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17千字
字数
2017-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展现民国政治史研究,八大主题涵盖南北政权及重要政治人物。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展现了当代中国在民国政治史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发展历程。主体内容分为八部分:一是介绍对南京临时政府的研究,二是介绍对北洋政治的研究,三是介绍对国民革命时期的国民党政权(1924—1927)的研究,四是介绍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民党政权(1928—1932)的研究,五是介绍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民党政权(1932—1937)的研究,六是介绍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政权(1937—1945)的研究,七是介绍对内战时期的国民党政权(1946—1949)的研究,八是介绍对国民党政治人物的研究。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
- 总序
- 序一
- 序二
- 目录
- 导论 中华民国史研究的缘起、发展、趋向和展望
- 一 民国史研究的缘起
- 二 民国史研究的发展历程
- 三 民国史研究的新进展
- 四 影响民国史研究的若干因素
- 五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六 民国史研究趋向前瞻
- 第一章 南京临时政府研究
- 一 围绕政权性质的争论
- 二 关于政治、法律制度的研究
- 三 失败原因的讨论
- 四 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
- 第二章 北洋政治研究
- 一 制度与组织
- 二 北洋军阀
- 三 政治纷争与反北洋运动
- 四 北洋人物研究
- 第三章 国民革命时期的国民党政权(1924—1927)
- 一 从国共斗争到国民党内派系斗争
- 二 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 三 多重视角与研究方法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民党政权(1928—1932)
- 一 统一局面的初步形成
- 二 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整合
- 三 “九一八”事变与民国政局
- 四 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权建设的开端
-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民党政权(1932—1937)
- 一 内外压力下的中央集权
- 二 地方实力派的离心力
- 三 国民党政权对社会统治的巩固
- 第六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政权(1937—1945)
- 一 战时体制:从全盘否定到强调“双重性格”
- 二 战时国民党:从高层派系转向基层组织
- 三 战时的蒋介石:从“人民公敌”到“国家领袖”
- 四 战时外交:从妥协投降到大国地位的确立
- 五 战时国共关系:从共国关系向国共关系的转变
- 六 战时民主政治运动:立足于第三种势力与国民党自身视角的出现
- 第七章 内战时期的国民党政权(1946—1949)
- 一 战与和的变奏
- 二 战后东北问题
- 三 内战中的国民政府
- 四 民主党派与中间路线
- 第八章 国民党政治人物研究
- 一 孙中山研究
- 二 蒋介石研究
- 三 胡汉民研究
- 四 汪精卫研究
- 五 地方实力派人物研究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