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儿童权利视角推进家庭教育服务体系的现代化。

内容简介

自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来,如何弥补家庭教育法律法规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之间的巨大差距,是家庭教育研究者亟须回答的时代之问。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出发,家庭教育服务是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实现的重要制度安排。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着重分析家庭教育服务的目标导向和建立预防性家庭教育服务体系的意义。中篇系统回顾了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代表性家庭教育服务项目,并分析了其发展背景、理论基础、服务体系和实践效果。下篇则详细展示了符合我国社会文化特点的家庭教育服务项目的试点过程、准随机对照实验和追踪随访效果,为构建中国特色城乡家庭教育服务体系提供了科学方案和实践路径。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 序
  • 前 言
  • 上篇:儿童保护与家庭教育服务的构建方略
  • 第一章 儿童保护与家庭教育服务
  • 一、儿童保护的国际共识
  • 二、儿童保护的政策取向与家庭服务
  • 三、中国儿童福利制度转型与家庭教育服务体系构建
  • 四、研究目标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儿童虐待与忽视对自尊影响的元分析
  • 一、儿童虐待与忽视同自尊关系的文献回顾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公共卫生视角下的儿童虐待与忽视及其循证干预
  • 一、公共卫生视角及儿童虐待与忽视的三级预防体系
  • 二、儿童虐待与忽视的全球流行情况及其经济社会后果
  • 三、儿童虐待与忽视的负面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四、证据为本的干预和儿童虐待与忽视的预防策略
  • 参考文献
  • 中篇:国际循证家庭教育服务项目的系统回顾
  • 第四章 美国的家访项目
  • 一、美国家访项目的历史沿革和项目背景
  • 二、家访项目的理论基础
  • 三、家访项目的不同模式
  • 四、家访项目在预防儿童虐待与忽视中的循证效果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澳大利亚的积极教养项目
  • 一、澳大利亚积极教养项目的发展历程
  • 二、积极教养项目的理论基础
  • 三、育儿能力的自我调节模型与积极教养项目实施原则
  • 四、积极教养项目的不同干预层级
  • 五、积极教养项目的循证干预效果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亲子互动疗法对高收入国家儿童虐待与忽视的效果研究
  • 一、亲子互动疗法的开发与研究历程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中低收入国家家庭教育服务项目的系统综述
  • 一、中低收入国家家庭教育服务项目的文献回顾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下篇:中国家庭教育服务的探索创新
  • 第八章 中国跨代合作育儿及儿童保护的行动逻辑
  • 一、中国跨代合作育儿的社会文化背景
  • 二、分析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五、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中国“赋能父母 慧育未来”家庭教育服务项目及其可行性研究
  • 一、国际循证家庭教育服务项目在中国的本土化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中国“赋能父母 慧育未来”家庭教育服务项目的准随机对照实验
  • 一、中国家庭教育服务项目的实施效果探索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中国“赋能父母 慧育未来”家庭教育服务项目的效果追踪研究
  • 一、中国家庭教育服务项目的持续效果追踪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十二章 农村父母参与家庭教育服务项目的促进因素与障碍因素
  • 一、家庭教育服务项目在农村开展的现实考量
  • 二、分析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五、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推荐阅读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