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纠正认知,读懂严重危机背后的真实心理。

内容简介

国际自杀预防协会主席罗里·奥康纳教授,将30年研究成果浓缩成这本实用手册,系统性解答以下三个核心问题:谁可能自杀、他们为什么自杀、关键时刻怎样保护他们。

关于自杀者的动因和行为,本书澄清了14种常见误解,纠正了7种偏见。同时提供了一份完整的自杀干预实用指南,包含:针对高危人群的四套专业心理干预方案;快速阳断自杀冲动的“六步安全计划”;“简短接触”式干预,非专业人员也能实施,还针对自杀者亲友和心理工作者,给出心理支持策略。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 PART 1关于自杀,我们了解得其实不多
  • 1受害者及时间
  • 谁有自杀风险?
  • 语言很重要
  • 2感受自杀之痛
  • 社会联结的重要性
  • 3厘清错误观念
  • 关于自杀的错误观念
  • PART 2与其说是寻死,不如说是想结束痛苦
  • 4人们为什么自杀?
  • 羞耻和愤怒
  • 5自杀不代表……
  • 6自杀路径及当事人感受
  • 自杀、逃离和被困
  • 精神痛苦
  • 7自杀行为的动机-意志综合模型
  • 前动机阶段
  • 动机阶段
  • 从自杀念头到自杀行为
  • PART 3如何有效保护有自杀倾向的人
  • 8简短接触干预
  • 9安全计划
  • 安全计划的六个步骤
  • 安全计划口袋卡
  • 10长期干预
  • PART 4救助容易自杀的人,以及因自杀痛失所爱的人
  • 11如何与有自杀倾向的人交谈
  • 询问自杀问题的贴士
  • 12为有自杀倾向的人提供救助
  • 当一个年轻人有自杀念头或者正在自我伤害时,为家庭提供支持
  • 救助一名有自杀倾向的朋友或者同事
  • 13渡过身边人自杀后的难关
  • 救助因自杀而痛失所爱的人
  • 来访者或患者自杀的专业人士
  • 后记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7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你的苦我无法感同身受,但我愿意陪伴

    作者奥康纳的论述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地基上。他领导的 “自杀行为研究实验室” 积累了超过二十年的临床数据,这使他的分析摆脱了感性的猜测。书中清晰剖析了 “自杀扳机” 如何扣响:当痛苦超出个体的承受阈值,当绝望感彻底淹没希望,自杀不再是 “软弱的选择”,而成为脑海中唯一的出口。这种解释极具颠覆性 —— 它让我们理解,决定性的瞬间并非源于一时冲动,而是长期心理痛苦持续累积的必然结果。作者特别强调了 “心理痛觉” 这个概念。有些人天生对心理痛苦更敏感,如同有人对物理疼痛耐受度更低。这种差异无关道德或意志力,而是真实的生理心理机制。书中揭示了自杀者的矛盾心境。他们并非单纯 “想死”,更多是 “无法再这样活下去”。求死的决绝与对联结的渴望在内心激烈交战。这解释了为什么一句及时的关心、一次不带评判的倾听,就可能成为扭转局面的支点。作者用大量案例证明,当一个人感到被真正理解和接纳时,心理痛觉的强度会真实地降低。这为预防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 —— 我们的共情不是可有可无的安慰,而是切实的心理干预。作为译作,李昊的翻译值得称道。他成功保留了奥康纳严谨的学术脉络,同时让文字具有可触的温度。专业术语被转化为流畅易懂的表达,却没有牺牲思想的精确性。这种平衡让本书既适合心理学从业者,也对普通读者足够友好。本书的实践价值尤为突出。作者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提供了识别危机信号的具体指南。他列举了容易被忽视的前兆:比如突然安排身后事、毫无缘由地将珍贵物品送人、在长期抑郁后出现反常的平静。更重要的是,他指导读者如何有效回应 ——“你很痛苦,但我在这里陪你”,远比 “想开点” 更有力量。直接询问自杀念头不会植入想法,反而可能打开救助的通道。后疫情时代,全球范围的心理危机尚未完全消退,对有效心理干预的需求前所未有地迫切。作者的工作恰好填补了关键空白 —— 他让我们看到,预防自杀不仅是医疗问题,更是深刻的社会议题。它要求我们重建社区的联结网络,改变对心理问题的污名化态度,让寻求帮助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多希望我能拉住你》这个充满人情味的书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全书精髓。它承认个体的无力感 —— 我们无法完全消除所爱之人的痛苦,但同时又肯定了联结的力量 —— 伸出手的尝试本身就有意义。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多希望我能拉住你》多希望不是拉住你,而是所谓的自杀,甚至是自杀倾向都不曾与您沾边。一个充满压力的世界,一个每个人都在拼命奔跑却只能留在原地的世界,一个看不见未来而之前路和脚下路都在崩塌的世界。要我怎么不担心您。如果您真的不能感到快乐,那么请不要不在意,走出去看看蓝天白云,和朋友推杯换盏一番,找个没有其他人的地方大声的说出来,只要是自己可以释放压力的方式,又不影响别人那就去试试。做为一个 “外人”,这个情况离我们并不远,不要相信那是别人家的事情,保持一份敬畏,保持一份真诚,如果需要帮助,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帮助。有些时候,也许只是一个微笑,也许只是一句鼓励,也许就是那个肯定的眼神,您做的的胜造七级浮屠。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