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摄像技术实务全面指导:入门到创作。

内容简介

本书对摄像技术与实务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系统地论述了摄像从入门到提高再到摄像创作需要掌握的技巧和方法。本书第1~2章为认识摄像机的部分;第 3~6摄像技术部分;第7章为场面调度;第8章为分镜头脚本设计部分;第9章为电视新闻的拍摄;第10章为微电影的拍摄;第11章为婚庆的拍摄。

目录

  • 封面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理论方法篇
  • 学习单元1 摄像机的奥秘——摄像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1.1 摄像机的发展历程
  • 1.2 摄像机的类别
  • 1.2.1 广播级摄像机
  • 1.2.2 业务级摄像机
  • 1.2.3 家用级摄像机
  • 1.3 摄像机的基本组成
  • 1.3.1 镜头
  • 1.3.2 机身
  • 1.3.3 寻像器
  • 1.3.4 话筒
  • 1.3.5 电源
  • 1.3.6 三脚架
  • 学习单元2 稳住,开始拍摄!——摄像机基本操作
  • 2.1 拿稳摄像机
  • 2.1.1 肩扛式
  • 2.1.2 手持式
  • 2.1.3 掌托式
  • 2.1.4 下蹲式
  • 2.1.5 托举式
  • 2.1.6 抱持式
  • 2.1.7 依托式
  • 2.1.8 使用三脚架
  • 2.1.9 摄像稳定装置——斯坦尼康
  • 2.1.10 使用摇臂与轨道
  • 2.1.11 持机方式比较
  • 2.2 使用摄像机
  • 2.2.1 拍摄前准备
  • 2.2.2 摄像调整
  • 2.2.3 摄像机操作过程
  • 2.2.4 数码摄像机的保养
  • 技术基础篇
  • 学习单元3 镜头里的世界——电视画面构图
  • 3.1 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及要求
  • 3.1.1 什么是画面构图
  • 3.1.2 电视画面构图的5个特点
  • 3.2 电视画面构图的元素及结构
  • 3.2.1 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
  • 3.2.2 画面结构的4个结构成分
  • 3.3 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要求
  • 3.4 电视画面构图的形态
  • 3.4.1 静态构图
  • 3.4.2 动态构图
  • 3.4.3 综合构图
  • 3.4.4 封闭式构图与开放式构图
  • 3.4.5 封闭式与开放式构图相结合的构图形式
  • 3.5 电视画面构图的一般规律
  • 3.5.1 均衡的规律
  • 3.5.2 构图元素的视觉重量大小的规律
  • 3.5.3 平衡画面的方法
  • 学习单元4 流动的画面——拍摄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
  • 4.1 固定画面的概念及特点
  • 4.2 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
  • 4.2.1 注意捕捉动感因素,增强画面内部活力
  • 4.2.2 注意纵向空间和纵深方向上的调度和表现
  • 4.2.3 固定画面的拍摄与组接应注意镜头内在的连贯性
  • 4.2.4 固定画面构图的艺术性和可视性
  • 4.2.5 固定画面“稳”字当头
  • 4.3 运动摄像
  • 4.3.1 推摄
  • 4.3.2 拉摄
  • 4.3.3 摇摄
  • 4.3.4 移摄
  • 4.3.5 跟摄
  • 4.4 综合运动摄像
  • 学习单元5 光与影的艺术——摄像用光
  • 5.1 不可不知的摄像用光
  • 5.1.1 影视画面的光效与衔接
  • 5.1.2 光的作用
  • 5.2 稳稳把握摄像用光
  • 5.2.1 随心所欲用光造型
  • 5.2.2 解密光与影
  • 5.2.3 必须掌握的五大造型光
  • 5.2.4 独具匠心营造两大光效
  • 5.3 题材用光不能混淆
  • 5.4 布光技法
  • 5.4.1 大场面布光技法
  • 5.4.2 小场面布光技法
  • 5.4.3 静态布光技法
  • 5.4.4 群体布光技法
  • 5.4.5 动态布光技法
  • 学习单元6 画面之中有巧思——选择摄像机位与取景
  • 6.1 拍摄距离与景别
  • 6.1.1 远景(大全景)
  • 6.1.2 全景
  • 6.1.3 中景
  • 6.1.4 近景
  • 6.1.5 特写
  • 6.2 拍摄角度与构图
  • 6.2.1 正面角度
  • 6.2.2 侧面角度
  • 6.2.3 背面角度
  • 6.2.4 斜侧角度
  • 6.2.5 反拍角度
  • 6.3 拍摄高度与画面特点
  • 6.3.1 平角度
  • 6.3.2 俯角度
  • 6.3.3 仰角度
  • 6.3.4 顶角度
  • 6.4 单机位和双机位拍摄实例
  • 6.4.1 单机采访的思路与过程
  • 6.4.2 双机采访的思路与过程
  • 学习单元7 拍摄场面的把控——摄像场面调度和基本规律
  • 7.1 场面调度
  • 7.1.1 场面调度的源流
  • 7.1.2 电视场面调度
  • 7.2 轴线规律
  • 7.2.1 轴线的3种类型
  • 7.2.2 避免越轴的方法
  • 7.2.3 解决越轴的方法
  • 7.3 镜头调度三角形原理
  • 7.3.1 三角形原理的3种形式
  • 7.3.2 三角形原理运用技巧
  • 学习单元8 第一个作品——设计分镜头脚本
  • 8.1 剧本内容的把握
  • 8.1.1 冲突和事件
  • 8.1.2 主题和主题思想
  • 8.1.3 情节结构
  • 8.1.4 人物和人物关系
  • 8.1.5 体裁
  • 8.1.6 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
  • 8.2 角色表演的设计
  • 8.2.1 演员以导演的分镜头剧本进行创作
  • 8.2.2 演员必须建立镜头感
  • 8.2.3 影视制作特点制约下的表演
  • 8.2.4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理论体系
  • 8.3 声音的设计
  • 8.3.1 影视作品中声音的作用
  • 8.3.2 影视作品中的人声
  • 8.3.3 影视作品中的音效
  • 8.3.4 电影的音乐
  • 8.4 分镜头设计中的重点
  • 8.5 故事节奏的控制
  • 8.5.1 外在节奏的跃动
  • 8.5.2 内在节奏的旋律
  • 8.5.3 节奏的融合
  • 8.6 影片《梅兰芳》片段分镜头脚本案例
  • 技术实务篇
  • 学习单元9 拍摄电视新闻
  • 9.1 电视新闻的分类
  • 9.1.1 突发新闻类
  • 9.1.2 可预见新闻类
  • 9.1.3 趣闻新闻类
  • 9.1.4 会议新闻类
  • 9.1.5 同期声新闻类
  • 9.2 会议报道的角度与切入点
  • 9.2.1 从新信息入手
  • 9.2.2 从社会焦点入手
  • 9.2.3 以会议为依据
  • 9.3 电视新闻的拍摄技巧
  • 9.3.1 电视新闻的画面构成
  • 9.3.2 画面的方向性
  • 9.3.3 现场拍摄
  • 9.3.4 同期声的录取
  • 9.3.5 按后期编辑的要求拍摄
  • 学习单元10 拍摄微电影
  • 10.1 微电影制作的一般流程
  • 10.2 加强拍摄的稳定性
  • 10.3 把握画面构图
  • 10.3.1 画面的尺寸
  • 10.3.2 画面的构图
  • 10.3.3 画面的景深
  • 10.4 微电影的拍摄技巧
  • 10.4.1 推拉镜头技巧
  • 10.4.2 摇镜头技巧
  • 10.4.3 移镜头技巧
  • 10.4.4 跟镜头技巧
  • 10.4.5 甩镜头技巧
  • 10.4.6 旋转镜头技巧
  • 10.4.7 晃动镜头技巧
  • 10.5 正确处理逆光拍摄
  • 学习单元11 拍摄婚庆场面
  • 11.1 婚庆重要环节拍摄方法
  • 11.1.1 移摄花车
  • 11.1.2 跟摄新人
  • 11.1.3 摇摄外景
  • 11.1.4 推拉显气氛
  • 11.2 婚庆拍摄中的细节
  • 11.3 拍摄注意事项
  • 11.3.1 器材的检查与准备
  • 11.3.2 协调拍摄位置
  • 11.3.3 对拍摄内容的编排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