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1千字
字数
2014-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穿越历史之雾,使自己重新成为那个陌生人。
内容简介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激烈的历史转折带来社会意识的深刻改变。在诗歌领域,宏大的文化想象黯淡了,众多诗人所持有的新诗学概念,写作中主题和内容的重心调整,语言技艺的更精微磨砺,这些变化积累到九十年代后半期,终于凝结成“九十年代诗歌”概念。
本书主要聚焦中国先锋诗歌在八九十年代间的演变与九十年代诗歌的两种精神面相。作者从寻根诗和海子的文化史诗开始,探讨了诗歌如何通过改造“传统”概念来传达文化反思。继而又以王家新、欧阳江河、多多、韩东、于坚、臧棣、张枣、肖开愚等人的诗作为例,重新反思有关“纯诗/纯文学”问题,描述九十年代诗歌的“叙事”转向。
作者意在探究八九十年代先锋诗歌的转换和分化过程,也更关注诗歌意识在两个时代既相异又汇通的踪迹。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上海文学批评的青年力量
- 序言
- 第一章 史诗的失败:对诗歌进入九十年代的一种描述
- 第一节 “一次性行动的诗歌”:创造传统,创造真理
- 第二节 颓败的崇高
- 第二章 “词与物”的对峙与弃绝
- 第一节 纯文学/纯诗:方法,语义
- 第二节 在词语和自我的边境线上……
- 第三节 词的倒逆:半个和一个,多和少
- 第四节 “谁在说话”:“词与物”的语言学症候
- 第三章 “叙事”中的历史与记忆
- 第一节 叙事:两个面相
- 第二节 诗歌变形记和“幽灵”的转喻
- 第三节 身体地理学与“间歇”的诗意
- 第四节 “名与命”:诗歌叙事,或一种历史记忆形式
- 第四章 “民间”,想象的空无之地
- 第一节 虚无和虚无的深度
- 第二节 “拒绝隐喻”的隐喻
- 第三节 “雾中的陌生人是……”
- 结语
- 附录 多多:张望,又一次提高了围墙……
-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