
 - 五 汉代经学
 - 六 魏晋玄学
 - 七 宋明理学
 - 八 清代朴学
 - 第七章 宗教信仰
 - 一 多神信仰和三大崇拜
 - 二 佛教
 - 三 道教
 - 四 伊斯兰教
 - 五 基督教
 - 第八章 古代教育
 - 一 古代的学校教育
 - 二 明清时代的国子监
 - 三 书院的兴起与衰落
 - 四 古代的家庭教育
 - 五 清代的学塾教育
 - 第九章 科举制度
 - 一 科举制以前的选士制度
 - 二 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 三 明清时代的三级考试
 - 四 科举制的影响与功过
 - 第十章 典籍藏书
 - 一 经书
 - 二 史书及其类别
 - 三 类书和辞书
 - 四 方志
 - 五 官藏与私藏
 - 六 版本与善本
 - 七 图书分类
 - 第十一章 科技成就
 - 一 天文与历法
 - 二 农学
 - 三 算学
 - 四 医学
 - 五 地学
 - 六 四大发明
 - 第十二章 传统建筑
 - 一 古代城池
 - 二 宫殿建筑
 - 三 帝王陵寝
 - 四 万里长城和关隘
 - 五 古代桥梁
 - 六 古代园林与亭台楼阁
 - 七 宗教祭祀建筑
 - 八 装饰性建筑
 - 九 衙署与会馆
 - 十 北京四合院与各地民居
 - 十一 古代大型水利工程
 - 第十三章 古典文学
 - 一 诗词作品及诗人
 - 二 散文及其作者
 - 三 辞赋及其作者
 - 四 戏剧及戏剧家
 - 五 小说及小说家
 - 第十四章 各类艺术
 - 一 书法艺术
 - 二 绘画艺术
 - 三 雕塑艺术
 - 四 戏曲艺术
 - 五 民族音乐艺术
 - 六 楹联艺术
 - 第十五章 精美器物
 - 一 玉器
 - 二 青铜器
 - 三 瓷器
 - 四 文房四宝
 - 第十六章 风俗习惯
 - 一 茶酒与烹调
 - 二 衣冠服饰
 - 三 婚俗与葬俗
 - 四 民族祥瑞动物
 - 五 名贵花木
 - 六 民族节日
 - 七 其他崇尚和禁忌
 - 第十七章 中外文化交流
 - 一 海上仙山和徐福东渡
 - 二 陆海“丝绸之路”
 - 三 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
 - 四 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
 - 五 郑和下西洋
 - 六 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
 - 附录 中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
 - 修订絮语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